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楷书四大家》
这是一张关于《楷书四大家》,本导图图文并茂,化繁为简,突出考点,凝练庄重。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本系列在整理当白话文遇见古诗系列,以白话与古文相对应的形式为主,从两个维度展示相应的优美词句,既能让读者从白话与古文中领略不同语言风格的美与韵味,让读者徜徉在文学的天堂中;又能结合思辨角度更好地理解每一句古今皆宜的优美词句。同时,作者还尽力找出每句古语的作者和出处,这一点比书本内容又升华了。
按照惯例,每年年底都会召开两个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在公基常识中还是有比较大的概率成为考点,同时也是主观题材料的方向。随着两会的召开,这些内容和两会中的具体政策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印证。此思维导图旨在综合了公考中的各种考点,比如客观题和面试主观题都有所涉及,是备考的很好指引和帮助!
这是一张关于《河南特岗时政复习秘籍》,资料、数据和分析基于历年真题而来,是不是干货,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笔者曾经上岸过兰考的特岗教师。希望此思维导图能帮助时政领域迷茫的小伙伴!有了此”术“,后续根据此思维导图整理“道”!祝大家特岗考试顺利,感谢关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真题】
33.( ) 是欧阳询晚年的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A.《皇甫诞碑》
B.《化度寺碑》
C.《麻姑仙坛记》
D.《九成宫醴泉铭》
【简介】14岁遭灭族,76岁被封神生逢乱世,样貌奇丑,几度被俘,背负骂名……可欧阳询自始至终都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样貌与身世,不过是暂居人世间的躯壳。只有实力和作品,才能打破虚妄,流芳千古!
欧阳询(约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贞观初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是一部书法碑帖,它记载了李世民在离九成宫组织讨论如何进行治理国家,让人民相信政府,并制定了“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的政治策略,九成宫的建设也反映了贞观年间的建筑方针和设计理念。
颜真卿
真题
20.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还催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书法家,诸如“二王”、“颜筋柳骨”、“颠张醉素”等,以下作品中属于“颜筋”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
A .祭侄稿 B.多宝塔碑 C.玄秘塔碑 D.颜勤礼碑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书法碑刻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裴将军诗》、《争座位帖》等。墨迹作品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自书告身》帖等。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祭侄文稿》,素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在祭文中,颜真卿追叙了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坚决抵抗,双双殉国的史实,热情讴歌了他们“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热忱,是一篇书法、情操均绝佳的传世名文。《祭侄文稿》不仅仅是一篇书法珍品,艺术瑰宝,它蕴含的坚贞不屈、取义成仁的爱国情操,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民族之魂。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文学
柳公权工诗,有出口成章之才,唐文宗称其“子建七步,尔乃三步焉”。《全唐诗》有其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全唐文》《唐文拾遗》亦有收录其作品
书法
赵孟頫
86.“楷书四大家”中,哪个不属于唐代?(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赵孟頫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1]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 )、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大都,受元世祖赏识,授兵部郎中。此后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加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