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章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殊恐惧障碍。
这是一个关于第九章 双向及相关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病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程与预后、治疗等。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二章 分离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分离障碍的共同特点、临床特点、治疗等。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概念:由于强烈而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分类、共同点、急性应激反应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十章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慢性长期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而难以仍受而感到痛苦。患者常常因自主神经症状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经历不必要的检查。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神经生物学因素
GABA下降 五羟色胺下降 去甲肾增加 与焦虑的产生相关
心理相关因素
临床表现
精神性焦虑
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时间经常担心。
自由浮动性焦虑:不能明确焦虑的对象或内容,但一直提心吊胆
预期焦虑:担心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躯体性焦虑
表现为运动性不安和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阻塞感、以及消化道症状
其他症状
常与抑郁共病
诊断与鉴别
诊断要点:必须在六个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
过度的焦虑
运动性紧张
自主神经活动亢奋
鉴别
躯体相关疾病焦虑
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和焦虑症状
精神障碍相关焦虑
与抑郁障碍相重叠时,首先考虑抑郁障碍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就不再考虑广泛性焦虑的诊断
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为主
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PD)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伴濒死感和失控感,患者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生化因素假说
CO2超敏学说
社会心理因素
惊恐发作
患者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觉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此时患者伴有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患者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常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出汗,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疼、头昏、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部分患者可有人格或现实解体。
惊恐发作通常起病急骤,终止迅速,通常持续20·30分钟,很少超过一个小时,但不久可突然再发。发作期间意识始终清晰
预期焦虑
患者在发作后的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在发或担心发作的后果。
回避行为
60%的患者队再次发作有持续性的焦虑和关注,害怕发作产生不利后果。出现与发作行为相关的改变。
30%的患者在数年内缓解较好不会再发,25%患者表现为间续病程,45%的患者缓解较差。
鉴别与诊断
诊断要点
患者以惊恐发作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
在至少一次的惊恐发作后一个月内存在
持续担心再次发作
担心发作后的后果和可能的不良影响
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
排除其他临床问题,如物质使用和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
鉴别诊断
心血管疾病
对于胸闷、胸痛、呼吸不畅、恐惧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以排除心血管事件
其他躯体疾病
药物使用或滥用
其他精神障碍
BZDs药物为首选,治疗惊恐发作起效快,可选用劳拉帕西、阿普唑仑。帕罗西汀治疗惊恐
SSRIs和SNRIs治疗惊恐障碍有效特别是惊恐障碍和抑郁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或物质滥用共病时,由于是其作用的广谱性而是更合适的选择。而且起效较快,无依赖和滥用倾向
认知行为治疗
场所恐惧障碍
场所恐惧障碍就一种焦虑恐惧障碍,所恐惧的对象是特定的场所或处境,如在出现惊恐发作或其他尴尬情况下难以逃离或不能得到帮助场所,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惧发作往往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患=患者虽然知道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然回避所害怕的场所或处境,即个体的的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功能受限。
主要表现为患者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患者在这些自认为难以逃离、无法获得帮助的环境中恐惧不安。
这些环境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在拥挤的人群排队,剧院、商场、车站、电梯等公共场所,在广场、山谷等空旷的地方
诊断
ICD-11将场所恐惧的“场所”定义为“多种难以逃离或难以获得帮助的情景”。
有场所恐惧的个体对一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景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处于开放空间;处于密闭空间;战队或在人群中;独自离家外出)无论是否存在惊恐障碍都可以诊断为场所恐惧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恐惧障碍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恐惧障碍的焦虑有特定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真爱的焦虑常没有明确对象,常持续存在。
社交焦虑障碍
又称社交恐惧症,适宜在社交场合持续恐惧或紧张,回避社交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社交恐惧障碍
临床表现:核心表现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丢人或尴尬的表现,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患者会更加拘束、紧张不安,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出现社交焦虑的场合多为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在他人的注视下签署重要文件、遇到异性、学校环境等。
特殊恐惧障碍
特殊恐惧障碍是一种焦虑恐惧障碍,患者的恐惧或回避对象局限于特定的物体、场景或活动。 害怕的对象多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如高处、雷鸣、黑暗),动物(昆虫),注射,处境(飞行,电梯、密闭空间),害怕感染,某种疾病(HIV)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