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播学概论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思维导图,包括: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二、作为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公安专业知识 第四部分业务能力、第六章办理治安行政案件能力,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公安专业知识 第四部分业务能力,第五章应急处突能力,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公安专业知识 第四部分 业务能力 第四章 公安勤务能力,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1、过程:
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肢体反应
2、结构
信息接收装置
信息传输装置
信息存储和处理装置
信息输出装置
二、作为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1、感觉、知觉、表象、概念 、判断、推理
2、人内传播的特点
①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
②人内传播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
③人内传播具有能动性
④人内传播是其他传播活动的基础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1、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自我意识
2、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评价之代表在个体意识中的反映
3、自我意识的形成经过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的他人阶段(又称一般化他人、泛化的他人)
4、米德指出:
自我在婴儿的早期并不存在,通过其与周围的诸社会个体的符号互动,作为他与该社会互动过程以及其中诸个体之关系的结果才产生出来。
在玩耍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看待自己的能力,即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在玩耍中儿童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使自己具有了一种把自身置于那些有意义的他人地位的能力。
个体开始懂得它必须按照他在一个既定角色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待自己,必须按照它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知觉自己。个体把这些他人的态度内化于自己心中。
5、当个体把采取他人的态度来知觉自己的态度或行为的观点扩大到他所在的社区或社会时,自我发展进入最后的阶段——概化他人阶段(或称为“一般化他人”)这时,个体被认为有能力假定推断一个社区总的观念,或总的信仰、价值和规范。
6、也就是说
第一,个人在对待与之互动的他人时,更有能力来确定自己应采取何种适当的反映;
第二,他把可以评价的自我形象从具体他人的期望扩展到更加广泛的社区标准和观念上去。
因此,只有当个体采取它所从属的这个社区或社群价值、观念和规范时,他才能确实发展一个完整的自我,或者说拥有它已经发展成的这种完整的自我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1、米德认为,交流就是每个人借以“承担他人角色”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个人“想象特任的态度并在他人身上唤起这种态度”,而这种过程离开自我互动是不可能的。“承担他人角色”就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2、人类行为通过自我互动而形成,在此过程中,行动者可能记录并评价该情境的特征,或者是他参与行为过程中的特征......行为对自我互动过程的征服行为提供前进的轨迹——这种行为或许被终止,或许被限制......
(三)内省式思考
内省是人在内心中省查自己的思想与言行
第二节 人际传播
含义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信息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一)动机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要
(二)库利的镜中我概念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自我认识是交往对象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即人们通过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的自我观念。
镜中我包括三方面:
1、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
2、我们所想象的他人对我们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阶段
3、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应阶段
以人为鉴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一)特点
a. 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 方法灵活。
b. 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
c.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 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
d. 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二)社会功能
a. 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b. 社会化: 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1、从个人角度说,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2、从社会角度而言,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个人观念社会化包括自我观念的形成和社会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