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整理复习,把每一个单元细分,详细总结了每篇文章的作者,考点内容。帮助小伙伴快速复习知识点哦!
这是一个关于小作文的思维导图,包含通知失物招领,寻物启事,请假条,留言条,倡议书,演讲稿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春晓》思维导图
六年级上册 整理复习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作者:刘禹锡
江南春
作者: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只有一个地球
观点
说明文
议论文
*青山不老
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远不会老
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作者:梁衡
*三黑和土地
作者:苏金伞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意见不同怎么办
习作
学写倡议书
交流平台
古诗的理解方法
日积月累
第七单元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月光曲
写贝多芬
京剧去谈
马鞭
亮相
口语交际
聊聊书法
王羲之《兰亭集序》
柳公权《神策军碑》
习作
我的拿手好戏
第八单元
少年闰土
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
好的故事
作者:鲁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周晔
会忆记录
概括
1~3趣谈《水浒传》
4~13谈笑碰壁
14~16燃放焰火
17~25救助车夫
26~27关系女佣
有的人
作者:臧克家
有你,真好
阅读文章,要住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五单元
夏天里的成长
作者:梁容若
中心句夏天里的成长是迅速的
点明主题
盼
运用了详略得当
侧面描写写出了环境
内容概括
1~3盼着下雨——连续晴天
4~17盼出门——出不去
18~20不盼了——下雨了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表达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第四单元
桥
小说(微型小说)
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情况危机渲染
表现出人物形象沉着冷静的老汉
作者:谈歌
穷人
小说
作者:(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人物方式
直接
间接
*金色鱼钩
作者:杨旭
请支持我
笔尖流出的故事
这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小说, 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 形象,留意人物的语言,动 作,心理活动,我们还可以 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 象,小时候还会借环境描写 来突出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你认为某某某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人物形象题)
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唐代作者贺知章
第三单元
竹节人
作者:范锡林
写了作者的童年回忆
宇宙生命之谜
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故宫博物院
非连续性文本( 图文结合 )
命题什么什么让生活更美好
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
读文章时,与阅读墓地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词句段运用
仿写,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春日》宋代朱熹
第二单元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写于1935年
每行有七个字,是一个律诗
一律诗一般分为四联
分别有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写了长征即将结束
狼牙山五壮士
事情发展顺序
运用了点面结合
点
人物细节描写‘点’
选取‘’点‘’的典型
面
如何写好排场
写了这五位战士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作者:沈重
考点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如,接受任务→……
开国大典
选自《 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四册 》
1~4会场
5~10典礼
11~13阅兵
14~15游行
运用了点面结合
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点面结合)
*灯光
作者:王愿坚
*我的战友邱少云
作者:李元兴
写了邱少云舍己为人
口语交际
话题的范围可以是科学,读书,家乡新貌,健康饮食……
演讲
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导,以动作强调要点,加强表现力
多彩的活动(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关于点面结合的好处
点面结合大题的模板
关于点面结合的好处:从整体上写出……又关注通过细节写出……(特点)
词句段运用
注意加点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刚
未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第一单元
草原
作者:老舍 原名:舒庆春
1自然段:写了草原风光
2~4自然段:写了喜迎远客
第五自然段:写了主客联欢
哪一句直接写草原景色的? 哪一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 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丁香结
作者:宗璞
1~3丁香花 赏花
4~6丁香结 悟花
1.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结的? 2.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么的思考?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表达了自己 的思乡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行楼醉书
作者:苏轼
由晴到雨,在有雨 盗情这写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表达丰收的 喜悦之情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都写了月景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 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花之歌
作者:纪伯伦
喜欢花的自述, 用第一人称读起 来更亲切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变形计
园地
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 从所读的内容想法开去
体会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的好处
分号的用法
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