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马原主观题全整理
请注意本导图制作时间为【2021】年(但马哲学本身较为稳定,除非大纲变动,不会发生较大改变)。请注意本导图只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有内容】,政经和科社只有大纲。本导图的参考资料包括徐涛老师和肖秀荣老师,但整体结构源自徐涛。
编辑于2022-05-17 10:02:29马原
总论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
内涵和构成
内涵
创立者角度:为马、恩所创立并为后世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内容角度: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目的角度: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立场角度: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作用角度: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构成:用【马哲的方法】研究【政经的内容】,得出【科社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
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归宿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立场: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观点: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引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作方法,包括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群众路线的方法etc
来源(产生条件)
社会根源:经济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和生产方式的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基础,从自发到自觉的斗争
思想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马哲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经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科社
其他的选择题考点
自然科学前提:19C的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1st无产阶级组织:正义者同盟
1st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一些书籍
马克思的
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此第一次公开问世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资本论⭐: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哲学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晚年所著,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件
法兰西内战:科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恩格斯的
反社林论⭐: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之一,论述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
自然证法:尚未完成,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体现了马哲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恩合著的
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一个党纲,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重要标志
神圣家族⭐:马恩第一部合著,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
列宁的
论欧洲联邦口号:指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资本主义在各国由于各国的生产不平衡发展也不平衡,由此得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将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取得胜利,其他国家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结论
鲜明特征(5)
科学性:独有特征,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独有特征,首要和基本观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鲜明品格,人民性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要求一切奋斗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的
发展开放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的贡献
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创立了唯物史观
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不能说创立
在理论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创立了唯物史观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
首要、根本: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具体实物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世界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原子、粒子,承认物质,否认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本原是人的意识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本原是独立于“我”之外的客观精神
二元论: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本原,都具有第一性,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意识不能或者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哲学的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注意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方法)
辩证唯物论
物质观
物质的内涵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不运动的物质——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两种状态。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割,证明了时空的客观性。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识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
物质决定意识
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意识的起源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因此意识为【人独有】。
是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①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对意识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②劳动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意识的本质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单选选此],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注意是人脑,不是大脑。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方法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注意选项中的表述:客观规律可以被认识,但不能被改造!客观世界可以被改造!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②实践是基本途径
③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在社会历史领域,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决定了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能否认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坚持和发展中特色道路,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①发展道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脱离国情,体现社会历史趋向;②发展道路不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脱离本国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主体选择。
实践证明中特色道路是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主体选择。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观
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①可用于批判二元论。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世界统一的物质是基础。
①+②可用于批判唯心主义,但不能批判旧唯物主义。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的统一性。
①+②+③可用于批判旧唯物主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两个表现
意识统一于物质
从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看。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
方法论
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
两大总特征
联系观
世界观
联系的概念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要求人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唯物论。
普遍性
①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通过中介实现。
多样性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具有客观性,区别是是否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
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有支持或抑制的作用。
要求人们在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和创造条件。
方法论
要求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层次、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把握事物,力求获得问题的最优解。
发展观
世界观
发展的概念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
注意选项的表述:发展是运动,运动不一定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新事物?
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伟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
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在与环境的关系: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在与旧事物的关系:从旧事物中产生,否定了消极过时内容,吸收了积极合理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容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不能比拟的优越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方面: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
发展具有过程性。
一切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
任何事物都要从其暂时性理解。
现存事物都是应该灭亡的。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方法论
要求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变化、发展的过程,着眼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这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
五对范畴
内容与形式
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世界观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
要求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形式,适时抛弃与内容不适应的形式。
本质与现象
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世界观
对立统一关系
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
本质相对稳定;现象多变易逝。
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本质决定现象。
现象表现本质。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区分假象和错觉。假象是客观范畴,也是现象,但歪曲表现本质。错觉是主观范畴,不必然由假象引起。
注意真象也是现象,因此也表现在外部。本质才隐藏于事物内部。
方法论
要求正确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原因与结果
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堆范畴。
世界观
对立统一关系
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
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
原因与结果存在先后之分,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
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
方法论
要求辩证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不利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运行,达到所需要结果。
必然与偶然
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确定趋势和非确定趋势】的一对范畴。
世界观
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与偶然相互区别。
产生和形成原因不同: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表现形式不同:同类事物普遍发展趋势;个别表现。
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地位,决定发展方向;从属地位,促进或延缓发展过程。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然寓于偶然之中,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受必然的支配,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方法论
要求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不能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现实与可能
揭示【事物现存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的一对范畴。
世界观
对立统一关系。
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
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
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有——可能性
没有——不可能性
在现实中依据是否充分
充分——现实的可能性
不充分——抽象的可能性
可能性有好坏之分,但没有真实与虚假之分。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就会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
要求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原因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概念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统一性,二者是矛盾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关系:对立统一。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因此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为对立面的转化、事务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者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这说明事物内部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方法论
要求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同一,逆向思维;同时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求同存异,但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具有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其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由此得出↓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在每一对矛盾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既要全面(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选择题】
方法论
普遍性要求正视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原理方法论的统称)
要求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同一,逆向思维;同时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求同存异,但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普遍性要求正视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质变规律
世界观
概念
质: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关系:对立统一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交替循环,形成事物量变质变的规律性。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近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
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同时要注意到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具有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原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
世界观
辩证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外在理论对事物否定和消灭——形而上学的观点。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肯定全部或否定全部——形而上学的观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只见回归,不见发展——循环论
只见发展,不见回归——直线论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方法论
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地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采取外部必然的形式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采取观念、逻辑的形式
二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四种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和逻辑。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基本类型
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①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②实践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③实践能够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自觉能动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从实践活动的开始实践结果就作为目的存在于人脑观念之中。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历史性。实践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实践客体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关系
最根本的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实践中介
物质性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虚拟实践
新的实践形式,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是基本类型。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观点:认识论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手段和条件。
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能动反映的创造性】
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反映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从(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世界观
概念
感性认识,使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认知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相互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坚持了辩证法。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坚持了唯物论(感性认识来自实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对认识具有指导、解释和预见等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要求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方法论
要求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充分、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片面强调理性认识——唯理论——教条主义
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经验论——经验主义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条件
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世界观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不确定考研政治是否包含。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是,客观上,事物暴露有个过程;主观上,主题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激进主义(左倾)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倾)
方法论
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特点
概念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一种认识。
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特点
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针对内容)。
绝对性
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①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否认不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真理绝对性。
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①从客观事物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有待扩展。
②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有待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世界观
相互依存。
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对客观世界机器事物的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任何真理与谬误都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者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方法论
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接近绝对性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
世界观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二者存在原则界限。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
表明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可能转化为谬误,而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谬误的过程中获得真理。
方法论
要求我们具体的、历史的看待真理。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世界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确定性:①唯一标准;②被实践检验的真理不可推翻;③即使当前不能被检验,最终仍可被实践检验。
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不确定性:①一定时期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局限,不能充分检验真理;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③已被检验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逻辑证明可以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但最终要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
方法论
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既要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要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世界观
价值及其基本特性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一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主体的需要+客体的特性】
价值的特点
主体性
不是主观性。
客观性
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多维性
社会历史性
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又称价值判断,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其大小所作的评价或判断。
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受主体意志的影响。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正确的价值评价要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一致。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真理尺度:实践中遵循客观规律。
价值尺度:人在实践中按照自己的需要认识和改造世界。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方法论
要求在实践中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实践朝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者的统一基础是实践。
也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既规律。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认识必然,争取自由。
自由是有条件的。
①认识条件:认识规律
②实践条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唯心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看到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只看到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群众史观
马克思创立。
再次强调,只能说是马克思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机器条件的主管反应。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存在不完全同步性和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以及历史的继承。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双向),通过实践实现。
方法论
要求我们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实际出发;②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树立先进、革命、科学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世界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的结构,见社会存在的概念。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内容,见社会存在的概念。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而不看它先进不先进。
方法论
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世界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国家的实质:阶级统治工具
骨骼系统是经济基础,血肉基础是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方法论
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在当代中国,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巩固经济基础的要求。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为基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最终决定力量。
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发展其根本的推动作用。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相关的考点进行对比记忆
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体现,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社会革命。
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转移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但不否认改良作为补充手段的作用,但反对改良主义。
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同时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双刃剑作用。
历史创造者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社会关系中,是具体的、变化的、发展的。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
是历史范畴。
从质上,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世界观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起首要、决定性影响。
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普通个人:历史参与者
历史人物
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正或反)
杰出人物:正面推动作用
其出现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内容)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劳动价值论
价值
使用价值/价值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价值的决定-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价值的表现-货币的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剩余价值论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生产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m’=m/v
绝对/相对/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本质/源泉/后果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c/v
技术/价值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循环/周转/再生产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生产集中/资本集中
垄断与竞争
金融资本/金融寡头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表现/动因/影响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归宿)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的探索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长期性/多样性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答题技巧
贝多芬。
选择题
注意用词
用语过于绝对的,不是教材原话谨慎选,一般来说都是错的。
特别注意题目和选项的关键词
题目是否划定知识点范围。比如题目明确说明从唯物论的角度看,那么即使选项中有从辩证法的角度并且正确,也不能选。
选项中的关键词是否有误,即帽子题。如人脑说成大脑,认识利用规律改造世界说成改造规律。
有相互矛盾的选项,可以比照排除。
一定要划出题目和选项的关键词。
论述题
马哲大题首先看题目有否要求使用某具体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准确定位知识点】
材料分析题,用哲学原理分析材料,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里找到根据,读材料时划线,论述的知识点对应材料,即【不仅要答原理,还要答材料里的正确做法如何体现原理,错误做法如何纠正】。
原理分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针对同时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题
只答怎么办的题,先答怎么办(方法论),再简单说这样做的原因(世界观)。
要答世界观的题,一定要答方法论。
论述要有逻辑。遵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从世界观论述到方法论(原理是什么,这样的原理要求我们怎么做)。论述具体的做法时,应该要么从宏观到微观,要么从微观到宏观,看情况选择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