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是中空的肌性器官,推动血液流动,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位置
胸腔内,纵隔的前下部。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
外形
似倒置的圆锥体,分
一尖
心尖
1.圆钝、游离,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
2.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及心尖搏动。是心脏听诊最常用的部位。
一底
心底
1.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构成
2.朝向右后上方,连着出入心脏的大血管。
两面
胸肋面
(前面)
1.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朝向前上方。
2.在左侧第4肋间隙与胸骨左侧缘处进行心内注射一般不会伤及胸膜和肺。
内腔结构
1.同侧房、室间有房室口相通。左、右心房间被房间隔分隔,左、右心室间被室间隔分隔,互不相通。
2.右心内室容纳静脉血,左心内室容纳动脉血。
心房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个腔。
右心房
以界沟为界,分为固有心房(前)和腔静脉窦(后)
腔静脉窦
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卵圆窝等结构
卵圆窝是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的遗迹,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也是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房心导管穿刺的理想部位。
卵圆窝位于房间隔中。
入口:上腔静脉口(从上注入)、下腔静脉口(从下注入)、冠状窦口
出口:右房室口
右心室
被室上嵴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右心室流入道
有右房室口(三尖瓣环围绕)、三尖瓣(右房室瓣)、腱索、(前、后、隔侧)乳头肌、肉柱、隔缘肉柱(节制索)。
三尖瓣复合体: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可防止右心室的血液逆流至右心房。
右心室流出道
(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有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肺动脉瓣为附于肺动脉环上的3个半月形瓣膜,可防止肺动脉干内血液返流至右心室。
左心房
入口: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心传导系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右心耳)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毛细血管
(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静脉
(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自毛细血管,接纳属支,汇入心房。)
特点
管腔大,管壁薄,弹性小,数量多
浅静脉注入深静脉
深静脉为伴行静脉
动脉
(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发自心室,分支、移行为毛细血管。)
肺循环动脉
动脉韧带
1️⃣连于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至肺动脉弓下缘
2️⃣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索的遗迹
3️⃣若出生后6个月仍未闭索,则为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
体循环动脉
颈总动脉
(位于颈部两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动脉小球
颈总动脉分叉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CO2浓度增高刺激)
分类
颈外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另发脑膜中动脉,经颅底棘孔入颅腔,走在翼点内面),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
锁骨下动脉
(穿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外缘续为腋动脉)
1.相交处称房室交点(指一区域)。
2.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互接近之处,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两沟在心尖右侧会合处稍凹陷,称心尖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