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粉笔笔记-判断推理
根据粉笔网课进行整理的思维导图,会有些混乱。内容包括: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分享给大家。
编辑于2022-05-18 09:55:14判断推理
1. 图形推理
总体分类
一组题:从左到右依次看即可
两组图:在第一组图中找规律,在第二组图中应用规律并选出答案
九宫格:在第一行(列)中找规律,在第二行(列)中验证,在第三行(列)中应用规律并选出答案
分组分类:给出很多不一样的图形,按照相同点三个三个分为一组
空间重构:折纸
特殊空间类:截面图、立体拼合、三视图
一. 位置关系
平移
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线)绕圈:(顺时针、逆时针)
步数:恒定、递增(等差)
特殊题型:宫格形黑块平移
旋转
方向:顺、逆时针
角度
翻转
左右翻转:关于竖轴对称上下翻转:关于横轴对称
总结
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
多个元素分开看、对比选项找差异
二. 样式规律
样式遍历
图形特点:相同元素重复出现
技巧:缺啥补啥
加减同异
图形特点:相同线条重复出现
相加、相减
求同(保留相同)
求异(保留不同)
技巧:对比选项找差异
“黑白”运算
特征:图形轮廓部分区域相同,黑块数量不同
方法:相同位置运算
注意
1. 运算规则具体题目具体找
2. 黑+白 不一定等于 白+黑,要具体题目具体验证
3. 小技巧:小块同色面积可以看成一大块,它的变化规律一定相同,在选项中找大块变色一致的也可以选出答案(仅有些题适用)
区别
黑块数量相同:优先平移
黑块数量不同:优先黑白运算
总结
样式类型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似
加减同异
技巧:对比选项找差异
热点考法:结合位置复合考
黑白运算
技巧:结合选项找差异、大块面积一起看
注意:运算规则具体题目具体找、运算顺序
三. 属性规律
对称性
1. “等腰”元素:优先轴对称
图形由两个具有“等腰”元素的图组成➡️拆开看➡️分别画出对称轴➡️看对称轴间的关系
2. 平行四边形,S、N、Z变形图,相同图形反着放:优先中心对称
3. 有相互垂直的两条对称轴:轴对称+中心对称
考法
1. 区别对称类型:对称轴/中心对称/轴+中心对称
2. 对称轴的数量和方向
3. 对称轴与图形线、面、点的关系
4. 2-3个面挨在一起,分开看对称轴关系
曲直性
全曲线
全直线
曲+直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无对称性考虑曲直开闭
常见考法:三种情况遍历出现,与其他考点结合命题
开放性
全封闭
全开放
半封闭
特征图:完整的图形留了小开口,可以考虑开闭性
特殊规律
图形间关系
图形特征:每幅图都出现多个图形连在一起
1. 相离(一幅图中的多个图形是分开的,没有公共部分)
2. 相交
相交于点
相交于边(2-多个面连在一起,优点分开看对称,再看公共边)
1. 看数量:有几条边相交
2. 看样式:长/短,整体/部分,曲/直
相交于面
1. 相交面的形状,属性(对称、曲直)
2. 相交面与图形的关系
功能元素
图形特征:题干每幅图都出现小黑点,小白点,箭头等元素
标记位置(挨谁近标记谁)
1. 点(直直交点/曲曲交点/曲直交点)
2. 线(直线/曲线,最长线/最短线)
3. 角(直角/锐角/钝角,最大角/最小角)
4. 面(重合面/单独面,最大面/最小面,形状,属性)
总结
属性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不同、不相似
识别题型➡️画出对称轴➡️考虑细化考法(数量,方向,与线的关系)
四. 数量规律
图形特征
1. 元素组成不同,且属性没规律
2. 数量特征图明显
面
什么时候数面?
1. 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
2. 生活的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细化考法
1. 所有面的形状(三角形、四边形)
2. 相同面的数量(“双胞胎”、“多胞胎”)
3. 最大/最小面的形状、属性、与外框的关系
注意
元素组成不相同,优先属性,属性无规律,封闭面明显,优先数面。先数所有面(重点关注三角形、四边形);若无规律,再数相同面;若无规律,再看最大/最小面。
线
数直线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
数曲线特征图: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单一曲线、圆)
特殊考法:笔画数
常见笔画数的特征图及其变形:(五角星、切圆交圆、“田”、“日”字变形、出头端点)
怎样判定一笔画?
1. 线条之间连通
2. 奇点数量为0或2(奇点:一个引发出奇数条线的点,端点也是奇点)
图形最少笔画数=奇点数/2
点
什么时候数点?
1. 线条交叉明显——先笔画再交点
2. 乱糟糟一团线
3. 切点较多
细化考法
切点(优先看)
曲直交点(出现数点特殊图,但整体数点无规律,且存在曲直相交)
素
特征图:多个独立小图形
考法
1. 素的个数变化
2. 素的种类变化
颜色不同,一般为两种
大小不同,一般为一种
3. 江苏特色—元素换算
题干与选项只有2种小元素,个数和种类无规律
4. 部分数(黑色线条连在一起叫做一部分)
生活化图形、黑色粗线条图形
角
考法
1. 所有角数量
2. 只数直角数/钝角数
直角特征图:十字交叉图、T字形、直角三角形、明显改造图形
锐角特征图:折线、扇形、改造图
总结
面
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生活化、粗线条图形
点
线条交叉明显(一般有笔画特征)
线
直线:多边形、单一直线
曲线:全曲线图、单一曲线;圆、弧
笔画数:五角星、圆相切/相交、“日”“田”及其变形、多端点
角
折线、扇形;T字、直角三角形;改造图
素
小元素:多个独立小图形
部分数:生活化、粗线条图形
五. 空间重构
解题思路:所有的方法都是用来排除错误选项的
四面体
解题方法:公共边、画边法
识别公共边
1. 构成一条直线的两条边是同一条边
2. 平行四边形两个短边是同一条边
六面体
相对面
1. 同行或同列相隔一个面
2. “Z”字形两端,且紧靠着“Z”字形中间那条线
相邻面
公共边
1. 平面图中构成直角的两条边是同一条边
2. 4个面连成一列/行,两头的两条边是同一条边
公共点
相邻三个面的公共点是唯一的
画边法
1. 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作为起点
2.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描边标号(描同一个面)
3. 选项与题干对应面不一致——排除
六. 平面拼合
拼合原则: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不旋转、不翻转
解题方法
秒杀技巧
找特殊线条(竖线、横线、斜线)
平行等长消去法
1. 确定一个基准图形(相对面积较大的图形)
2. 找出平行且等长的边进行拼合之后线条抵消
俄罗斯方块:格子最多的代入选项,贴边放
七. 实体信息(江苏特色)
解题思路:相邻比较,找相同
1. 人(数量、年龄大小、性别、行为……)
2. 动物(朝向、种类……)
3. 物品(形状、特征……)
区别实物信息和部分数
同一类比较生活化的图形——优先实体信息
不同类比较生活化的图形——优先部分数
2. 类比推理
总体概述
题目要求: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常见题型
1. 两词型:A:B
2. 三词型:A:B:B
3. 填空型:A对于( )相当于( )对于B
一. 语义关系
考点一 近义关系、反义关系
解题技巧
1. 常见易错成语要积累
2. 优先看简单的、熟悉的
3. 不熟悉通过“字面意思”猜
4. 遇到困难,只看一个词想它的近义或反义
如果一级关系,即看意思(近反义关系),选不出唯一答案时,需进行二级辨析
常见二级辨析: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考点二 比喻义、象征义
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外的事物;或者词语本身的含义同时是另外一种事物的象征
二. 逻辑关系
全同关系
一个事物两个名字,A=B
并列关系
同样一类事物两者同一层级
1. 矛盾关系(没有第三种情况)
2. 反对关系(有第三种情况)
是否有第三种情况
二级辨析:若出现植物,优先考虑人工/自然
包容关系
两词一大一小
1. 种属关系
2. 组成关系
能单独用“是”造句子的是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两词有一部分交集,按不同标准划分同一类事物
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对应关系
1.原材料和工艺
区分标准:有无新物质生成
2. 功能
一般为名词+动词,可灵活运用快速排除
3. 属性
一般为名词+形容词
4. 时间顺序
一般为动词+动词
注:出现多个动词,优先考虑时间顺序
5. 因果关系
用“导致”
区别:因果一定有先后,时间先后,但不一定有结果。用导致造句,有结果就是因果,无结果就是时间顺序
三. 语法关系
技巧
1. 造句子:能不加字就不加字,能少加字就少加字
2. 加字尽量加一样的
注意区分动词和动宾
歌唱—动词
唱歌—动宾
四. 符号类比(江苏)
解题思维:找相同,看位置
解题步骤
1. 先看相同
2. 再看字母大小写
3. 最后看数字奇偶性
五. 拆词
1. 两个词语之间没有明显逻辑关系
2. 成语被拆分
a. 语义关系(正反义)
b. 并列关系(同一类型)
c.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d. 方式目的(为了,动词/动宾结构)
e. 偏正关系(一个词修饰一个词+并列)
f. 语法关系(既有偏正,又有动宾)
3. 相同单字反复出现(比较单字的意思是否相同)
3. 定义判断
整体介绍
题型:每道题先给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ABCD),要求根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解题思维
1. 看提问:属于/不属于,符合/不符合
2. 看题干:快速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3. 看选项:对比择优,接受不完美
一. 读得准
方法一. 关键词——主体、客体
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客体:行为、活动的作用对象
1. 主客体错误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含义!
2. 不是每一题都有主体和客体,但是出现了要重点看!
3. 范围越小,越明确的主/客体,越容易成为考点。
!!!主体的数量是关键
方法二. 句式引导词——引导的内容重点看
1. 方式:通过/利用……
2. 目的:以/以达到……
3. 原因:因为/由于……
4. 结果:导致/从而/使得……
5. 大前提:基于……/前提是……/在……之前(后)/在……过程中
方法三. 解释说明
常见解释说明关键词:即、包括、也就是说、以下情形……
二. 读得快
1. 长定义:优先看到概念所在的那句话
2. 多定义:问啥看啥,纠结时,再看另外一个定义
三. 小技巧
1. 同构选项:意思相近、结构相似的选项
解题思维:同构选项如果出现,直接排除
什么时候用?
1. 题干读不懂
2. 大都是不属于的提问
2. 拆词:定义词汇本身就是关键词
应用
1. 提前预判
2. 没时间,快速锁定定义核心关键词
3. 定义复杂或选项纠结
4. 逻辑判断
一. 翻译推理
图形特征
1. 题干和选项中均出现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2. 问法: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1. “前推后”
关键词圈出来,剩下内容,前半句➡️后半句
典型关联词:如果……就……
等价关联词:(前推后)
谁充分,谁在在箭头前
如果/就/都/一定
2. 逆否等价
A→B= ┐ B→ ┐ A
解题步骤
1. 对题干进行翻译,能串就串
2. 对选项进行推理,在题干中找到选项出现的两个词,⚠️注意无中生有
3. 看选项剪头前的词,对题干否前/肯后推不出必然结果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
3. “后推前”
典型关键词:只有……才……
等价关联词(后推前)
除非A否则不B:B→A
除非A否则B:┐ B→A
基础/前提/关键;必不可少/不可缺少;必要条件
谁必不可少,谁在箭头后
4. 且和或
1⃣️A且B:二者同时成立
等价关键词: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
2⃣️A或B:二者至少一个成立
等价关键词:或者、…或者…、至少一个
5. “或”的翻译
“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
6. 摩根定律
1⃣️ ┐(A ∧B)= ┐A ∨ ┐B
2⃣️ ┐ (A ∨ B)=┐A ∧ ┐B
“┐”进去,“且”“或”互变
7. 推理方式
复杂题干,可用“符号”梳理推理形式
二. 组合排列
题型特征
1. 两组及以上对象
2. 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 排除法、代入法
1. 排除法:读一句,排一句
快速找到谁不是谁,小概率直接找到谁是谁
比大小的题目,极值很重要
性别信息出现——常用排除法
2. 代入法: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1⃣️题干条件确定优先排除;题干条件不确定尝试代入
一对一错、两对、两错优先代入三句话中出现最多的词进行验证
2⃣️“补充/添加以下哪项可以推出”尝试代入
3⃣️设问中有“可能”、“不可能”,考虑代入
出现排除,先列表、再代入,优先代入有间隔的话
3. 推理法
1⃣️最大信息作为切入口
2⃣️无最大信息,可以假设
3⃣️题干为“3+2+1”题型时,先看3,再看1,再看2
二. 推理技巧
1. 最大信息
题干条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以此作为推理起点
2. 假设法
题干中没有明确推理起点,且代入复杂,考虑假设
三. 辅助工具
列表格:涉及排序或3组以上对象
列表之后,优先填入确定信息
四. 特殊题型——材料题
1. 与非材料题解题方法一致——一则材料、多种技巧
2. 通过材料直接推出来的结论可以直接应用于所有题目
技巧总结
1. 题干信息确定,选项充分,优先用排除法
2. 提问“可能;不可能”,优先考虑代入法,代入符合条件的选项,直接选
3. 提问为“一定推出”,优先从确定信息以及相关的条件入手,开始推
三. 削弱论证
1. 否定论点(力度最强&最常考)
只有论点、无论据/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
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
直接否/举例否
2. 拆桥
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考虑拆桥
3. 否定论据
题型特征
1⃣️题干存在论据并且在找不到否论点和拆桥的情况下,考虑否定论据
2⃣️题干中出现支持方、反对方观点相反的情况,经常否定论据来削弱
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近
4. 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
因果倒置:把论点中的因果关系顺序颠倒
他因削弱:在论点原因1的基础上,选项增加另一个同时存在的原因2,削弱的是原来原因的重要性或者唯一性
四. 加强论证
1. 补充论据
优先考虑补充论据
1⃣️只有论点
2⃣️论据与论点话题一致
(1)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
(2)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2. 搭桥(力度最强)
适用条件
1⃣️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2⃣️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
选项特征: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肯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3. 必要条件
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
加强力度: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
找论点与论据
一. 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
二. 典型提示词
论点提示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可知,据此认为
论据提示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理由是
论证常见形式:原因,例子(数据、事实、实验或调查内容等)
三. 首尾原则
易错项
无关项(主体/话题不一致),名人所说,不明确选项,人身攻击,类比选项,时态,应当/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