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朝(朝代细解)
唐朝(英语:Tang Dynasty,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此脑图就会为您介绍详细的唐朝兴衰史。
杜甫(712年2月12日 [1]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这幅导图就详细介绍了杜甫这一任务以及其考点,欢迎查看~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导图详细介绍了盛极一时的隋朝是如何快速走向衰亡的,主要内容有:隋朝的建立,开皇之治以及隋朝的灭亡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朝(朝代细解),唐朝版图↓
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
贞观之治
原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20多年,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使得朝中人才济济,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治国措施
政治上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以及决策程序
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唐律疏议》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的法典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女皇帝武则天
家境:父亲是木材商
做为:改唐国号为周,并且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措施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作用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开创者:唐玄宗 终结者: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效果:政治稳定,经济繁茂,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开元盛世的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盛唐气象
经济繁荣
农业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③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颜具规模
商业
①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品日益增多,交换频繁,水陆交通发达
②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比如都城长安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原因: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
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
体现
唐蕃和亲
典型:文成公主入藏
影响:唐番和亲促进了吐番经汗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看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为各族的“天可汗”
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比较开放,兼容并蓄
多彩的文学艺术
意义: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著名画家:间立本、吴道子等
书法名家:颜真卿;欧阳询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日本主动学习中国的一个事例)
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遣唐使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遣唐使学习的内容
制度上,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革新
教育上,设立大学,完善学制
建筑上,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城、唐招提寺文化上,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生活风俗上,唐朝的饮食、服饰、茶道等传入日本
最早与日本(倭奴国)交往的时期是在汉明帝时期
鉴真东渡(中国主动帮助日本的一个事例)
主要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装西行(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事例)
主要贡献
玄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地100多个国家的历史,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爆发原因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朝政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唐朝中央武装力量表败,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外重内轻)
外重内轻”:意为中央政府软弱而地方政府强硬 “内”一一中央政府 “外”一一地方势力
经过: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影响: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
唐朝后期,统治周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备受战乱之苦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灾荒连年
黄巢起义带来的影响:给唐朝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注意:并未使之灭亡)
唐朝的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TIPS:女性为什么在当时不能当权:话说这古时候有个成语,叫“轧鸡司晨,惟家之索”,读音为“pìn jī s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意思就是说如果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也就是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这个成语出自《尚书·牧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