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固定资产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固定资产;CPA;cpa;cpa会计;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资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编辑于2022-05-03 17:37:11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的日期(达到自用状态+开始自用。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固定资产;CPA;cpa;cpa会计;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资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CPA注册会计师中无形资产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的日期(达到自用状态+开始自用。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固定资产;CPA;cpa;cpa会计;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资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CPA注册会计师中无形资产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
确认
定义/特征
①有形资产+②持有目的: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指经营租赁方式出租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经营租赁方式出租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③ 持有时间: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出售×
确认条件
①定义(有形+持有目的+使用寿命超1年)+②很可能流入+③能够可靠计量
实务运用
环保设备、安全设备
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中获得经济利益/减少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确认为固定资产√
①工业企业备品备件、维修设备;②施工企业模板、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③地质勘探企业管材
具有固定资产某些特征(eg:使用年限超1年、带来经济利益)→数量多、单价低→通常确认为存货(成本效益原则)
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eg:企业【民用航空运输】高价周转件)
确认为固定资产√
特定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工具没有特定计算机软件就不能运行时
确认为固定资产√
计算机软件不是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确认为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
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的折旧率或折旧方法
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分别确认)
eg:飞机引擎
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取得成本)
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直接发生:价款、税费、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等
间接发生: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外币借款折算差额、联合试车费用(试生产)、可预见的不可抗力(下雨下雪)、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监理费)
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初始入账成本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外购
外购固定资产成本
价
购买价款
税
关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增值税(一般:可抵扣×;小规模:不可抵扣√)
费
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其他支出
运输费、装卸费、安装成本、专业人员服务费(员工培训费→管理费用)
核算原则
不需要安装×
借: 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等
需要安装√
①借: 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等 ②借: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职工薪酬/工程物资等 ③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 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特殊考虑
一笔款项购入:①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②多项资产中除固定资产外还包括其他资产
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
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融资性质(分期付款)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售价与现值之间的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在信用期间内摊销 满足资本化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的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①购入时: 借: 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倒挤) 贷: 长期应付款(应付购买价款)
②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 在建工程(资本化) / 财务费用(费用化)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
③支付时: 借: 长期应付款(每期付款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贷款
答题思路
按业务逻辑划分时间段区间;按时间先后顺序作答
购入
找出年金A,求出购买价款的现值
注意是否有提前支付款项
安装
画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丁字账
利息摊销资本化—在建工程
支付款项—注意是否有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
发生其他安装成本—在建工程
所有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
利息摊销费用化→财务费用
常见考题
某年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
所问年度(长期应付款期末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末余额)
某年长期应付款列报金额
所问年度下一年的(长期应付款期末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末余额)
自行建造
自营(自己买料,自己盖房)
工程物资
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种物资
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价、税、费)
借: 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
转作本企业存货
按其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进行结转
借: 原材料等 ↑ 贷:工程物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盘亏盘盈的处理
减去残料价值(原材料)、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其他应收款)后的差额
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不区分完工前完工后,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办理竣工结算
①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提折旧
②竣工决算后:差额调整暂估价值√(追溯调整),不调已提的折旧×
会计估计变更 (未来适用法)
账务处理
①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②.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③ 领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成本价)
④ 领用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⑤ 工程应负担的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⑥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⑦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 应付利息
⑧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为建造固定资产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金额:①建造期内→固定资产成本 ②完工后→当前损益
高危行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出包
入账价值 = 建筑工程支出 + 安装工程支出+ 安装设备支出+ 分摊的待摊支出
待摊支出
定义
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
内容
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毁损净损失
分摊率
待摊支出分摊率 = 累计待摊支出 / ( 建筑工程支出+ 安装工程支出 +安装设备支出 )× 100%
通过“在建工程”核算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
确认时
应当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的成本,同时确认相应的预计负债
借: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实际支付+弃置费用的现值) 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的现值)↑
摊销时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用计算确定的利息费,应当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每期期初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 贷:预计负债↑
每期期末计提财务费用,同时增大预计负债,使预计负债“由现值向将来要支付的终值逼近”(利滚利)
由于技术进步/法律要求/市场环境变化等,特定固定资产的履行弃置义务可能发生支出金额/预计弃置时点/折现率等变动,从而引起的预计负债变动
弃置费用增加↑
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资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借:固定资产(增加的现值) 贷:预计负债↑
弃置费用减少↓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借:预计负债(减少的现值)↓ 贷: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 管理费用等(超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
在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支付时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
一般工商企业
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其他方式
①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合同/协议约定金额、不公允除外(不公允→公允价值)
借: 固定资产【合同价/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股本【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差额】
②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批准前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试运行销售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 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
处理原则
基本原则
①应当按照收入、存货等相关准则的规定,对试运行销售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②不应将试运行销售相关收入抵销相关成本后的净额冲减固定资产成本或者研发支出
借: 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可能)
对外销售前
符合存货准则规定
应当确认为存货
符合其他相关准则规定
应当确认为相关资产
相关说明
①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 ,包括测试固定资产可否正常运转时产出的样品等情形
②测试固定资产可否正常运转而发生的支出属于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必要支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计入该固定资产成本(评估固定资产财务业绩×)
列报原则
基本原则
判断试运行销售是否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并在财务报表中分别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列示试运行销售的相关收入和成本
具体处理
属于日常活动
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列示
属于非日常活动
在“资产处置收益”等项目列示
附注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试运行销售的相关收入和成本金额、 具体列报项目以及确定试运行销售相关成本时采用的重要会计估计等相关信息
后续计量
固定资产折旧
定义
应计折旧额= 原值-净残值-减值准备
影响因素
① 固定资产原价;②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③ 预计净残值;④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折旧范围
计提规则
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按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提;当月减少当月仍提,下月不提(去头不去尾)
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后不调整已提折旧额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次月就要开始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转入在建工程的不提折旧,改造完成转为固定资产后重新确定折旧政策
不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无形资产)
③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
④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⑤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⑥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⑦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⑧处于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
应计提折旧
①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②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暂估价值入账)
③因季节性经营而停用的固定资产
④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
⑤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看承租人会不会取得所有权:会→尚可使用年限;不会→租期年限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 = (原值 - 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考虑残值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 (原值-折旧)x2 ÷ 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原值-折旧-预计净残值)÷ 2
最后2年考虑残值 基数变;折旧率不变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 = (原值- 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限÷从1加到预计使用年限
eg:第1年年折旧率5/15;第2年年折旧率4/15;第3年年折旧率3/15…
考虑残值 基数不变;折旧率变
★注意从年度中间计提,第二年前几个月依然按照第一年的折旧额按月分割处理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原值 - 预计净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考虑残值 把有形损耗(由于使用)看作是引起固定资产折旧的唯一因素,固定资产即使不使用也会发生折旧(无形损耗)难以在账面上反映
借: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固定资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研发支出(研发无形资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 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根据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不应以收入为基础进行折旧×) 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复核
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确凿证据表明:①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调整使用寿命);②预计净残值预计属于原先数有差异(调整预计净残值);③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改变(改变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改变
会计估计变更 (未来适用法)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①关键词:更新改造、改良、改扩建,符合资产的定义+很可能+金额能可靠计量
②更新改造: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
③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暂估入账并重新确定折旧政策,竣工决算后调整帐面价值,不调折旧额
④大修理
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大修理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资本化)
其他大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费用化)
大修理期间要提折旧
⑤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剩余租赁期租vs 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方法进行摊销
资本化后续支出
是否替换原部件
否
更新后资产入账价值=原账面价值+更新支出
是
更新后资产的入账价值=(原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更新支出
重新确定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继续提折旧
折旧年限的确定:①尚可使用年限→直接用;②预计使用年限→减去已经使用年限和更新改造期间之后的剩余时间计提折旧
① 将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 借: 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 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银行存款等
③有替换资产时 借: 银行存款等(被替换部分的售价)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 ④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 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新支出】 贷:在建工程 ⑤重新确定使用寿命、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
费用化后续支出
①与存货生产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处理→制造费用(如:日常修理费用)
②与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的处置
满足其一,终止确认
①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出售、转让、报废、损毁、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②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不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未划归为持有待售类别 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发生的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出售收入、残料等
借:银行存款(出售价款、残料变价收入) 原材料(残料价值) 【含税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反向结转)
正常出售、转让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赚) 注意⚠️筹建期间,冲减“管理费用”
净损失
借:资产处置损益(亏) 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产处置损益:影响营业利润
正常报废/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报废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支:影响利润总额
问:处置资产利得或损失
(不含税售价-清理费用)- 账面价值 正数→利得;负数→损失
固定资产清查
盘盈
前期差错→追溯重塑法更正
批准前
借: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批准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盘亏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