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编辑于2022-05-26 17:23:50第二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或者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钱和短期债权)
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货币性资产以外的
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预付账款(拿回的是资产)、合同资产负债
必须是以非换非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比性资产,但也可能涉及一小部分的货比性资产 通常情况下,交易双方对于某项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是一致的。企业应从自身的角度,根据交易的实质判断相关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应基于交易双方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投资方以一项固定资产出资取得对被投资方的权益性投资。投资方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换入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被投资方接受换入的实物资产,属于接受权益性投资(拿出的是股票,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若包含补价,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则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收到补价方: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5% 支付补价方: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25% 若补价占比大于25%则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收入准则
用补价除以各自付出的代价(拿出去的代价)去判断 比如甲的东西100万,乙的东西80万,乙付出20万现金,则甲应用20/100,乙20/(20+80)
补价是公允价值减之间的差额,不包括增值税
 判断时不加税额的补价
整个资产交换金额为交易双方的中最大公允价值那一方的金额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事项(本身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但不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适用收入准则而不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涉及的企业合并,适用企业合并的准则
涉及的金融资产,应该用金融工具的准则
涉及使用权资产或应收融资租赁款,应该用租赁准则
非货币性交换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适用权益性交易准则,如一方对另一方持股,或两方同时受同一方控制的,且该交换的实质是一方向另一方进行权益性投入
母子公司或子子公司股东之间的交易
甲以专利权换乙公司的联营企业的股份,不是权益性交易,因为甲没对乙持股且没以股东身份进行交易,所以这仍让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形资产换长期股权投资
持20%股权(有重大影响)是长期股权投资,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但持有5%是金融工具,不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对对方发股票不是非货币资产交换,因为企业股票不是企业资产
不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其他事项
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政府补助准则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分配给所有者,适用持有待售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向职工发放非货币性福利,适用职工薪酬
企业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确认
换入资产确认时点:换入资产满足资产定义并且满足资产确认条件
换出资产确认时点:换出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确认条件
若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确认时点不一致,则哪个先达到确认条件则先确认,另一个先确认为一项负债(换出资产)或一项资产(换入资产)
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同时满足
有商业实质
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金额、风险、时间分布上显著不同
不同类别的非货币性资产
使用换入资产获得的未来现金流现值和继续使用换出资产不同,且其差额相比两个资产的公允价值显著不同
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
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若两个资产的公允价值都可以获得,优先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 处理原则: 换出资产(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出资产(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作直的差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
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或换出资产不能可靠计量的,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差额处理的原则 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应当在终止确认时,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账面价值计量(不同时满足)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出和换入的公允都不能可靠计量
应该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为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因为是以换出资产的账价+税费作为入账价,以账面计价换出资产不确认损益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涉及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补价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第一步: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第一步: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涉及补价
补价是两个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和税额的差额的和
支付补价方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倒挤的换入资产的成本一定=它本身的公允价值
第一步: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第一步: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与补价无关)=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说明我的东西不值钱,计算对方东西时要+补价,才能体现换入资产的公允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说明我的东西不值钱,得用换来东西的公允-补价才能体现我东西的公允
收到补价方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换入资产成本(★★与补价无关)=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说明我的东西更值钱,得用换来东西的公允+补价才能体现我东西的公允
账面价值计量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涉及补价
补价不一定是两个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 倒挤的换入资产的成本不一定=原来的账面价值
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注意:账面价值,不确认处置损益】-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处理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步:确认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包含金融资产的,金融工具的以自身公允价值计量 ①非金融资产总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或一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一换入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②然后按非金融资产各自的公允价值分配,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可以用账面价值 ③如果涉及相关税费,以上述按比例分摊的分摊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 用各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步:确认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包含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按22号准则计量 非金融资产:应当以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相当于需要计算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换出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是否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并进行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 换出的多项非金融资产 ①换出的非金融资产总额=【(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一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或+收到补价的公价值)】一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②按比例分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可以按照各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相对比例计算) 换出的某项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当于) 上述按比例分摊的分摊额与各项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各项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
账面价值计量
第一步:确认换入资产的成本(不再区分: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 1.换入资产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或一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 2.按比例分摊:换入的某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资产总额x(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本来就没公允价值),也可以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合理的比例 3.以上述按比例的分摊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 第二步:确认换出资产终止确认的损益 对于同时换出的多项资产,各项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均不确认损益
不区分的原因是可能扣除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后会出现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