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动解剖
运动解剖(1)思维导图:包含第一章骨与骨连结,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概述,(一)骨的数目与分类,(二)骨的构造,(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四)骨的生长与发育,(五)骨的功能,(六)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等等
编辑于2022-05-10 21:12:05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概述
一、骨概述
(一)骨的数目与分类
成人全身骨206
中轴骨80
颅骨29
脑颅8
面颅15
听小骨6
躯干骨51
椎骨26
肋骨24
胸骨1
四肢骨126
上肢骨64
上肢带骨4
自由上肢骨60
下肢骨62
下肢带骨2
自由下肢骨60
成人骨
附肢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
桡骨
尺骨
手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骨
自由下肢骨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跗跖趾)
中轴骨
颅骨:脑颅骨,面颅骨,听小骨
躯干骨
胸廓:胸骨,肋骨
椎骨:颈,胸,腰,骶骨,尾椎
(二)骨的构造
骨质
骨松质
骨密质
骨膜
骨外膜
内层
外层
骨内膜
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骨的血管.淋巴.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有机物
无机物
(四)骨的生长与发育
骨的发生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骨的生长
生长方式
增粗
长长
影响骨的生长因素
1.遗传因素是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外在因 素逐渐地改变。
2.内分泌对骨的影响内分泌对骨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作用: (1)脑垂体:影响最大,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使骺软骨细胞 增生繁殖,长骨不断加长。如分泌不足则形成侏儒症,分泌过多 则形成巨人症。 (2)甲状腺:它分泌的甲状腺素具有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 功能。当分泌不足时,骨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身体矮小,而且智 力低下,形成呆小症。 (3)性腺:性腺分泌的激素对骨的发育也有重要作用。 当性腺成熟后骨就停止生长。所以性早熟会使骨骼成熟加 速,骺与骨干提前愈合。
3.维生素对骨的影响维生素对骨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 面的,例如: (1)维生素A:有平衡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易导致骨的畸形生长,如骨质增生。如果 超量时,则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易骨折。 (2)维生素C:对骨胶原纤维与骨基质的生成有重要意 义,缺乏时骨的生长发育停滞,骨折不易愈合。 (3)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缺乏时骨组织不 能钙化,儿童期易造成佝偻病,成人则易形成骨质疏松症
4.机械力因素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的适应性 是相当强的。一般受压力大的部位比受压力小的部位生长发育的快, 如足部比手部发育快;受组织牵拉力大的部 位比牵拉力小的部位生长发育快等。
5.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能调节骨的营 养过程。当神经系统功能加强时,可加强骨 的新陈代谢,促进骨质增生,使骨坚韧粗壮; 反之,使骨质变得疏松。 此外,营养、疾病和其他物理化学等因素亦 可影响骨的正常生长。
(五)骨的功能
支持功能
支撑软组织
支持局部和整体重量
运动功能
骨是运动的杠杆,在神经系统调解下,肌肉收缩,牵引骨绕运动轴运动
保护功能
造血功能
储备钙和磷的功能
(六)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1.良好影响 ①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促进骺软骨细胞的增生, 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成代谢等;经常在阳光 空气新鲜的户外运动,还有利于钙的吸收,从 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②使骨增粗和提高骨的机械性能。人体长期坚 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会引起骨形态结构的良好 变化。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肉 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有规律, 骨小梁增粗,从而提高骨的机械性能。
2.不良影响 •如果负荷量、重复次数和频率 过度,超过了骨的重建速度, 将会产生骨的慢性损伤,如疲 劳性骨折等。
总之,体育锻炼可使骨的血液循环加强, 改善了骨的营养,骨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 强。所以,在形态结构方面发生良好的变 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坚固,在抗压、抗 弯曲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均有提高。但是 如果体育负荷过度,则会对骨带来伤害。
锻炼建议: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适宜的体育运 动,多样化,经常化(不宜时间过长,过剧 烈,负重过大)。 •老年人:防止骨骼疾病发生,防止骨质疏 松,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
二、骨连结概述
(一)骨连结的分类
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韧带连结
缝
软骨连结
暂时性
透明软骨连接
永久性
纤维软骨连接
骨性结合
间接连结
关节
(二)关节的构造
关节的主要结构
关节面
关节面软骨内无血管、神经、淋巴管。
关节囊
外层 纤维层
厚而強韧,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起连结和稳 固关节的作用。 有血管、神经、淋巴
内层 滑膜层
薄而柔软, 由疏松的结缔组织 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紧贴纤维 层内面,边缘附于关节软骨的周缘。 滑膜富含血管、神经,能产生滑液。 滑液有润滑关节,减少磨擦,增加关 节的灵活性,营养关节软骨半月板等形陈代谢的作用。
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
是连接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囊外韧带
关节内软骨
关节盘
1.关节盘使两关节面更为合适
2.减少冲击震荡,并增加稳定性
3.两个腔可产生不同的运动,增加运动形式和范围
关节唇
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它加深关节窝并增大关节面,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滑膜囊和滑膜襞
①关节囊滑膜层突向关节腔 内的皱襞,称为滑膜襞。 内藏疏松结缔组织及血管, 如有脂肪聚积,称为滑膜 脂垫。
②关节囊滑膜层向外膨出, 伸至肌腱与骨面之间形成 滑膜囊,可减少运动时肌 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
(三)关节的运动
屈和伸
关节沿额状轴运动,使两骨接近,角度减少为屈。 两骨远离,角度加大为伸。膝关节以下相反。足尖上抬,背屈。组建下垂,跖屈。
内收和外展
关节沿矢状轴运动,使活动的骨向身体正中矢状 面靠拢者,称内收adduction;离开正中矢头面者称 为外展abduction.但手指向中指中轴或足趾向第2 趾中轴靠拢为内收,离开中轴者称为外展。
回旋(旋转)
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本身的垂直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为旋内或旋前
环转
骨的一端在原位转动,另一端作圆周运动,整块 骨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锥体,这种运动称环转运动 circum-duction。凡能屈、伸、收、展的关节. 都能作环转运动。环转运动实为屈、展、伸、收的 依次连续运动。
水平屈伸
外展90度,在水平面向前为水平屈,向后为水平伸
(四)关节的分类
按关节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形态
单轴关节
屈戊关节
指骨间关节
车轴关节
桡尺近远侧关节
双轴关节
椭圆关节
桡腕关节
鞍状关节
腕掌关节
多轴关节
球窝关节
关节头大,呈球形,而关节窝 浅小,面积不及关节头的1/3。如 肩关节,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回旋、环转。
杵臼关节
球窝关节相似,惟关节窝很 深,包绕关节头一半以上,运动幅 度较小。如髋关节。
平面关节
关节面接近平面,只能作范围 较小的滑动和回旋,其运动形式也 是多轴性的。如腕骨间关节。
按构成关节骨的数目
单关节
复关节
按关节运动方式
单动关节
联合关节
(五)关节的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灵活性、稳定性)
两关节面面积差
关节囊薄厚及松紧
关节韧带的多少及强弱
关节周围肌肉状况
关节周围骨凸起
年龄
性别
体育运动
(六)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关节囊、韧带、肌肉)
①可以增强关节囊、关节 韧带、关节周围肌肉的 伸展性和弹性,从而提 高关节的灵活性。
②同时体育锻炼也可以使 关节囊、关节韧带增厚、 增粗,关节周围肌肉力 量增强,从而增大了关 节的稳固性
如果未能充分的做好准备 或姿势不当或用力过猛等 就可能导致韧带撕裂、关 节脱位等运动损伤。
故在运动的方法,遵循体 育锻炼的科学方法,才能 避免损伤,增进身心健康。
(七)增大关节运动幅度的方法
①增大肌肉和韧带 起止点之间的距 离
②动力拉伸训练和 静力拉伸训练结 合
③要考虑强度时间 俩个因素
第二节 中轴骨及其连结
一、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躯干骨
(二)躯干骨的连结
1.脊柱
(1)椎间盘的连结
(2)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1)脊柱的结构/整体观
2)脊柱的运动
3)脊柱的功能
2.胸廓
• 胸廓的结构和功能(16.西体) •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1块胸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胸廓的外观形态上呈现上窄、下宽和前后扁平的特征。水平切面呈肾形,构成胸廓的主要关节有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 • 胸廓有上、下两个口和前、后、外三壁以及左右、前后、上下三径。 • 胸廓上口较小,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由于胸廓上口平面与第1肋的方向一致,向前下倾斜,故前部较低,胸骨柄上线约平对第2胸椎体下缘、胸廓下口宽而不整,由第12胸椎、第12及第11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膈肌封闭胸腔底,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的尖部有剑突。剑突尖约平对第10胸椎下缘。 • 胸廓的前、后、外三壁:胸廓前壁最短,由胸骨、肋软骨以及肋骨前端构成。后壁较长,由胸椎和肋角内侧部分的肋骨构成。外侧壁最长,由肋骨体构成。 • 前后径小于横径。相邻两肋之间称肋间隙。弓形的肋后端连于胸椎。 • 胸廓的功能主要具保护胸、腹腔脏器(构成胸腔壁,保护心、肺、气管、食管、神经和血管等),支持(头颈、上肢)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 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 吸气肌 固有吸气肌肉:膈肌,肋间内外肌 辅助吸气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胸锁乳突肌 呼气肌 固有呼气肌肉:肋间内肌,胸横肌,腹横肌 辅助呼气肌肉: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腰方肌,髂肋肌
(1)肋椎关节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2)胸肋关节
•第1肋骨与胸骨-软 骨连结 •第2-7肋软骨与胸 骨的肋切迹构成胸 肋关节。微动 •第8-10肋骨与上位肋软骨构 成软骨间关节,因 而在两侧形成肋弓。 •第11-12肋骨末端游 离。
(3)胸廓的整体观
•近似圆锥形,上窄下宽,横径大于前、后径,有上、下两口;
•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对肋及第一胸锥体围成;
•下口由胸骨剑突、肋弓、第十一肋、第十二肋及第十二胸椎围成。
•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及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胸廓的形态。
(4)胸廓的功能与运动
•支持、保护的功能外 •胸廓参与呼吸运动胸廓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胸廓各径均增大,其前后径和横廓各径均增大,其前后径和横径增大是肋骨和胸骨运动的结果,垂直径的增大是膈肌收缩、膈穹下降的结果。肋骨的运动,吸气时肋颈沿自身长轴向后旋转肋体上提,并将其前端的胸骨推向前上,肋骨两侧外翻,所以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均加大,呼气时做相反方向相反方向的运动,使胸腔容积减
二、颅骨及其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
(二)上肢骨的连结
1.上肢带骨的连结
(1)胸锁关节
(2)肩锁关节
肩带
肩带的连接结构,肩关节的结构,二者运动关系 上肢带骨借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连结成上肢带,又称肩带。 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连结的唯一关节,由胸骨的锁切迹和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借关节囊连结而成。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其前、后、上、下分别有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锁间韧带和肋锁韧带。关节囊内有一由纤维软骨构成的近似圆形的关节盘,使其关节头和关节窝更为适宜。由于囊内有关节盘,使关节面的形状由鞍状关节变为球窝关节。 肩锁关节是由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和锁骨的肩峰关节面借关节囊连结而成。关节面扁平,属于平面关节。关节囊的上下分别有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加强。 肩关节是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借关节囊连结而成,典型的球窝关节。其结构特点是关节面弧度大。即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周缘虽有关节唇加深了关节窝,也只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的上壁、前壁和后壁都有肌腱增强,但下方没有韧带加强,是一薄弱点。 加固肩关节的韧带有: 喙肱韧带位于关节囊的上方,起于喙突根部外侧缘,斜向外下方,止于肱骨大结节,部分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防止肱骨头往上脱位; 盂肱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前壁内面,它起于关节盂周缘,止于肱骨小结节,能加强关节囊前壁的稳固性; 喙肩韧带位于肩关节的上方,横架于肩峰和喙突之间,可防止肱骨头向上方脱出。 由于肩胛骨和锁骨在肩锁关节处连结紧密,所以可将肩胛骨与锁骨视为一个整体,共同绕胸锁关节的各个轴运动。上肢带的各种运动,对增大肩关节的运动幅度和加大其灵活性有着重要作用;肩关节也会带动肩带运动,肩带与肩关节协同运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肩带的运动
上肢带的运动
1)上提与下降
2)前伸与后缩
3)上回旋与下回旋
2.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1)肩关节
肩关节是 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借关节囊连结而成,典型的球窝关节。 其结构特点是关节面弧度差大。即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周缘虽有关节唇加深了关节窝,也只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 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的上壁、前壁和后壁都有肌腱增强,但下方没有韧带加强,是一薄弱点。 •加固肩关节的韧带有: •喙肱韧带位于关节囊的上方,起于喙突根部外侧缘,斜向外下方,止于肱骨大结节,部分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防止肱骨头往上脱位。 •盂肱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前壁内面,它起于关节盂周缘,止于肱骨小结节,能加强关节囊前壁的稳固性。 •喙肩韧带位于肩关节的上方,横架于肩峰和喙突之间,可防止肱骨头向上方脱出。 肱骨横韧带,横跨结节间沟的上方,有固定肱二头肌长头腱于结节间沟的作用。 •肩关节是一个典型的球窝关节,具有三个运动轴,所以上臂绕肩关节的额状轴可以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可做内收、外展运动;绕垂直轴可做内旋、外旋运动,此外,还可以做环转运动。
韧带
喙肩韧带
喙肱韧带
盂肱韧带
肱骨横韧带
运动
屈和伸
内收和外展
旋内和旋外
环转
水平屈伸
(2)肘关节
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三个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组成。肘关节 •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并有韧带加强。 •(1)肱尺关节:是肘关节的主关节,由肱骨的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2)肱桡关节:由肱骨的肱骨小头与桡骨上端关节凹构成,属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旋内、旋外运动。因 •受内侧肱尺关节的制约,其外展、内收运动不能进行;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上端的桡切迹和桡骨环韧带共同构成,属圆柱形关节,只能作旋内、旋外运动。 •肘关节的韧带:加固关节的韧带有三条,它们是: •(1)桡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扩散,,止于桡骨环状韧带。 •(2)尺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扇形扩展,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 •(3)桡骨环状韧带: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容纳桡骨头,防止脱位。 •从肘关节整体运动来说,上述三个关节只能绕两个轴运动,即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为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 共同参与;绕垂直轴可做旋内、旋外运动,为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共同参与。由于受尺骨的限制,不能做内收和外展运动。
肱桡关节
肱尺关节
桡尺近侧关节
(3)桡尺骨连结
(4)桡腕关节
• 腕关节或称桡腕关节由桡骨远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关节窝,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三骨近侧端骨面组成的关节头构成。 • 腕关节是一个典型的椭圆关节,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宽广,关节的前、后和两侧均有韧带加强,包括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桡腕掌侧韧带和桡腕背侧韧带。其中掌侧韧带较坚韧,因而腕后伸运动受到限制。关节腔内有一三角软骨盘,横于尺骨小头下方,将桡尺远侧关节腔与桡腕关节腔完全分隔、使尺骨不参与腕关节的构成,但当软骨盘的中部穿孔时,两者之间可相通。腕关节深面有6个滑膜鞘:鞘内均通过肌腱,鞘可减少肌腱间及肌腱与骨之间的摩擦,起保护作用。 • 屈腕关节的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 伸腕关节的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 • 外展腕关节的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桡侧腕屈肌。 • 内收腕关节的肌: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 • 腕关节属椭圆关节、运动时可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外展、内收运动中,绕中间轴作环转运动。因为没有垂直轴,所以不能做回旋
(5)手骨间的连结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一)下肢骨
(二)下肢骨的连结
1.下肢带骨的连结
(1)骶髂关节
(2)耻骨联合
(3)骨盆
骨盆的组成、结构特点、功能和运动 骨盆是由两侧的髋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通过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构成的一个封闭盆腔。 骨盆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限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骨盆腔有上口和下口,上口即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下口则由尾骨、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及其韧带围成。 骨盆的结构似拱桥、拱门等拱形建筑。拱形建筑的特点是既坚固又省料,骨盆也具有这一特点,故能承受较大重量并进行重力传递。落在第五腰椎的重力,经骶骨、骶髂关节传至髋骨。 站立时,重力经髋臼传至股骨,形成立弓;坐位时,则传向坐骨结节,形成坐弓。在跑、跳时,骨盆也可以分散由下肢传上来的支撑反作用力。另外,由于骨盆后有骶髂关节,前有耻骨联合,所以骨盆具有一定弹性,能起缓冲震动的作用。 骨盆的功能可归纳为:支持体重,缓冲震动、分散压力,保护和支持内脏。 骨盆作为一个运动环节,在腰骶关节和髋关节处分别做各种运动。 骨盆绕两侧髋关节额状轴向前下的转动为前倾或向后下的转动为后倾;绕一侧髋关节的矢状轴可做向上、向下转动;绕一侧髋关节的垂直轴,可做侧向运动。 骨盆绕腰骶关节的额状轴可做前倾、后倾;绕矢状轴可做左右侧屈运动;绕垂直轴可做左右回旋运动。
男
女
2.自由下肢关节
(1)髋关节
髋关节是由股骨的股骨头和髋骨的髋臼借关节囊连结而成,股骨头的关节面约占球面的2/3,髋臼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附着,增大了关节窝的深度,使关节头不易脱出,关节囊厚而紧。 •加固髋关节的韧带 前方有髂股韧带,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股骨的转子间线,该韧带能限制大腿过度后伸,是人体强有力的韧带之一,对人体直立姿势也有一定作用; 前内侧有耻股韧带,起于耻骨上支,斜向下方,与关节囊融合,止于转子间线下部,该韧带有限制大腿过度外展和外旋的功能; 后方有坐骨韧带,起于坐骨体,止于大转子根部。该韧带有限制大腿过度内收以及内旋的功能。 股骨头韧带在关节腔内连于股骨头凹和髋臼横韧带之间。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具有三个运动轴。大腿可绕髋关节冠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内收外展运动;绕垂直轴做内外旋运动;此外,还可做环转运动。
(2)膝关节
膝关节的构造(组成、主要结构、辅助结构和关节面形状) 由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关节面以及髌骨的后关节面共同组成。 髌骨的后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骨面构成滑车状的股髌关节。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为关节头,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关节面为关节窝构成椭圆状的股胫关节。所以膝关节可视为滑车椭圆关节。 辅助结构: 半月板: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之间的两块半月形的纤维软骨板。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呈“O”形,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半月板加深关节窝的深度,与股胫连结更加适应,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半月板还有缓冲功能。 韧带:在膝关节内、外有较多韧带加固膝关节,主要有关节囊内的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方,止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该韧带能限制胫骨前移; 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方,止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该韧带能限制胫骨后移动; 关节囊外韧带有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侧,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并与关节囊以及内侧半月板紧密融合,从内侧加固膝关节。 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外侧,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此韧带从外侧面加固膝关节。 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还有防止膝关节过伸展和参与维持人体直立的功能。 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从髌骨到胫骨粗隆,该韧带是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部分,从前面加固关节。 腘斜韧带,位于膝关节后方,该韧带是半腱肌的延续部分,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方,从后面加固膝关节。 •滑膜皱壁:由膝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入形成的皱襞,具有填充关节腔过大空隙,加固关节和缓冲震动的功能。 •滑膜囊:由膝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外突出形成,位于膝关节周围肌腱附着处与骨面之间,有减少肌腱与骨面之间摩擦的功能。如髌上囊。 •膝关节属于滑车椭圆关节,故具有两个运动轴。膝关节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例如高抬腿跑;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时,侧副韧带松弛,小腿均可在膝关节处绕垂直轴做内旋、外旋运动,例如足外脚背踢球和足内脚背踢球。
股髌关节(屈戊关节)
股胫关节(椭圆关节)
椭圆屈戊关节
辅助结构
半月板
韧带
囊外韧带
腓侧副韧带
胫侧副韧带
髌韧带
腘斜韧带
囊内韧带
前交叉
后交叉
滑膜皱壁
滑膜囊
(3)足关节
•踝关节的构造与运动,控制踝关节运动的肌肉和神经支配。(18.北体) •踝关节是由胫骨下关节面、胫骨的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共同组成叉状关节窝, 距骨上方的滑车关节面形成关节头,共同组成了滑车关节。主要韧带有内侧的三角韧带,外侧的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及跟腓韧带。 • 三角韧带:起自胫骨内髁,呈扇形向下,分别止于距骨、跟骨以及足舟骨的内侧,有防止足外翻(足底朝外侧)的作用。 • 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缘,止于距骨前面,有防止足内翻(足底朝向内侧)以及过度跖屈作用。 • 距腓后韧带:起自外踝后缘,止于距骨后面,有防止小腿向前滑脱的作用。 • 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止于跟骨外侧面,有防止小腿骨内移的作用。 •绕关节额状轴,可做屈伸运动。由于距骨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窄的部分进入关节窝,因此,踝关节可轻度旋转、内收、外展。 •使它们运动的肌群主要有: •踝跖屈:小腿三头肌、𧿹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 •踝背伸: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足母长伸肌 •足内翻: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足母长屈肌 •足外翻: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4)足弓
•足弓由足的7块跗骨、5块跖骨借坚韧的韧带、肌腱和少数肌肉的连结,形成一个向上方凸起的弓形结构。人 体站立时,足底呈穹窿状,重力经踝关节向后传至跟骨,向前传至第1和第5跖骨等三个着地点,从而保证直立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体重落在这三点上就像“三角架”一样的稳固,行走时不易产生左右摇摆。 •足弓可分为纵弓和横弓。纵弓又分为外侧纵弓和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第4、5跖骨连结构成。此弓曲度小,弓较低,弹性较差,主要与负重直立有关,称 为支撑足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3块楔骨和第1、2、3跖骨连结构成。此弓曲度较大,弓较高,弹性好,适合于走、跑、跳时缓冲震动,称为弹性足弓。 •横弓由骰骨和3块楔骨组成。 •足弓作为拱形结构,可支持负重、缓冲震荡,免使足底血管神经受压。它弹性好、利于完成行走、跑跳等人类所必需具备的生活技能。组成足弓的关节多,并多为短骨、显示它灵活、轻便等特点,方便运动。
第二章 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概述
一、肌的分类与命名
依据外形分类
二、肌的构造
1.肌腹
•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每条肌纤维长度在1毫米 到15厘米之间。较长的肌肉,是由若干肌纤维连 接而成。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 称肌内膜。由100-150条肌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肌 束,外面包有肌束膜。由若干肌束组成整块肌腹, 外面包有肌外膜。在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中都 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肌肉的营养和神经 支配有关。
2.肌腱
三、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深筋膜
浅筋膜
2.腱鞘
3.滑膜囊
4.籽骨
四、肌的工作术语
五、肌的配布规律
1.全身骨骼肌大多配布在关节周围,其规律是以相互拮抗的原则配布于关节的运动轴,即任何一个运动轴相对的两侧,总有拉力方向相反的两组肌或肌群,这连个相互拮抗的肌或肌群称为拮抗肌。在运动轴的同侧作用的相同的肌肉称为协同肌,
2.人体各部分肌肉的体积、数量和灵活程度等,是与该肢体所承受的负荷与机能活动有密切关系。例如,下肢肌体积较上肢明显发达。上肢肌数量较下肢肌多。
3.分层配布,反映了人类直立和从事生产劳动的特点。如,上肢屈肌群发达,下肢伸肌群。
六、肌的物理特性
1.收缩性
•收缩性是肌肉的重要特性,表现为长度的缩短和张力的变化。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可缩短1/3到1/2。有时肌肉收缩, 但长度不变化,被称为等长收缩。即使在静息状态,也有少 量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维持某 种姿势。
2.伸展性与弹性
•骨骼肌具有伸展性和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当 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长度。适当的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 弹性,对肌肉工作很有利。因此,加强肌肉柔韧性训练和力 量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
3.粘滞性
肌肉的粘滞性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所造成的,在肌肉收缩时产生一种阻力。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温度越低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就越小,越灵活。因此准备活动也叫做热身运动,可提高肌肉温度,减少粘滞性,对提高成绩,减少损伤有重要意义。冬季肌肉容易拉伤,应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七、影响肌力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所谓“生理横断面”就是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横断面的总和。横切一块肌肉所得的断面叫解剖横断面。
(二)肌肉的初长度
•肌肉收缩发力前的长度称为肌肉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越长,除增加肌肉收缩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这是因为拉长肌肉的初长度,刺激了肌肉感受器(肌梭、腱梭),反射性地增加了肌肉收縮力,同时肌肉是弹性体,隨着肌肉被拉长,肌肉的弹力和收縮力也增大。当肌肉发挥最大力量时的初长度称为最佳初长度。
(三)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四)肌肉起、止点位置
•肌肉起、止点位置决定了肌肉在身体上的位置,也决定了肌肉在骨杠杆上的作用点。 实践证明,止点离关节中心远的肌肉,容易起动骨杠杆。
(五)肌拉力角
•从肌肉的动点到关节中心连一直线,该直线与肌拉力线之间的夹角,叫肌拉力角。 肌拉力角大,则力臂就大。力臂增大,肌肉的做功效率就高。在进化过程中,一些大块肌肉通过突起的骨结构,如结节、粗隆、嵴等来增大肌拉力角。尤其是籽骨,更为显著。这样就增大了肌肉做功的效率,即增大了转动力矩。
八、研究肌功能的方法
九、发展肌肉力量与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与练习原则
十、肌的协作关系
1.原动肌
2.拮抗肌
3.固定肌
4.中和肌
十一、肌的工作性质
(一)动力性工作
1.向心工作
2.离心工作
(二)静力性工作
1.支持工作
2.加固工作
3.固定工作
十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及其应用
(一)主动不足
•主动不足:当双、多关节肌作 为原动肌收缩发力时,已在一 个关节处发挥了作用,在另一 个(或其余)关节处就不能充 分发挥作用。 •例如屈膝伸髋时,存在股后肌 群用力屈膝后,伸髋无力;伸 膝屈髋时,存在股直肌用力伸 膝后,屈髋无力地现象。
(二)被动不足
•被动不足:当双、多关节肌作 为对抗肌(拮抗肌)被伸展拉 长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伸展 拉长,在另一个(或其余)关 节处就不能充分地伸展拉长。 例如屈膝伸髋时,会出现股直 肌在膝关节前被拉长后,在髋 关节前被拉长的幅度受限;直 膝屈髋时,会出现股后肌群在 膝关节后面被拉长后,在髋关 节后面被拉伸的幅度受限的现 象。
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1.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多、肌力提高
2.肌组织中结构成分的变化 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肉中的 脂肪减少
3.肌肉中结缔组织增厚
4.肌肉内化学成分的变化
5.运动时参加活动的运动终板增大、增多
6.肌肉中周围毛细血管增多
第二节 躯干肌
一、颈肌
(一)颈浅层肌群
胸锁乳突肌
位置
起点
止点
下固定
上固定
(二)颈中层肌群
(三)颈深层肌群
二、背肌
(一)背浅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二)背深肌
1.肩胛提肌
2.菱形肌
3.竖脊肌
4.夹肌
三、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二)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四、膈
五、腹肌
(一)腹直肌
(二)腹外斜肌
(三)腹内斜肌
(四)腹横肌
(五)腰方肌
六、腹前壁的某些结构
(一)腹直肌鞘
(二)白线
(三)腹股沟管
七、会阴肌
八、发展躯干肌力量和伸展性的辅助练习
第三节 头肌
第四节 上肢肌
一、肩带肌
(一)三角肌
(二)冈上肌
(三)冈下肌
(四)小圆肌
(五)大圆肌
(六)肩胛下肌
二、上臂肌
(一)前群肌
1.肱二头肌
2.肱肌
3.喙肱肌
(二)后肌群
1.肱三头肌
2.肘肌
三、前臂肌
(一)前肌群
1.肱桡肌
2.旋前圆肌
3.桡侧腕屈肌
(二)后肌群
四、手肌
第五节 下肢肌
一、盆带肌
1.髂腰肌
髂肌
腰大肌
2.阔筋膜张肌
3.臀大肌
4.臀中肌和臀小肌
5.梨状肌
6.闭孔内肌和闭孔外肌
7.股方肌
二、大腿肌
(一)前肌群
1.缝匠肌
2.股四头肌
(二)内侧肌群
1.耻骨肌
2.短收肌
3.长收肌
4.大收肌
5.股薄肌
(三)后肌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和半膜肌
三、小腿肌
(一)前群肌
1.胫骨前肌
2.拇长伸肌
3.趾长伸肌
(二)后肌群
1.小腿三头肌
2.胫骨后肌
3.拇长屈肌
4.趾长屈肌
(三)外侧肌群
1.腓骨长肌
2.腓骨短肌
四、足肌
五、发展下肢肌力量和伸展性的辅助练习
发展肌肉力量的原理
肌肉克服阻力做功,能有效的改变肌组织的生化指 标,促进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加强肌肉蛋白质的合 成,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肌肉横断面积和 毛细血管数量,使肌肉体积增加,通过不断增加运 动负荷(阻力)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 所以,克服阻力做功是发展肌肉力量的基本原理。
发展肌肉柔韧性的原理
增大肌肉起始点的距离
第三章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是指附着于脊柱、骨盆、髋关节等骨骼上并在运动或静 止状态中起到保持身体基本 姿势、维持姿势稳定与平衡的核心 肌肉之间协调配合、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合力。其训练方式多采用 不稳定性训练,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使用悬吊、瑞士球、平衡 盘等器材进行训练。 • 核心肌群主要是指附着在腰椎-骨盆-髋关节联合体上的腹直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 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块肌肉。
什么是腹压肌
腹压肌位于骨盆与胸腔之间. Ø主要有腹直肌、腹内外斜肌。 Ø其主要机能是使躯干前屈、侧屈、旋 转和骨盆后倾;此外,还能对腹腔器 官产生压力.
肩袖
肩袖又称腱袖(肌腱袖)或旋转袖,由肩胛下肌、冈上肌、 冈下肌及小圆肌等肌腱组成。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 分外侧颈部,是覆盖肩关节前上后方的袖状组织。肩袖的 功能除使肱骨旋内、旋外、外展之外,又起韧带作用,将 肱骨头与肩胛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悬吊肱骨、稳定 肱骨头和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的作用
正常肩上升同时伴一系列精确地协调运动,称肩肱节律。肩胛骨、肱骨均参与整个运动。除 外展的早期个体差异外,在外展至30°后,以2:1的比率外展,即在30°-170°外展中,每15°的 外展,10°发生在盂肱关节,5°发生在肩胸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