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热学部分
初中热学部分知识整理,包括:功和功率、机械能、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大气压强、物态变化分子。
高中热学部分思维导图,包括:内能、固体,液体,气体、液体表面张力、相对湿度气体实验规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初中热学
功和功率
功
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上移动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功率
定义:功与做功的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定义式:P=W/t
导出式:P=Fv
单位:瓦特,W
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定义式:机械效率=W有/W总
机械能
能量
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保持不变的的条件: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内能
概念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热传递(能量的转移)
做功(能量的转化)
比热容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J/(kg·*C)
热量计算公式:
水的比热容应用: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般把水用作冷却剂,传热介质;另外,水还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热机
定义:将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
热值
定义:我们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符号:用q表示
单位;j/kg或j/m
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mq或vq
大气压强
测量工具:气压计
最早证明大气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估测方法
原理;p=F/S
器材:注射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
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物态变化
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温度测量
摄氏温度的规定
以标准大气压强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以标准大气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0摄氏度与100摄氏度之间100等分,每一份为1摄氏度
融化与凝固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物质熔化时要吸热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物质凝固时要放热
晶体
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加热
熔化的规律:吸热时,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汽化与液化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方式
蒸发
特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蒸发时要吸热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沸腾
特点: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与外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沸点与液体表面的压力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时要放热。
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升华与凝华
升华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时要放热
水循环
太阳照射使地球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控制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条件后,下落形成雨或雪重新回到地面,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珍贵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的负10次方
分子动力理论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当中
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