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乌合之众》第一章之群体心理
《乌合之众》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法国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该书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这份思维导图整理了图书第一章群体心理的主要知识点,快来学习吧!
编辑于2019-11-03 14:15:18心理学层面上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解释
新手产品经理必看!产品经理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一张图教你弄懂需求从采集开始到最后立项前的需求筛选,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1. 需求采集 2.需求分析 3. 需求筛选 4.立项 5.写文档 6.demo原型演示 7. 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8. 评审 8.1 需求评审 8.3 设计评审 8.4 测试评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心理学层面上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解释
新手产品经理必看!产品经理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一张图教你弄懂需求从采集开始到最后立项前的需求筛选,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1. 需求采集 2.需求分析 3. 需求筛选 4.立项 5.写文档 6.demo原型演示 7. 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8. 评审 8.1 需求评审 8.3 设计评审 8.4 测试评审
群体心理
关注重点:已经达到组织化程度的群体 只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级的组织化程度,原本属性不变的群体的主要特点才会具有更多新特性
群体的一般特征
群体的含义
普通层面:指很多个体汇聚到一起,不管何种民族、职业如何、性别所属、也不论什么原因聚集在一起
心理学层面:特定条件下,具备这些条件时,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特点不同,群体特点是独树一帜的,原有的个性不复存在,自觉将个人思绪都集中到同一个方向,即集体心理,某一阶段,某一时刻的,所具备的特点是鲜明的 具有共同目的
一群人共同聚集在某一个地方,仅此情况,并不能称之为具有组织群体化的特点
没有一个共同目的,从心理学角度也不能称之为一个群体
组织化群体的人特点
鲜明的个性不复存在,具有共同的目的,可以是并不需要一些个体同一时刻出现同一地点
表现出来的外在特点会因为构成群体的人有差异 =》 思想境界的不同
心理群体分类
异质性群体:群体组成成分各不相同
同质性群体:群体基本组成成分一样,如宗教、阶级形成的群体
难以准确表述群体具备的心理
构成群体的这个组织会在民族和组成方式有差异
群体形成过程中,所具备的作用因素会有属性和程度上的差异
群体特征
群体的某些心理特征,有些与孤立的个人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另一些完全是群体所持有,绝不会出现在孤立的个人身上
集体心理:无论群体组成是什么人,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职业不同,性格和智商的差异如何,都会促使群体中的成员获得一种共性——集体心理 集体心理使成员们的感情、思想、行为与他们的是一个孤立个体时截然不同
心理群体是由异质成分构成的暂时现象,当大量的成分聚集在一起时,就像一群完全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体,这个新的生命体会表现出于单细胞大不相同的特点
集体心理中,个人突出才能被削弱,个性被淹没人群体中,大部分异类都被群体同化,最终无意识的品质主导群体行为
心理学真理
无意识现象在有机体的生活,甚至智力活动中都起着一种决定性作用
无意识动机很难被发掘,就算最敏锐的观察家都只能窥见一点点无意识动机在人们行为中留下的痕迹
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只是基因影响下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产物
总结
群体带来的只有愚蠢,而并非是无尽的智慧;
跟整个世界比起来,还是伏尔泰更为聪明一些
一群蠢人所采纳的决定并不会比专家们差;再高明的专业人士也只能受困于其中,以致只能用无异于平凡人的才智去处理有关工作
群体普遍特征
数量众多
数量会赋予个人势不可挡的力量,从而激发出个人本能的欲望
群体会消除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个人在群体中不必对自己的欲望加以限制,并不会对此承担任何责任,他们仅仅是顶着群体名号的无名氏,使得个人很难约束自己的欲望
传染
一定程度上决定群体的特点和群体所接受的倾向
看做是一种催眠方法
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极其强大的传染性,使个人产生与他本性非常对立的倾向——随时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
暗示
传染性造成群体极易接受暗示——决定群体特点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心理群体中的个人正是处于催眠状态下,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丧失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他能力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强化
暗示对群体中的每个人起相同程度的影响作用,而在群体的传染下,暗示会被传递得越来越强大,直至冲破人的理智
群体最血腥的暴行,可能不会因为严厉的警告而停下,但会因为一句悦耳的言辞/一个被及时唤醒的形象被消弭于无形——能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暗示去改弦易辙
群体中个人的表现特点
有意识人格的消失
一个人表现出这些特征时,他不再是原来有着明确性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自己,而是=》变成了一个玩偶,无法支配自己意志的玩偶;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已经被有机群体同化 当一个人处于孤立状态时,他的意志还能控制他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也许是有教养的;但当它融入一个集体后,他却变成了一只只受本能支配的动物 如果他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绝对不会放任自己被各种言辞和形象所打动,当当他处于群体之中,他只好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失去了基本的思考能力,放任自己被本能控制 群体中的人无法控制的做出违背自己利益和违反他习惯的举动,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只能像那众多砂砾中的一颗,被风吹向任何一个地方 群体在智力上远不如孤立的个人; 群体显然比个人有着强大的行动力,但其表现极不稳定,这种表现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的性质 群体不仅仅是犯罪群体,同样满怀英雄主义的观念,会为了一种教义/信仰的胜利不顾一切的慷慨解囊,也会为了赢得满载而归的荣誉扑汤蹈火上天入地,这是孤立的个人无法做到的:十字军时代,红军
无意识人格起到绝对的控制作用
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作用下,思想和感性会逐渐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
暗示的观念会使人产生即可将其转化为行动的冲动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群体特点
群体的冲动、易变、急躁
群体基本特点表现:群体行为几乎完全被无意识动机所支配——群体行为并非是是一种由大脑理性思考后的行为,而是在脊椎神经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本能行为
群体中每个人都是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本能的产生反应,如“膝跳反射”,这仅是神经作用,无关思考层面
群体只是受到一切外界的刺激因素的控制,并产生不同的行为变化,某种意义上,群体是刺激因素的奴隶而已
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能力,群体则不然
群体服从的冲动会随着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诸如豪爽的、残忍的、勇猛的。这些冲动趋于一种极端的强烈;对于群体来说,别说是个人利益,就是生命也无法与这些本能的冲动相提并论
群体不会做任何预先策划,他们易于被最为矛盾的情感所激发,又如同木偶一般受到当前刺激因素的摆布
群体的易变性使得群体难以统治,尤其当公共权利落到他们手里时; 因为群体没有做长远规划的能力,注定他们各种狂乱的愿望行程后很快被群体丢弃,无法持久
群体同样不承认实现愿望途中所出现的各种障碍; 他们认为数量的强大使得任何障碍都不足以成为他们的障碍,他们没有理解这种障碍的能力
所有的群体都是急躁的、冲动、多变的,但不同群体的程度不同,因为受到了种族的基本特点的影响
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普遍特征之一;暗示的传染性达到的程度——群体感情向某个方向迅速转变的原因
进入大脑的念头变成了行动,一切取决于刺激因素的性质
群体变成了无意识的东西,钟情于非理性的事情,听从所谓的暗示,没有任何判断能力和辨别理性,只剩下极端的轻信和盲从
群体通过形象进行思维,而形象本身也立马引发与之毫无关联的一系列新的形象 =》产生易在群体中传播的神话
群体中某个个人从第一次开始扭曲真想开始,就开始了他的传染性暗示的过程; 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无形推动下,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扭曲,立刻被所有人接受
集体幻觉:被千万人观察到的假象——群体性的集体幻觉 集体失聪现象:与群体中个人的智力和品质的差别毫无关系;不论是谁成为群体中的一员,都会失去辨别真假的观察能力 暗示和相互传染的相互推动下,产生集体幻觉事件 只要被群体化,原本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成熟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都会荡然无存。 暗示经常起始于个人的特定的模糊的记忆所产生的幻觉,当这些幻觉被肯定和盲从后,就会再去人群中大肆传染,=》最后造成集体性的幻觉事件
集体性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可以成为一种在群体中其他成员之间相互传染的暗示
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中的人对于事情的现象都是被动接受的,且不加以区分和辨别就肆意的传染和扩散; 这种简单的很夸张的情绪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毫无根据的猜疑甚至是毫无辨别力的观察
群体中的个人有时会有一些仗势欺人的感觉; 他们表现的某种狂躁情绪/歇斯底里的吼叫,因为这样的行为放大到群体中而没有任何责任和后果需要承担;附和的人越多,无止休的力量愈大
群体才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干出那些最恶劣的极端的事情; 因为群体中个人都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原始思维的残留,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约束,变得没有主见
习惯了夸大自己的感情,且容易被那些极端的感情和简单的思想所打动——群体的情绪性 惯于论说和演讲的演说家,常常利用群体易被极端感情打动的特点,夸夸其谈和言之凿凿的煽风点火抬高群体的情绪来达到目的
群体只能把个人的情感或情绪带向极端,要么极高,要么极低 因为只要是群体中的一员,智力就会大打折扣,思维和判断能力会受到整个群体的约束
群体的偏执、专横与保守
只要是简单的意见、想法、信念,群体从来不加以辨别和筛选,也不做任何解释,要么一概拒绝,要么全盘接受 群体只会利用最简单的、最夸张且极端的情感,然后用暗示的方法加以诱导,在群体中传播
真理和谬误之间是不容怀疑的,群体却利用自己的强大将自己的理想和偏执强加给每个个体,从而达到专横的目的 群体不接受矛盾、容不得半点猜疑
群体中,专横和偏执是其共有的特性,专横和偏执的强度各不相同
群体在专横和偏执下开始对情感有着清晰的区分,且易产生这种情感,一旦有人煽动这种情绪就会马上将其付诸实践
群体一边对强权低声下气,卑躬屈膝,一边对软弱温和者反抗霸道
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对于世俗的等级制度便很容易接受和服从
群体像原始人一样有着顽固无比的保守本能 仍然摆脱不了旧制度中那种种族对等级制的需要,又不得不服从那种森严的等制度
群体的道德
群体拥有卑劣or崇高的道德,取决于我们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对道德的诠释 如舍己为人 =》 崇高道德 群体犯罪的犯罪行为的一系列不道德层面=》心理学家则会片面的认为群体有卑劣的道德水平
我们的道德水平是从原始社会继承来的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且这种本能一直潜伏在我们内心,在每个孤立的人身上始终存在,当用非常危险的方法去满足这种本能时,潜藏在内心的那种毫无责任的群体感就会肆无忌惮的发泄出来
群体既可以表现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残忍道德,也可以做到孤立的个人做不到的无私奉献和敢于献身的大无畏主义 孤立无援的个人永远都是把私人利益看作是自己行事的唯一动机,但一旦他们融入集体,就会被群体的那种勇于奉献和不计名利的精神所鼓动,心甘情愿的为某个信仰/某条命令而全力以赴
群体对个人的这种道德净化作用是一种常态,甚至在那种不是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也没有丝毫改变
群体经常具有那种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绝对顺从的高尚道德 尽管群体的人经常放纵自己十分卑劣的本能,但仍然在必要时候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典范
即时群体中人经常受到无意识的操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求全责备的认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群体的观念、理性、想象力
群体的观念
少数几个基本观念就足以影响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且这些观念都是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容不得半点革新和改变。也因为这种无法撼动的观念具有的巨大的力量,才能左右我们的历史
群体如何认真领会并接受挂念?
不稳定的观念:易受环境影响,如那些只会令某个个体/某种理论着迷的观念
稳健定性的观念:不受环境、遗传规律、公众意见的影响和左右,如以前的宗教观念、当今社会的社会主义和民主观念
只有当群体形象化,具有简单明了、绝对和毫不妥协的形式时,才能让群体所接受,产生有效的影响 形象化的观念之间可相互取代,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连续性/相似性 由于群体毫无批判精神,它对这些矛盾没有丝毫察觉,就会处在他的理解力所及的不同观念的影响下,做出匪夷所思、甚至与预期大相径庭的事情
要想一个孤立的人的基本观念产生足够和根本的影响,基本观念必须是世代相传且不易撼动的 要想让一个人的行为不是表现得截然不同,那么他必须是处在不同的国家和种族传统之中
观念通常是复杂而晦涩难懂,只有对它进行一番改造,使其简单明了,才能被群体所接受。 这些改造一般都是将复杂而高深的观念通俗化和简单化,这种改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群体所属的种族的性质 现实中的观念无等级之分,因为在社会的同化中,看似复杂和高深/伟大的部分经过简单而通俗的改造,慢慢被拥有低劣智力的群体所接受,最后也会变得无一例外的简单明了和通俗易懂
从社会角度:一种观念所产生的效果才是至关重要的,尽管他有着不同寻常的等级价值或是伟大的固有价值; 哲学角度:一些观念并不高明,充其量也就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错误,如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20世纪的民族观念,今天的社会主义,但不能忽略他们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才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决定各国行动的基本因素,对国家的社会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旦观念进入群体的头脑中且产生一定效果,他的力量是不可撼动的
群体的头脑里的观念从稍纵即逝到根深蒂固需要很长时间,而想要群体改变甚至放弃这种观念所花的时间也许会更多
群体的理性
不能说群体绝对没有理性/或完全不受理性的影响
群体的理性的含义:推理,通过逻辑上拙劣的论证,使群体接受并依靠这种论点和结论来对群体产生影响
群体的推理方式:简单且机械、拙劣;依靠简单的个人经验
群体的推理特点: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懂得如何操控群体 =》就知道怎样给他们提供易被接受的论证;这种论证有很多逻辑上的环节,有时晦涩难懂甚至是错误的结论,但是毫不影响群体接受甚至全盘接受
群体无任何经过推理的批判精神。 对任何事物的真伪都是无法辨别的,更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 群体所接受的判断肯定不是经过严谨论证和反复讨论后做出的判断,而是大多数人强加给它的判断
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强大而活跃,且非常敏感,一切皆有可能 群体没有思考和推理能力的结果
群体只会用形象进行思维,群体也会被形象打动而被俘虏 同时也只有这种形象能够驾驭群体,从而引导他们的行为
对群体的想象力起作用:戏剧性。 对群体产生巨大影响的东西就是最能活灵活现反映人物形象的戏剧表演; 这些形象的暗示产生的感情足够强烈感召群体,群体就会马上付诸行动
戏剧表演形象的暗示
如何影响群众的想象力
学会避免用智力或推理的方式说服民众 因为那些所谓的论证方式对群体毫无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如安东尼试图说服民众反对那些谋杀凯撒的人,他是用手指凯撒的尸体让民众意识到他坚定的意志,而不是用所谓的机智的说理和规劝
刺激群众想象力的方式可能尽不相同,但是一定都是一些无比轰动/令人万分惊讶的鲜明形象; 这种形象一目了然,无任何多余的解释,甚至带有神奇/虚幻色彩的人/事
事情的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可影响民众想象力,而不是事实本身。 群体中在任何时候都不关心那些连续不断,甚至习以为常的事情
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 => 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群体的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群体信念性质:群众从不推理,对基本观念只会机械性的简单接受/拒绝;对于影响群体的暗示,会全盘接受/彻底被征服,且立即付诸行动
群体的信念 = 》群体的宗教感情 感情特点:带有宗教本质;残忍的偏执、狂热的宣传、简单明了,盲目的服从 不管服从的对象是某个高高在上者or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他们只是对这些对象感到崇拜和畏惧,根本无能力对他们所颁布的信条加以辨别讨论;无条件的服从和传播这种信条,任何反抗信条的人都会成为他们的仇敌
怎样的人才是虔诚的人?
只是对某个神崇拜有加,=》不能算是一个真正虔诚的人
只有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思想、信念、热情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某一个人/一项事业,并完全依靠这个人/这项事业的思想和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确定自己的目标时 =》 可认为他对某个人/某项事业是无比虔诚的
凡是自信掌握了现世或者来世幸福秘密的人,必将会有偏执与妄想与之相伴
一切信念都具有宗教的形式
一切宗教或者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立住脚,都是因为他能够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所有的政治、经济、宗教学,要想真正具有群众基础,必须运用宗教的形式,即可以不商讨危险的形式
为什么群体信念会长期采取宗教的形式:
更需要心理学的角度,而非自然主义的角度
栗子:法国大革命的史学家泰纳,没能找出大革命的原因;事件中血腥、混乱和残忍的一面让他感到惊恐,让他忘记了追求事件的依据,忘了事情发展的双面性,因此看不到事件的起源,同样没有发现在这整个事件的背后还有一群癫疯的野蛮人在肆意妄为,无视着本能的约束。 类似的宗教战争、恐怖时期以及宗教法庭,性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宗教感情的怂恿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群众行为; 只要具备宗教感情的人,都肯定会采用极端的手法去铲除那些不同意成立新教派的人 这些事情最本质:是群体思想的运行,而不是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