导图社区 法国
这是一个关于法国的思维导图。导图从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弗里教育法》、《郎之万——瓦罐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下图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育、天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的思维导图,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教育势力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方面,也有相互联系的方面。
这是一个关于天 主 教 教 育的思维导图,从简介、教育目的、组织结构、教育内容、组织管理、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评价这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法国
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出现了诸多思想家,基于平等、自由的启蒙精神,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念,对国民教育进行了设想,主要人物有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
爱尔维修
表达了(人人智力天生平等)的观点和(教育的民主化主张),直接抨击了以(人天赋不平等)论证(社会及教育的等级制度)合理性的(贵族理论)
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了(遗传因素)的影响,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这个问题上他走入极端,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教育应该摆脱(教会)的影响
论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知识的学习依赖于(感官的发展和发育),而且(人的终身)都是在学习和受教育
狄德罗
狄德罗是(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大脑和感官结构上)的某种差异,决定了智力发展水平上的某些不同,因此,他否定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但是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在教育的(控制权和管理权)上,他认为应该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利),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和你,推行(强迫义务教育),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上,他主张设置(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指出(研究和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思考、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拉夏洛泰
拉夏洛泰的主要著作是《论国民教育》,该书系统论述的国家办学的思想,对法国和西欧各国(世俗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强烈批判(教会教育),从(知识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角度说明了(国家办教育)的必要性
他认为,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国民),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家
《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
简介
1806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颁布了《帝国大学令》
内容
以(帝国大学)的名义建立了专门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管理事务)的团体,(帝国大学)是法国(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
帝国大学(总监)为最高教育管理长官
具体负责学校的(开办、取缔、教职员任免)等事宜
帝国大学下设30人组成的(评议会),协助(总监)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
全国共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一个大学设(总长1人),由(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
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都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
评价
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对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弗里教育法》
(1881年和1882年),弗里主持制定了两项教育法案,合称为《弗里教育法》,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大原则,并把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于具体化
义务
(6~13岁)为(法定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家庭教育的儿童必须自第三年起,每年到学校接受一次考试检查,对不送儿童入校学习的家长则予以罚款
免费
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
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膳食和住宿费用)
世俗化
废除赋予(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
《弗里法案》的颁布与实施为这一时期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标志着法国初等教育不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47年,法国(郎之万和瓦隆)为主席的(教育改革委员会)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又称为《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六条原则(二战后,法国教育改革)
社会公正。即(男女儿童)和(青年)无论(家庭和社会地位、种族出生)如何,都有接受适合自身才能的教育的平等权利
社会上(一切工作和学科价值)平等
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
在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
各级教育实行免费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三个阶段(实施16~18岁儿童的免费义务教育)
第一阶段为基础教育阶段 (6~1岁)
是幼儿教育的继续
第二阶段是方向指导阶段 (12~15岁)
教师根据对学生的系统观察,对其发展方向予以指导
第三阶段为决定阶段 (16~18岁)
在四年(方向指导性的中等教育阶段)之后,学生分别进入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即(学术型学校、技术型学校、艺徒制学校)
高等教育
在(义务教育第三阶段)之后,在(学术型学校结业的学生)可进入(一年制大学预科)接受教育,然后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历史条件影响,(郎之万—瓦隆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为付诸实施
但在该法案的影响下,法国开始大力扩充(初等教育),同时把(较好的初等学校)升格为中学,极大地促进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基本实现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衔接
1959年《教育改革法》
1959年,法国(戴高乐政府)颁布了《教育改革法》
(义务教育年限)由“二战”前(6~14岁)延长到16岁,并规定到1969年完全实现这一目标
6~11岁为初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提供
11~13岁为(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即(两年的观察期)教育,除(个别)被确定不适于接受(中等教育)的儿童外,其余儿童都可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
13~16岁为(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分为四种类型。短期型)为是三年制,(长期型)为四年和五年制。(长期普通型)中等教育实际上是为大学做准备的教育,在(国立中学)实施
短期职业型
长期职业型
短期普通型
长期普通型
此方案不够灵活,难以操作,在实践中并未完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