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法第1章总论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法总论的思维导图。包含本质和特征: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体现;子主题:不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不是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编辑于2022-05-13 12:06:16经济法第1章 总论
法律基础
本质和特征
本质
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体现
子主题
不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
不是每个人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物质基础决定
一定程度上照顾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体现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特征
国家意志性
制定、认可
强制性
强制力
规范性
概括性、利益导向性
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可预测、普遍适用
法律关系
概念: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含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
主体
自然人
权利能力
一般权利;特殊权利
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无
8岁以下;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限制
8-18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
完全
16岁及以上自食其力、18岁以上;能辨认自己行为
刑事行为能力
≧16,负刑事责任;14≧16犯8种罪,负刑事责任;
14≧18犯8种罪,应从轻;75≧故意犯罪可从轻、过失犯罪应从轻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毒、投毒、放火、爆炸
组织
法人组织
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
随法人资格的取得而获得,消失而消灭
非法人组织
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
国家
客体
物
自然物、人造物、货币及有价证券;有体物、无体物
人身、人格
注意:人的整体只能是法律的主体;脱离人体的人的部分,可视为法律上的“物”
精神产品
智力成果
行为
注意:非一切行为
内容
权利
作出、不做出
义务
积极义务、消极义务
法律事实
概念:是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人意志转移
绝对(自然灾害)、相对(社会事件)
法律行为以人意志转移
合法与违法、表现形式、意思表示、几方表意、特定形式、主体参与
法的表现形式
法
宪法
全国人大制定,最高效力
法律
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其他法
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xx条例
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省,省会,特区,设区的市)——xx地方xx条例
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
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其他:自治区条约、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
适用法的效力形式
7条
分类
形式、程序、内容、效力、对象、目的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途径选择
平等主体
仲裁
有仲裁协议
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出法院的管辖
民事诉讼
①没有仲裁协议;②协议无效;③当事人(双方)放弃仲裁
非平等主体
行政复议
根据纠纷的性质
选择复议——或
必经复议——先、后
只能复议——唯一
行政诉讼
经济仲裁
适用
平等主体——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子主题
可以裁,但不适用《仲裁法》
劳动争议;农村承包合同纠纷(“特别法”优先)
不能仲裁
涉及人身关系,如: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原则
自愿、公平合理、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机构
委员会(民间组织,无强制管辖权,无隶属关系,裁决具法律效力)
协议
书面,纠纷前或后达成都可以;内容(仲裁、仲裁事项、仲裁委员会);独立存在
效力
①独立存在不受合同影响;②对协议效力有争议的,请法院裁定的,法院裁定;③有协议但一方起诉,另一方无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
裁决
仲裁庭(1人,3人),回避制,开庭但不公开,履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
适用
平等主体——民事、商事、劳动争议、非讼案件(特别、督促、公示催告)
涉及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只能民事诉讼
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制
四级法院(最高、高级、中级、基层)
非讼、简易、小额可例外,一审终审
合议制
由3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
回避制
审判相关人,除证人
公开审判制
过程和结果公开:无论过程是否公开,结果一律公开;
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的,可依法不公开审;涉及离婚、商业机密的,可申请不公开
诉讼管辖
级别管辖
大多数,基层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
一般管辖
原告就被告,即被告住所地
特殊管辖
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
合同履行地;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票据支付地;公司住所地;运输始发地、目的地;侵权行为地、实施地、结果发生地;事故发生地、最先到达地、降落地
专属管辖
强制必须:不动产;港口;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
协议管辖
书面协议选择: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
共同管辖
立案在先
诉讼时效
普通时效
3年,起算点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
最长时效
20年,起算点为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注意:诉讼时效届满的,丧失胜诉权,而非实体权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当事人双方约定无效
中止
客观原因导致暂停
最后6个月遇不可抗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再加6个月,诉讼时效届满
中断
主观原因导致清零
权利人提出履行;义务人同意履行;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重新计算
不适用
请求停止损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动产物权,权利人要求返还财产
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
依法不适用的其他请求权
调解
一般
行政案件一般不调解,离婚案件应当调解
例外
非讼,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等,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调解的,不得调解
行政类,赔偿、补偿,机关可自由裁量的可调解
生效
双方签收调解书后
判决和执行
判决
一审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生效;二审,终审判决
执行
判决/裁定
对方当事人申请或审判员移送
第一审法院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同级法院
调解书/其他
对方当事人申请
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同级法院
行政复议
范围
不平等主体之间,具体行政行为
排除事项:抽象、行政处分、调解
申请
知道后60日内,书面+口头,不收费,举证责任被申请人承担,参加人(3方),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停止
复议机关
一个爹
海关、金融、税务、外汇管理、国安,→上级管理
两个爹
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
没爹
省级政府、国务院部门、如国税局→原级
复议决定
书面审查,60日+30日,决定种类(维持、推翻、一定期限内履行),送达生效
行政诉讼
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
范围
子主题
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11种,重在补偿、赔偿,不强调处罚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
人身自由
行政拘留
行为
责令停产停业;暂停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财产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声誉
警告
行政处分
6类,适用国家工作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主刑
管制
323: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3年
拘役
161: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1年,
有期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总刑期不满35年,最高不超过20年,总刑期35年以上,最高不超过25年。
无期
剥夺终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
死刑
罪大恶极,非此类可缓2年执行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注意:主刑+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规范
只能选择一种,或裁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