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富自由之路》50.为什么“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出路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编辑于2022-05-09 17:54:281.《财富自由之路》全书50篇思维导图笔记! 2.每一篇都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可以操作的干货! 3.购买此页目录后在留言栏留下邮箱地址,作者将发送目录中链接的50篇全文导图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财富自由之路》第49节讲述了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财富自由之路》全书50篇思维导图笔记! 2.每一篇都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可以操作的干货! 3.购买此页目录后在留言栏留下邮箱地址,作者将发送目录中链接的50篇全文导图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财富自由之路》第49节讲述了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
50.为什么“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出路? 内容来源:《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朋友”这个定义在我身上的进化
对很多人来说,教科书里的概念是学来应付考试的,考试过后,那些概念,就被他们扔掉了,美其名曰“还给老师了”。这样的习惯使大多数人从不审视自己正在使用的概念。
其实,生活中的每个概念都需要审视、清理、升级、重新审视、重新清理、再次升级……
再一次,让我们从一个特别简单、特别基础,也是我们一生都在使用的概念开始:
朋友
最初的时候,我们虽然朦胧,但实际上是有所定义的: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的人。
这里有个词:感觉。对,友情就是一种感觉,他让我们温暖,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吧?
然后,我们慢慢长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操作系统有一些基于历史和文化习惯的细微的渐渐升级,慢慢地,我们对朋友多了一个标准: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在这里我使用了一个很中性的描述: “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你也知道,在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东北老家,这叫“够意思”。小孩子们在交往中慢慢学会另外一个概念,叫“义气”,然后不由自主地把这个概念和“朋友”这个概念揉在一起。在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擅长思考,不会意识到“够义气”“够意思”这样的概念其实是一种“毒药”,虽然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尽管我现在说那是“毒药”,但在当时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说那是“毒药”呢?因为我们不由自主地在一个纯净的概念里加入了“公平交换”的机制。问题又来了:对于“什么是公平”,我们根本没想过。人就是这样,即便不知道什么是公平,但当不公平发生的时候,却可以瞬间体会。
于是开始有了背叛,开始有了欺骗,开始有了伤害,开始有了失望和愤世嫉俗。 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人和人是特别不一样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很多人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直至死亡,都在一个地方。即便是在大城市,也有这样的人——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北大工作……我真见过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
我呢?我出生在黑龙江海林县,在8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搬到吉林省延吉市,小学转学一次,初中转学一次,高中复读一次,然后离开老家去长春读书,毕业后没有回老家,而是去了沈阳,后来回老家呆了一段时间,又辗转广州,而后定居北京。对我来说,被动且长期好像是不存在的。回望从前的岁月,虽然从小交下的朋友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是因为我主动与之保持联系才一直有联系的。维系交往是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这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至少有一个人是主动的,而我就是那个主动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成本”是必然存在的,也是我必须承担的。
所以,朋友的定义在我这里开始发生变化。在我这里,所谓“朋友”是这样的: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指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主动与之联络,主动与之维系友情。
与此同时,我认为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所以我对朋友的定义也开始分化。由于其稀缺性,“老朋友”成了一个特殊的分类(这实际上是由时间的稀缺性造成的)。人就那么一辈子,小时候的时光就那么几年,不可能重新来过。因为“老朋友”的稀缺性,所以我为这个类别增加了一个原则:轻易不和他们产生合作关系,生怕伤到这个稀缺的存在,不是“不”,而是“轻易不”,这其实是一种尊重。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在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依赖朋友,对朋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我对在这个阶段能够交到的朋友,有了新的定义: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而且我也钦佩的人。
我的一篇被断章取义的文章《放下你的无效社交》的主旨就是这一点。虽然我们钦佩、仰慕的人很多,但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人家愿意和我们交往。
我很了解一个现象:交往是要耗费时间的,由于我是个长期主动维护友谊的人,所以我很自然的知道,有些时候你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是很不好的,不是吗?
一方面,在我的朋友眼里,我是个擅长社交的人,我懂得如何维系已有的关系,懂得如何主动与一些我欣赏的人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说实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发现我特别不擅长处理层级关系,而我的经历使我在这方面缺少历练。我没上过班,——一天都没上过。
我大学毕业就开始做销售,后来确实在新东方工作过,可是在那里,老师不是行政人员,不需要坐班,完全是“放养”模式。于是,我只要遇到人际关系,就肯定会出差错。这方面,我做过各种被别人笑到肚子疼的“非常不得体”的事情。
所以,我会尽量选择那种“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去做——讲课啊,写书啊,做网站啊,都属于这种事情——不会的我就去学,多难都必须自己学会,哪怕时间不够用,也要挤出一些去学习必要的技能。许多年来,我就是这样的。于是,在那个阶段,我与我的绝大多数朋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精神上的。
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我35岁的时候。在随后的几年里,我逐渐意识到我有能力去帮助一些人了。其实,在那之前,很多时候我是自顾不暇的。后来,我干脆成了一些人进步的动力——我想,《把时间当作朋友》陪着很多人度过了“上一辈子”吧。
于是,我对朋友的定义再一次更新: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我和我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的。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我认识了李璐。我觉得他是个很牛的人,于是只要有机会,我就和他聊,前后聊了五六个可能性,最终他说:“嗯,这个不错,我愿意跟你干。”然后我叫来了当时在twitter上已经认识了两三年的朋友沙昕哲,一起折腾出一个公司,叫Knewone。同一时期,在一次Ruby交流会上,我认识了冯晓东,一个1989年出生的“小朋友”(对我来说,他是个“小朋友”)。我觉得他很厉害,就跟他讨论很多事情,差不多一两个月就找他吃个饭、聊个天,其间得到了很多做软件产品的思路(有些时候,我的一些看法会被他批的“狗血喷头”)。2014年春天,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我搞出一个东西,你来看看呗……”我就去了,一看,喜欢坏了,当场要求“一起玩儿”。然后他把团队拉出来,我请大伙吃了一顿饭,那顿饭相当于团队全体成员对我进行“面试”,我回答了很多问题。最终“面试”通过,我们正式合作了。2016年,我和罗振宇开始合作,我先是把自己的书授权给他公司销售,后来在“得到”上开了专栏。这就是“共同做成一件事”然后“共同做成另外一件事”的过程。
所以,回头看看我对朋友和友情的定义,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过程:
朋友
依附
独立
共生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朋友给了我巨大的提醒。他叫霍炬,在网上也很有名。他是个“万人迷”,真正的“万人迷”——个头不高,长得也不怎么帅,但女生就是很迷他。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是那种能帮助对方成长的人。这说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做到,这件事到底有多难?我就问你:你这辈子见过几个感激前男友的女人?霍炬就是“别人家的前男友”。
在认识霍炬之后,我对友情的定义多了一个层面,我开始觉得每一个人的友情质量是不一样的。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着才是最有价值的。
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所以我想有一类人和我是一样的,我们有属于我们的特殊的交友方式。例如,对我来说,写博客、写微信订阅号文章,其实都是交友方式。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沟通跨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以前我们在身边找到“同类”的可能性很低,而现在这个可能性却被互联网放大了,大到必然可以找到“同类”的地步。有些时候,我们的想法在身边的人看来是疯狂的,但互联网会把我们的思考带到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角落,在那些我们都不知道是哪里的地方,也许有一些人能够理解我们,能够认同我们,能够与我们共同成长——这是很神奇的事情。
金光去国外当船员回国后不久,我第一次高考落榜了。很快我就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准备,于是就报了补习班,折腾了一年,结果考上了一所很“不咋地”的大学:长春大学。
上述就是我主动持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一个实例,我们很关心自己使用的概念是否够清晰、准确、必要、有效,我们乐于花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这些重要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的琢磨出与这些重要概念相关的方法论。例如“朋友”的定义清晰了,“选择朋友”的原则就有了吧?
我选择、经营“朋友”的原则
那么,这些年我打磨出来的方法论都有哪些呢?关于朋友,我有如下三个方法论的总结。
在老朋友身上要花时间
老朋友很难得。一路走来,你认识的绝大多数人会散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只有少数几个,基于种种神奇的原因能够一直保持联络——既然如此,就不应该丢掉。
大概十年前,我刚认识霍炬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个和我差不多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腾出一个下午来认真整理一遍通讯录——几乎在一瞬间,我们的交情更深了,因为我们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同类”。我的这个习惯使我成为那个更经常主动联络的人——维系任何关系,都需要一个主动的人,否则,这个关系总会被淡忘。当然,这也是很多朋友能在这么长时间里和我保持联系的重要原因。
花时间就是消耗生命,时间就是这样,无论你做什么,它都会流逝,不会因为你虚度它,它就给你机会重新来过。所以我很重视自己的时间,所以我愿意在老朋友身上花时间的意思是:我很重视他们。就是这样。
甄别那些值得花时间与之成为朋友的人
许多年前,当我还在“闯荡江湖”的时候,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遇到一位长者,我们成了忘年交,常常一块喝酒聊天。有一次喝酒,没喝多,他跟我闲聊,说:
“什么叫‘闯荡江湖’啊,就是离家走南闯北谋生活呗。那你就是‘闯荡江湖’的人。走南闯北,要会识人。两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太‘黑’的;第二种,对老婆不好的。”
“你一路会遇到很多人,其中那些太‘黑’的,早晚会栽。别跟他们对着干,你要绕着走,没空儿得罪他们,也没有必要跟他们有任何交道。他们太‘黑’,如果巴结他们,那你就变了……”
“你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新认识个人,你咋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啊?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请他全家吃饭,多请几次,多观察。要是这个人对老婆很好,那你就要好好交,要是他对老婆不好,那你就闪。为啥呀?你想,老婆是他这一生中最亲的非血缘关系人,他对自己老婆都不好,怎么可能对你好呢?那不是扯淡吗?说啥都是没用的,得看他干啥……”
即便在20多年之后想起这番话,我也觉得这是“若没有人告诉你,你就可能永远想不到的思想”。从那以后,我真的是这么做的。我结交的朋友,都是家庭稳定的。有些人尽管优秀,却不懂得如何照顾、维系家庭,对这样的人,我一般都有意避开。那位老哥的一份酒后真言,让我在后面的许多年里节省了不知多少时间。在这些年里,我每年都会抽时间去看看她,如果去不了,就一定要通上几个电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的进步,我在选择朋友方面越来越挑剔,理由也很简单: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所以必须认真选择,值得花时间的人,否则就不划算。于是,我有几个简单的标准作为我甄别朋友的方法论:
一技之长
追求进步
真诚热情
这些看似简单的标准,作用却是神奇的。过不了多久,你就好像凭空多了一只眼睛一样,在一大群人中,你甚至可以瞬间锁定那个可能符合你标准的人。于是,我又增加了一个标准:
所谓“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 他们通过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再配合行动,从而构建自己的世界。
这些人的特点是:由于已经强大到一定程度,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更关注自己的世界而非外部的世界。于是,当你坐在他们对面时,常常会感觉他们的目光穿透了你。这不是错觉,这大抵是因为他们的目光焦点并不在你的身上,而在更远的地方,你和你的周遭,对他们来说是“外界”。
这种感受比较难以描述,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概念去定义。这种人是那种“内视”的人:他们看到的不是外界,而是他们在自己的心里构造的那个世界,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不同的是,他们很在意自己的构造是不是合理。所以只要遇到这种“内视”的人,我就知道他已经是“大牛”了(别人看到他的过人之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关于甄别朋友的方法论,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必须提及:
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动道歉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
有的时候,这种方法论会延展到另外一个操作系统里,正如我们常常说的——道理都是互通的。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文章《写给女生的五个择偶建议》,其中我提到这样一个标准:人总是会犯错——从本质上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运气不好,因为故意犯错的人是坏人,不在考虑范围内。
在犯错之后,绝大多数人只是用嘴道歉。表现更为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者想办法证明对方也不是好人……这些人其实差不多是坏人了。用嘴道歉之后若得不到原谅,就说你“小心眼儿”“没风度”“不够意思”什么的——这样的人比坏人还坏。
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错之后,马上用嘴道歉,随后开始用行动道歉、弥补,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让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做的,否则他们就不再是自己。
事实上,找合伙人、判断员工的去留,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论,不是吗?
为大家创造多赢局面
我经常组局,介绍一些有趣的朋友互相认识,但有一个原则永远不变:我从来不安排一个人需要求另外一个人帮忙的局,这种不对等的局,没有意思,谁爱组谁就组,反正我没兴趣。
把两个人或者多个人放在一起之前,我会花一些时间(甚至很长时间)思考:把这样的两个人或者多个人放在一起,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互补效果或者什么样的合作?通俗点儿讲,就是: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如果我觉得他们很有可能擦出“火花”,那就有意思了。虽然不一定马上就能看到效果,但事实证明,这种提前做的“功课”常常会带来意外的好运。
其实,对人们常常说的“情商”,我是这样定义的:
所谓“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创造共赢的局面。
不要说多个人,就是两个人交往,也最好避免“求人”的状态——这样的关系没办法长久。最好能创造共赢的局面,这样大家才都开心,这不太容易做到,但肯定值得多花些时间去做功课。
以上关于择友方法论的内容,写于2015年年底,到现在,将近两年过去,我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换言之,我的操作系统再一次升级了。
2017年4月,一位朋友突然打电话来约吃饭,那是我好久没见了的一个聪明人——捷越联合总裁马晓军。我很开心,放下手中的事,直接跑去了。
饭吃得很开心,席间大伙说起一件事,几年前马晓军给我们一个共同认识的人,投资了500万元人民币。后来呢?后来这钱打水漂了——公司黄了。在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相互打扰,于是他们有相当长时间没有联系。前不久,那人找到马晓军,说:“我当年没做好,现在我新做的一个公司马上就要被上市公司收购了,我送你两三个点的股份吧。”马晓军好奇,问:“1个点值多少?”对方说了个很大的数字。马晓军想了想,说:“我不要,这不是我的,当初我投的是那个后来失败了的公司,我投的也不是你的一辈子。心领了,但这不是我的,我不能要,咱以后肯定有别的机会。”
我见过这种人,虽然不多,但确实有。我知道这世上只有很少的人,真的明白且能准确运用这个原则:不是我的,我不要。对很多人来说,这绝对是“说起来简单,做到几乎不大可能”的原则。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认真交往,因为他们难能可贵。
如何“共同成长”?
成长是有方法论的。事实上,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从各个角度逐步系统的阐述成长方法论的。成长的目标是什么?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拥有一个长成那个样子的未来——还记得吧?
成长不仅有方法论,还有体系。在我看来,成长的体系由如下3个层面构成:
成长
与自己共同成长
与家人共同成长
与朋友共同成长
首先,在我们的身体里有若干个“自我”(黑马、白马、骑手),我们要和自己共同成长,一个都不能落下。相互陪伴,相互容忍,相互促进,相互鼓励……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与方法,让自己的战车越来越强,让自己的操作系统越来越高效,逐步进入另外一个镜像世界,甚至可以在两个对立的镜像世界之间自由穿梭。
其次,要想办法与家人共同成长。虽然家人的步伐不一定能和我们保持一致,但他们是家人啊!你必须想办法在自己速度慢的时候跟上去,在自己速度快的时候拉他们一把,不是吗?既然是家人,相互嫌弃,肯定是劣等策略。一定有办法——看你是不是有意愿,能不能把耐心花费在他们身上。更为重要的是,财富自由只是一个里程碑,后面还有很远的、更具挑战的路,例如家族传承。不能与家人共同成长的人,根本无法进入下一个层面。
然后,要与朋友共同成长,自己能够飞速成长固然好,但幸福感可能会被扯破。
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
你所在的世界主要有什么构成? ——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
其他的人真的没那么重要, 尤其对你的幸福感来说更是如此——这是客观事实。
善待你的朋友,就是善待你的世界;
甄选你的朋友就是优化你的世界;
与你的朋友共同成长,就是让你的世界成长起来……
可事实上没完,还有一个层次——所有人,直到最后还在追求的层次:
与整个世界共同成长。
不说特别高大上的例子,只说一个朴素的事实。那些现在已经六七十岁却可以用微信发表情包的人之父母爷奶,就是做到了“与整个世界共同成长”的人(起码是部分做到了)。有专业的素养,有旺盛执著的好奇心,有无往不胜的执行力,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拥有一个能自主升级的“操作系统”的人,不大可能被这个世界落下,与整个世界共同成长是他们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你的未来更可能是这个样子呢?
答案很可能简单到出乎你的意料:因为你能比你的上一代活得更久!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延长。如果你今年30岁,你很可能从未认真想过这个事实:你的有效工作时间很可能还有60年。
沃伦·巴菲特多大岁数了?他1930年出生,2017年87岁,还在开心地工作。他的合伙人查尔斯·芒格,1924年出生,2017年93岁,还在开心地工作。 也许你脑子里会闪过这样的念头:“都那么大岁数了,怎么还不退休?”不解释了,你之所以还会那么想,是因为你是“另外一个物种”,反正和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至于你能否进化,取决于你的选择。
学习事实上是对自己的投资。一切的投资活动都一样,“长期投资”永远是最靠谱的策略,至于市场嘛,“短期是投票机,长期使称重机”。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巴菲特的师傅本杰明·格雷厄姆说的(他1894年出生,活到了82岁)。
在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退休”其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概念,早就应该从你的操作系统里删除了——脑子里有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要多耽误事儿就有多耽误事儿!
在第47个主题里,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之后,一直握着——不动最重要。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很难很难。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零成本的可增值资产——你也有!每个人都有,那是什么呢?是你自己。
你自己就是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最有可能长期保持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要牢牢抓住,握住,坚决不放!成长率由你自己控制且成本为零,在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可增值资产?你怎么敢“做短线”呢?!哎,哪里还有什么“休”可退呀!
平均寿命的延长,相当于给整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了“更短的长期”,相对来看,整个社会正在从“投票机”向“称重机”进化。在这样的社会里,“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类的场景将逐步消失,尤其是在交通高度发达,人口流动性前所未有的提高的大环境下更是如此。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反正不大可能“处处不留人”——世界这么大,你可以到处溜达。
研究一下最近3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就能明白,人类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正处在拐点上,个人财富的积累速度与量级前所未有地快与大,更为重要的是,跨过财富自由“里程碑”的人口比例逐步上升——这是大趋势,你要和这个世界共同成长。
看完这本书就能实现财富自由了吗?肯定不能。不过,虽然这世界上不会有一本书可以让所有的读者都达成目标,但有些书确实比另外一些书厉害太多。例如,爱德华·索普于1967年出版的Beat the Market:A Scientific Stock Market System,就比同时期的任何一本书都厉害,在其后的几十年里,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到今天依然在发挥着影响力。
可问题在于,我们早就想明白了,“自我教育”要靠自己。自己的行动,以及自己在行动中的思考,才是进步的核心。信息送达本身无法构成完整的教育——说句俏皮话:我作为这本书的作者的声誉,基本上全靠你了!加油!
在How to Read a Book(中译为《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有个精彩的类比: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好像棒球场上的投球手和接球手的关系,没有哪个投球手会故意把球投偏,也没有哪个接球手会故意不接球,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场精彩纷呈的比赛。我尽力投,请你接住!
如果你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如果你能够自主升级你的“操作系统”,甚至可以熟练地在各个镜像世界之间自由穿梭——记得告诉我,让我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强联系,帮我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