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知识点有总论、上肢骨、躯干骨、下肢骨、颅骨等,希望图中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05-09 22:32:54骨学
总论
骨的分类
正常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分类
颅骨:23+6(听小骨,传导声音)
躯干骨51
上肢骨:64
下肢骨:62
按形态分类
长骨
中部细长,两端膨大,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 骺线:成年后骺软骨软化,骨干与骺线融为一体遗留的痕迹。
短骨
形似立方体,灵活,牢固 如腕骨和跗骨
扁骨
板状,可保护脏器 如颅盖诸骨和肋骨,胸和盆部。
不规则骨
内含空腔为含气骨,如上颌骨,额骨 位于肌腱内的扁圆形小骨称籽骨
功能
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修复再生和改建功能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骨表面,内板和外板
骨松质
骨内部,内外板之间称为板障
骨膜
1.分布: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表面,富含神经、血管、淋巴管。(保障骨的营养、再生、感觉功能) 2.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3.骨内膜含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髓
充填于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红骨髓
造血功能,免疫
黄骨髓
含有大量脂肪组织,失去了造血活力,但可转化为红骨髓(有造血潜能)
骨的血管
躯干骨
椎骨
椎骨一般形态
椎体
椎弓
七个突起:棘突(前后)上下关节突(关节管突之间)横突2、后突
椎孔
椎管(脊髓)
椎弓根(连接)
切迹
上切迹
下切迹
椎间孔(脊神经)
椎弓
椎弓根(围成椎间孔),椎弓板(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和棘突)
各椎骨的主要特点
颈椎7
一般特点
椎体小,椎孔大 3~7颈椎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可与上位椎体形成钩椎关节
有横突孔:椎动脉(穿1~6横突孔)和椎静脉(椎A/椎V)
第2~6颈椎棘突短、末端分叉。
特殊颈椎
第1颈椎:寰椎
三无(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呈环形,有齿突凹。
第2颈椎:枢椎
椎体向上伸出齿突
寰椎的齿突凹和枢椎的齿突构成寰枢关节
第6颈椎
椎体前方两侧有一对凸起,称颈动脉结节
第7颈椎:隆椎
棘突细长,末端不分叉,是计数椎骨的标志
胸椎12
椎体大,椎孔小
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
棘突细长、斜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5
椎体跟大,椎孔更小
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
棘突扁平呈板状,水平伸向后
第三腰椎横突最长(影像)
骶骨
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一块骶骨,呈倒三角形 前面光滑微凹,背面隆凸粗糙
骶椎椎孔连成骶管,有骶神经通过 骶孔为椎间孔
骶角:麻醉的进针标志
骶骨甲:女性测量骨盆大小标志
骶岬、骶管、骶正中嵴、骶管裂孔、骶角、耳状面等
体表能摸到:骶正中嵴、骶角
尾骨
3~4块尾椎成年后融合而成
胸骨
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锁切迹
胸骨体
呈长方形
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
肋切迹(第3~6肋)
剑突
扁而薄,形状变化较大,下端游离
肋
可分为真肋(1~7对)、假肋(8~10对)和浮肋(11~12对)
肋=肋骨+肋软骨
肋软骨终生不骨化
肋骨主要结构
1.前端:接肋软骨
2.后端:肋头、肋颈、肋结节
3.体:上、下缘;内、外面;肋角、肋沟
颅骨
组成
脑颅骨(8块)
成对:顶骨、颞骨
单一: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面颅骨(15块)
成对:鼻骨、泪骨、上领骨、腭骨、颧骨、下鼻甲
单一:犁骨、下领骨、舌骨
颅的整体观
颅顶面观
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顶结节
颅后面观
乳突、枕外隆凸、上顶线
颅内面观
颅前窝
鸡冠、筛板、筛孔(嗅神经通行)
颅中窝
视神经管(视神经)、前/后床突、鞍结节、蝶鞍(垂窝和鞍背)、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三叉神经切迹、破裂孔、圆孔(上领神经)、卵圆孔(下领神经)、棘孔(脑膜中动脉)、鼓室盖
颅后窝
枕骨大孔(椎动脉)、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经)、鼓室盖、颈静脉孔(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乙状窦沟(乙状窦)、斜坡
颅底外侧观
骨腭、切牙孔、腭大孔、鼻后孔
枕骨大孔、枕髁、髁管、舌下神经管外口
颈动脉管外口
下颌管、关节结节
茎突、茎乳孔
颈静脉孔、卵圆孔、棘孔
枕外隆凸
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外耳道
乳突
颧弓
颞窝:翼点(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
颞下窝:翼腭窝
颅的前面观
眶的结构
眶
眶口、眶上缘、眶上孔(切迹)、眶下缘、眶下孔
尖
视神经管→颅中窝
内侧壁
泪囊窝→鼻泪管
外侧壁
眶上裂→颅中窝,眶下裂→向后通颅底外面
上壁
泪腺窝
下壁
眶下沟→眶下管→眶下孔
骨性鼻腔
位置
面颅中央,两眶和上颌骨之间
分隔
(借骨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向前借梨状孔通外界
向后经鼻后孔通咽腔
侧壁上的主要结构
三甲
三道
一隐窝
鼻旁窦
中鼻道
上颌窦、额窦、筛窦前/中群
上鼻道
筛窦后群
蝶筛隐窝
蝶窦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髂骨:后上部
体
翼: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前下棘、髂后上棘、髂后下棘、髂窝、弓状线、耳状面
坐骨:后下部
体:坐骨棘、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坐骨结节
支
耻骨:前下部
体:髂耻隆起
上支: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
下支:耻骨联合面
自由下肢骨
股骨
上端: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转子间线、转子间嵴
股骨体:粗线、臀肌粗隆
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内上髁、外上髁
胫骨
上端:内/外侧髁、髁间隆起、腓关节面、胫骨粗隆
胫骨体:胫骨前缘、胫骨内侧面、骨间缘
下端:内踝、腓切迹
髌骨
人体最大的籽骨
腓骨
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腓骨体:骨间缘
下端:外踝
足骨
跗骨
前列: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骰骨
中列:足舟骨
后列:距骨、跟骨(跟骨结节)
跖骨
由内侧→外侧分别称第1~5跖骨
分部:同掌骨
趾骨
数目、名称同指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内侧端:胸骨端
锁骨体:“~”形(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外侧端:肩峰端
肩胛骨
两面
前面:肩胛下窝
后面:肩胛冈、肩峰、冈上窝、冈下窝
三缘
上缘:肩胛切迹、喙突
内侧缘:脊柱缘
外侧缘:腋缘
三角
上角:平第2肋
下角:平第7肋或第7肋间隙
外侧角:关节盂、盂上结节、盂下结节
自由上肢骨
肱骨
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大/小结节嵴、结节间沟、外科颈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冠突窝、桡窝、鹰嘴窝、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肱骨髁
桡骨
上端: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粗隆
桡骨体:骨间缘
下端:尺切迹、腕关节面、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低1cm)
尺骨
上端: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粗隆
尺骨体:骨间缘
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手骨(27块)
腕骨(8块)
近远2列,每列由桡侧→尺侧分别为:
近侧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舟月三角豆)
远侧列:大/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大小头状钩)
掌骨(5块)
由桡侧向尺侧分别称第1~5掌骨
分部:掌骨底、掌骨体、掌骨头
指骨(14块)
数目:拇指2节、其余各指为3节
名称:分别称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
分部:指骨底、指骨体、指骨滑车(远节指骨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