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本主义生产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生产资本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在生产和资本积累当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新变化。知识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资本主义生产
1. 资本转化为资本
1.1. 资本总公式极与矛盾
1.1.1. 资本的概念: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1.2. 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相矛盾 解决矛盾的条件: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1.1.3. 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x这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着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1.4.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
创造本身的价值 创造出比它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 剩余价值的生产
I.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I.I. 单个资本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 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生产使用价值的增值过程
II.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II.I. 区分标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增值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
II.II.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II.III.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改变-及发生了价值增值
III. 剩余价值率
III.I. 定义: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III.II. 表现了:
1、资本价值增值程度 2、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III.III. 商品的新价值
1、必要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2、剩余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3.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A. 绝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在必要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在工作日劳动时间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生育劳动时间来产生剩余价值
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
D.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 表面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E.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4. 资本主义工资
4.1. 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4.2. 基本形式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4.3. 资本主义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
1、名义工资一般呈增加趋势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工资则有时降低有时提高
4.4. 工资的国民差异
1、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性差异 2、劳资力量对比的国际性差异 3、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5.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5.1.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揭示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规律):按照原有的生产规模不断重读进行的再生产(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全部资本 2、扩大再生产:按照扩大的生产规模不断更新的再生 3、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
5.2.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5.3.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 2、扩大剥削的重要手段
5.4.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c:v):有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2、相对过剩人口(a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b资本积累的杠杆) 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相对过剩的人口 3、单个资本规模增大的两个途径a资本积聚-依据自身剩余价值的变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b资本集中-几个资本结合成为一个较大的资本 4、资本积累导致的两极分化a财富作为资本在资本家手里的积累 b创造这些财富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
对劳动力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减少
6. 当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新变化
6.1.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6.2. 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演变
6.3. 劳资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