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6.如何才能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财富自由之路)
1.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且从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信息。。 2.大多数人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 3.更高级的知识: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体系化知识。 4.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机会)。
编辑于2022-05-09 08:54:351.《财富自由之路》全书50篇思维导图笔记! 2.每一篇都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可以操作的干货! 3.购买此页目录后在留言栏留下邮箱地址,作者将发送目录中链接的50篇全文导图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财富自由之路》第49节讲述了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财富自由之路》全书50篇思维导图笔记! 2.每一篇都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可以操作的干货! 3.购买此页目录后在留言栏留下邮箱地址,作者将发送目录中链接的50篇全文导图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财富自由之路》第49节讲述了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
46.如何才能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内容来源:《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重新认识“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定义一下“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
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
且从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信息。
也就是说,所谓“知识”,最终不过是一些信息。然而,它们也不是任何信息,而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且“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的信息。
方法论总是相通的。“信息”若要称为“知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而绝大多数的信息会被就此剔除。之前我们说过,所谓“选择”,无非是添加条件——你看,它们背后的机理是否完全相同、相通?
因此,绝大多数的“信息”算不上是“知识”。
例如,就算你知道“鬯”这个字怎么读,通常情况下这件事本身也很难成为你作出人生重要决策的依据。而且,这个字的存在与否,以及你是否会因为认识它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答案非常明确:皆为“否”——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当然,若作为消遣,则无可厚非)。
话说,我用“鬯”这个字做例子10多年了,对我来说,这个字真的实现了它特殊的价值。
可以简单地把“能否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这么说也许更为简单明了。
“知识”的有用与无用,短期与长期
例如,我会不时在我的微信订阅号里分享看过的好电影,虽然这明显是娱乐类内容,但从我的定义角度看,这是知识,实实在在的知识:
它肯定会影响读者的决策——大多数读者真的会看, 看完之后真的会很爽,因为我只推荐我真的认为是极好的电影。
从长期来看,它肯定会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结果——起码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品味与品位,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若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那么将来输入质量只会越来越高。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了,无非是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知道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随之改变?
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你应该见过很多人,在40多岁的时候说类似这样的话:
“唉,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早知道就多读一点书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很高,但他们已经没办法了,他们彻底回不去了!然而,他们还有更无奈的事情:
他们之所以把这样的话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显然是出于真诚的劝说,但他们却没有任何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些话的含义。
一代又一代人,大部分都是如此。问题出在哪里?我的观察与结论是这样的:
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 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
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的用处时,心里都有很“理性”的依据,例如“我想学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没用的东西”——这很好,没有错。但与此同时,他们忽略了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理性依据:时间。你想,“短期有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有用”, “短期没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没用”。
而上面提到的那些无法让自己的孩子信服的、因为自己已经“反应”过来而“无奈”的人所面临的无法言说的尴尬在于,他们只体会到了痛,却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们甚至到死都不明白,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从未认真对待过“长期”这两个字才搞得自己“死因不详”。
很多人在小学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另有一批人在初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还有一批人在高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绝大多数人直到大学本科毕业,也没有分清“上学”、“读书”和“学习”,于是,他们分分钟都有可能停止进步——你看,概念不清晰的危害有多大!
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会计专业,这是我的父亲替我决定的。他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望文生义地以为经济学是研究怎么赚钱的学科,然后进一步想当然地认为会计是离钱最近的专业……要知道,我父亲并非没有文化的人——他是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的高材生,“文革”后为延边医学院创办外语系的知识分子啊!
不过,我父亲那个年纪的人,在那样的世界里挣扎着生存,真的不明白什么是商业,不明白什么是经济,更不明白什么是经济学。事实上,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真的不是钱,完全不是钱,反正不是钱(真正直接研究钱的专业可能是金融)。许多年后,当我从事留学咨询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若本科读的不是数学或者计算机专业,那么去美国读金融专业的机会几乎为零。唉,选专业真的是大多数父母完全搞不懂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有用与否(或者换个说法:“是不是‘干货’”)的时候,希望那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在了解新东西的时候瞬间就能脱胎换骨。于是,他们相当于主动剔除了很多“短期没用”但绝对“长期有用”的知识。二三十年过去,到了40多岁,他们被动地意识到了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当初错在哪里,他们能表达出来的只有含混的措辞,即,“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若他们真的能想明白、说清楚自己当初怎么不懂事、做错了哪些决定、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自己的孩子避免遇上和自己一样的“报应”,他们就不会那么绝望。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他们很可能终生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虽然那原因不能再简单了。
从“绝大多数人从不认真考虑长期”这个事实出发,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牛人都一样,不怎么在意绝大多数“新闻”(因为事实上那一地鸡毛的琐事对他们而言,不仅在短期内没用,从长期来看也没用,而且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在特定领域里,他们却有“火眼金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起码比别人知道得多)。沃伦·巴菲特说他“从来都不看新闻”,大抵是指他从来不看小事件。至于那些与他的人生选择相关的大事件,他比任何人知道得都早,于是,他也就用不着看别人发出来的“新闻”了。
更高级的知识:有繁衍能力的知识+体系化知识
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然而,即便满足那两个条件(有用、长期)的可以称为“知识”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能量和价值。我有一个专门杜撰的概念用来区分它们: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也更有价值。
逻辑学就属于这一类,它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概率论也属于这一类,它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作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英语更属于这一类,掌握它显然(即便是在听、说、读、写中只掌握了“读”这一项)能让你接触更多的知识。再想想看,编程是不是属于这一类?这类知识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作“通识”,即,无论是在哪里都用得上的知识。
体系化的知识
我们看一个人们最近频繁提到的词:碎片化。知识是否可以碎片化呢?这显然是误解,也是概念不清晰而造成的混乱。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不是别的。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这像什么呢?这就好像,虽然房子确实是由砖头构成的,但若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这个类比好像无论用在哪里都用得上!正如房子是有架构的一样,知识是有体系的。碎片化的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的砖头而已,要让它们成为房子的一部分,除了构架之外,还需要很多东西,例如水泥、钢筋……
再说,即便是学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连贯的,否则了不可能产生进步。而且,碎片化也不是今天才产生的,事实上从来都有。回忆一下,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是不是上午4节课,通常每节课都是不一样的科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星期一全讲语文,星期二全讲数学,星期三全讲自然……
离开学校之后,我们就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学习了(其实所谓的“整块时间”,不过是满满的45分钟而已)——不都是“抽时间”搞定的吗?例如,我学习python编程语言时,阅读第一本书的时间基本上是每天在马桶上的15分钟,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搞定。所以,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恰恰相反,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很明显的结论出现了: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则和知识完全没有关系。
那么,对普通个体来说,体系化又从何而来呢? 我有一个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许多年过去,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最庆幸的事情只有一件:
我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操心过“学它有什么用”,不仅如此,我好像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本身很有趣。于是,我无论学什么都觉得很有趣,甚至,在学不会、学不好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学习很有趣。
比如我的微信订阅号名称——“学习学习再学习”。 先把“学习”这个本领“学习”好,“再”继续“学习”。再看看我的签名——“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它在许多年前就放在那里)。我不是说说而已的人,我也不是今天才开始说的人,我是那个多年来一直在那么做的人。而那么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一直在“漫游”,常常毫无目的,甚至根本就不想有目的。
在其它领域,这也许不被认为是个好策略,但在知识面前, 这绝对是个好策略,因为你会越来越频繁地产生这种幸福感:
真没想到,我学过的那个东西在这样的地方用得上!
这种幸福感在英语里叫作“serendipity”(意外的好运)。我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你就会发现,这里的所谓“意外”其实一点都不意外,而完全是必然。
我学很多东西的理由是:谁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用处呢?!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我专门提到过一个例子:很多时候,人们人出于相同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策,很多人在面对“谁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用处呢”这个理由的时候,作出的选择是截然相反的——“除非你确切地告诉我它在什么时候有多么明确的用处,我才会去学!”
如何才能“融会贯通”
人们经常会提到“融会贯通”这个词。“融会贯通”究竟是什么呢?
从本质上看,所谓“融会贯通”,无非就是在两个貌似原本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然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很简单: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在只有两三个节点时,没有什么连接可能是意外的——2个节点之间能有1个连接,3个节点之间能有3个连接,4个节点之间能有6个连接……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可能产生的连接数量也会增加(可用高中时期学过的组合计算公式计算)。
翻译过来就是: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机会)。
于是,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肯定会有一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而且一旦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了,就说明另外一件天大的好事同时出现了:体系化自动完成。
想像一下吧:人和人的差别真的很大,一些人的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当然,有些人更惨,脑子里只有零星几块砖头而已),另外一些人的脑子里有一栋房子,还有一些人的脑子里有高楼大厦,更有一些人脑子里有整座城市……
更进一步,我们会意识到:
所谓“融会贯通”,本质上就是在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的过程——这不就是我们变得更聪明、让我们的操作系统变得更高级的过程吗?
错误的概念和错误的关联会影响整个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转。 再举一个例子——虽然这本书里已经有太多的例子了。
很多人不知道“自信”这个概念应该如何与另外一个概念关联起来:一个人所要自信的对象,应该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更不是过去的自己。
然而,绝大多数人最想要的是“对现在的自己自信”。 于是,他们的生活就出现了很多扭曲,可他们毫不自知。
可怕吧?
除了增加节点数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主动增加连接。
主动增加连接的方法倒也简单—— 就是经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在前面我提到过一个例子:尽管中学物理课本里“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很简单,但绝大多数人从没想过这个概念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可另外一些(少数)人却如此这般地琢磨了一番——想想看,许多年后,这两种人的生活还可能在同一个水准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