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醇酚醚
第八章醇酚醚知识整理,包括:醇的命名和化学性质、酚的结构和命名、化学性质、醚的结构与命名、化学性质、环醚。
这是一篇关于物化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热力学概念、热力学方法、热力学的方法特点、热力学第零定律等。
第五章对映异构知识整理,包括:含一个不对称碳的化合物、含两个及多个不对称碳的化合物、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其他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手性化合物。
第六章卤代烃,金属有机化合物知识整理,包括:卤代烃分类、命名、结构、化学性质、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历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八章 醇酚醚
醇
命名
普通命名法:烷基名称+醇
系统命名法: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编号由接近羟基的一端开始
化学性质
醇的酸性: HO-H +Na→ NaOH +H2反应剧烈 RO-H +Na-→NaOR + H2反应和缓
碱性:可以和质子酸反应形成质子醇,也可以和路易斯酸反应形成纯化物。 RCH₂ON + H₂0 →RCH₂OH + NaOH ROH +HCl →ROH₂ + CI
生成卤代烃
醇和氢卤酸反应: R-OH + HX→RX+H2O (可逆反应)
①氢卤酸的反应活性:HI>HBr>HCI(因为亲核能力为:I->Br-2CH) ②酸的反应活性:烯丙型醇>叔>仲>伯(原因:c+的稳定性:3°>2°>1°>CH3*)
醇和卢卡斯试剂的反应(鉴别反应) 卢卡斯试剂反应,用于鉴别伯、仲、叔醇
醇和氯化磷,氯化亚砜的作用 常用的卤化试剂:PCl5、PBr3、PI3(P+I2) 3ROH + PX3→3RX + P(OH)3R-OH + SOCl2→RCl+ SO2+HCl
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 CH3CH2CHOHCH3→(62% H2SO4 87℃)CH3CH=CHCH3
消除反应取向遵从查依采夫规则,当消除能生成过烯烃时,优先生成过烯烃且活性较大,以稳定的烯烃为主。
氧化和脱氢
选择性氧化 沙瑞特试剂(CrO3/吡啶)或PCC(CrO3/吡啶盐酸盐)、琼斯(Jones)试剂(CrO3溶于稀 H2SO4)、新配制的MnO2,可将伯醇、烯丙醇、苄醇氧化相应的醛,而不饱和键不受影响CH=CHCHOH→(新制MnО2) CH₂ = CHCH=О
多元醇的反应 断键加羟基 失水得产物
邻二醇与HIO4反应 断键加羟基 失水得产物
频哪醇重排--碳正离子C+历程 反应中烃基转移,碳架变化
酚
酚的结构和命名
酚羟基氢易于以质子的形式离去使得酚显酸性
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高使得易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化合物叫做酚
酚羟基的反应
酸性 pπ共轭使得氢氧键极易加强,易离解,解离后,pπ共轭是酚负离子的负电荷分散在整个共轭体系而稳定
苯环上所带基团影响着酚的酸性 吸电子基团使得酚的酸性增强 给电子基团使得酚的酸性减弱
与三氯亚铁的显色反应
大多数酚能与三氯化铁水溶液反应,生成蓝紫色的络离子,用此来鉴别酚
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也可以和三氯化铁水溶液显色
醚
结构与命名
含有碳氧碳键的化合物叫做醚
普通命名法:烃基加醚字 烃基不同时习惯上是先小后大,先芳后脂
系统命名法: 烷氧基+母体
醇的化学性质
醚键断裂
对1° SN2 优先在较小烃基一端断裂
对2° SN1 优先在3°烃基一端断裂
醚键的断裂反应实质上是醚先和强酸性形成,增加碳氧键的极性,使得碳氧键变弱,将醚中不易离去的基团变为容易离去的基因,然后根据醚中烃基的结构不同,发生sn1或sn2反应
过氧化物的生成
克莱森重排
环醚
环氧乙烷 结构:环小张力大 环中有氧原子,具有极性键,反应活性高,易开环
开环反应 环氧乙烷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的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开环反应
环氧乙烷与RMgX反应 CH2OCH2+RMgX→(干醚)RCH2CH2OMgX
开环反应的取向 无论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都是SN2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