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自信自强的强大力量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收藏哦。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单选)
提出
《复兴之路》
寻梦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追梦
中华民族的明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园梦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内涵
本质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主体
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层次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世界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中国梦内涵中的辩证关系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奋力实现中国梦(都答)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的条件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二是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态度
三是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过程
四是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环境
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战略安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新征程
两个一百年(21年简答)
到建党 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921年——2021年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49年——2049年
两步走战略
一是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一是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是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
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是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是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
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是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
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三新)
立足新发展阶段
依据
从理论依据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者
从历史依据来看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从现实依据来看
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各自的定位和要求(内涵与关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第一要务
发展
第一生产力
科技
第一资源
人才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全民共享
全面共享
共建共享
渐进共享
五大理论关系
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要,简答,多选)
一是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二是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
三是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内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措施
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关键
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释放内需潜力
支撑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动力
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要)
总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
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