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3DNA fuzhi
这是一篇关于2.3DNA fuzhi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和基本概念两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3.6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与RNA转录的思维导图,包括: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增强子以及功能、常见地转录抑制剂。
这是一篇关于3.5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与RNA转录的思维导图,包括: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原核生物RNA转录周期。
这是一篇关于3.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即产物特征比较的思维导图,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过程比较、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2.3 DNA 复制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定义: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秦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实验:1958年,Meselson 和 Stahl 用同位素标记法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证实了半保留复制的存在
意义:保证了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与DNA的遗传功能相符
基本概念
复制子和复制叉
复制子:一般把生物体内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
复制叉: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复制起始点呈叉子的形式,被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复制起始点
从复制起始点到终止点的区域称为一个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始点origin
从细菌、酵母、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鉴定出的复制起始点的共同特征是含有丰富的AT序列
细菌、病毒和线粒体的DNA分子都是作为单个复制子完成复制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可以同时在多个复制起点上进行双向复制
复制终止点
复制子中控制复制终止的位点称为复制终止点terminus
复制方向
单向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只有一个复制叉在移动,如质粒ColE1 DNA
双向复制:复制起始于一个位点,但向两侧分别形成复制叉,向相反方向移动。DNA的复制主要是从固定的起始点以双向等速复制方式进行的
相向复制:从两个起始点分别起始两条链的复制,这种模式虽然有两个复制叉的生长端,但在每个复制叉中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DNA,如线性DNA病毒(腺病毒)
复制速度
真核生物复制叉的移动速度为1000~3000bp/min,可多个复制子同步进行;
原核生物复制叉移动速度比真核生物快20~50倍,可达5000bp/min,且起始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
冈崎片段和半不连续复制
Okazaki fragment:是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生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的短DNA片段,能被连接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在一个复制叉上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DNA复制(都是各自沿5'→3'方向进行的),因此,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系列段片段再由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DNA链
先导链leading strand:连续合成的链;后随连lagging strand:不连续合成的那条链
DNA聚合酶的作用机制
DNA聚合酶的三个结构域
手掌域:含有催化位点的基本元件,有一个β折叠构成。还负责检查最新加入的核苷酸碱基配对的准确性
手指域:手指域的几个残基可与引入的dNTP结合,当正确的碱基配对形成时,手指域包围住dNTP,使引入的核苷酸和金属离子密切接触,催进催化反应。手指域还能和模板区结合,使模板产生弯曲,仅使催化位点上引物后的第一个模板碱基暴露,避免在下一个核苷酸添加时造成对模板碱基选择的混淆
拇指域:与最新合成的DNA相互作用,一是维持引物以及活性部位的正确位置;二是促进DNA聚合酶与其底物之间的紧密连接,有助于添加更多的dNTP
DNA聚合酶的延伸能力processivity
定义:是指每次聚合酶与模板-引物结合时所能添加的核苷酸的平均数
D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滑行的能力以及DNA聚合酶与完全包围DNA的“滑动夹”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利于提高DNA链的延伸能力
滑动DNA夹极大地增加了DNA聚合酶的延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