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双向及相关障碍
这是一个关于第九章 双向及相关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病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程与预后、治疗等。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二章 分离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分离障碍的共同特点、临床特点、治疗等。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概念:由于强烈而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分类、共同点、急性应激反应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九章 双向及相关障碍
双相障碍即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在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病因
遗传与环境因素
神经生化因素
五羟色胺降低导致抑郁症发作 升高导致躁狂发作
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
情绪低下,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
精神运动性改变
焦虑:表现为莫明其妙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甚至恐惧。
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迟滞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了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状态。激越患者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没有条理,大脑持续紧张,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生物学症状
睡眠障碍:早醒
食欲下降
精力缺失
其他躯体不适
隐匿性抑郁障碍,以躯体症状为主诉
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
临床表现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三高”症状,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发作应至少持续一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可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不良后果。躁狂可一生只发生一次,也可反复发作。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转换话题快,意志飘忽
活动增多、意志行为增强
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
睡眠需求减少
性欲增加,食欲增加
混合发作
其他症状
临床分型
双相障碍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称为双相障碍。双相障碍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优势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
发作期间完全缓解
最典型的事抑郁躁狂交替发作
分型
双相1型(BP-1):只有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又有重性抑郁发作,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情感障碍。
双相2型(BP-2):有明显的抑郁发作,同时又有一次或多次轻躁狂发作,但无躁狂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心境高涨与心境低落反复出现,但程度都较轻
病程与预后
双相障碍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般呈发作性病程,好发于春末夏初。
自然病程平均为3个月左右
治疗
不论双相障碍为何种临床类型,都必须以心境稳定剂为主要治疗药物
双向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躁狂发作首选,治疗浓度,急性0.6-1.2mmol/L,维持浓度0.4-0.8mmol/l),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抗癫痫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
氯氮平和碳酸锂合并治疗可用于难治性躁狂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
心境稳定剂首选:碳酸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