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与诱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与分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编辑于2022-05-28 12:37:2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与诱因
概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高凝状态),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亢进(低凝状态),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一、病因
二、诱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质,并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内毒素等。
原因
当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严重障碍或吞噬大量坏死组织或细菌等,使其功能“封闭”,可促使DIC发生
全身性Shwartzman施瓦茨曼氏反应
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毒素,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封闭”
第二次注入内毒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能力降低,并无法使内毒素灭活,易引起DIC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功能
肝细胞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抗凝物和纤溶酶原,可灭活多种活化的凝血因子
原因
蛋白C、AT-Ⅲ、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
肝细胞坏死,释放TF(组织因子)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肝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三)血液高凝状态
1、妊娠(妊娠3周开始孕妇血液中)
①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增多( I、 Ⅱ、V、Ⅶ、Ⅸ、X、Ⅻ 等↑)
②抗凝物质减少(AT-Ⅲ、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u-PA↓)
③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
2、酸中毒(使DIC的发生率增加3-4倍)
① 损伤血管VEC,启动内源和外源性凝血系统
② 血液pH降低,使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升高
③ 使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
④ PLT(血小板)聚集性加强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四)微循环障碍
1. 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使红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液淤滞、甚至“泥化”
2.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慢,并伴有VEC损伤 ,出现涡流
3. 低血容量时,肝、肾清除凝血物质及纤溶产物功能降低
(五)其他
不恰当纤溶抑制剂:如氨基己酸(EACA)、氨甲苯酸(PAMBA )→纤溶系统的过度抑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一、凝血系统强烈激活组织损伤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1)胶原暴露,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并可激活激肽和补体系统
(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TF,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产生减少,PAI-1增多,纤溶活性降低
(4)NO、前列腺素(PGI2)、ADP酶产生减少,其抑制PLT黏附,活化和聚集的功能降低
(5)VEC的抗凝作用降低
(二)严重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
细菌、病毒、螺旋体、内毒素、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1)RBC(红细胞)破坏,释放大量ADP,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
(2)WBC(白细胞)破坏,释放TF样物质,WBC受刺激表达TF
(3)血小板(PLT)黏附、聚集、激活,促进凝血
(四)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2)蛇毒激活FⅤ,FⅩ等,促进DIC发生
(3)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4)羊水中含有TF样物质
(5)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损伤VEC
二、抗凝系统功能抑制
抗凝血酶( AT-III )减少
1. AT-III中和凝血酶而被消耗
2. 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酶降解AT-III
3. 肝功受损, AT-III合成不足
蛋白C系统障碍
作用
蛋白C系统具有抗凝和纤融双重作用
原因
肝细胞、VEC损伤严重降低蛋白C系统的抗凝功能
血管舒缩性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局部血管舒缩性改变
→ NO、PGI2 生成减少
→ ET-1、TXA2、组胺、缓激肽生成增多
后果
血管收缩、血流减少 血管扩张、血流淤滞
不利于促凝物、凝血因子清除 利于纤维蛋白的沉积、微血栓形成
三、继发性纤溶激活
激活途径
1、凝血酶、激肽释放酶、Ⅺa、Ma等可激活纤溶酶原
2、凝血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蛋白、缓激肽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释放tPA
3、凝血引起组织缺氧性损伤,存在于某些含腺体组织(卵巢、子宫、肾上腺等)中的纤溶酶原被激活形成纤溶酶
继发性纤溶亢进在促进DIC由早期高凝转入后期低凝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组织因子的释放
1. IL-1:很强的TF表达增强剂
2. IL-6:介导凝血过程活化
3. TNF-α:触发一系列不可控的全身炎症反应,抑凝、纤溶损伤,感染性休克和DIC发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与分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一)出 血
出血常为DIC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
具体表现为皮肤瘀斑、紫癜、呕血、黑便、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等
DIC出血的机制
1. 多种凝血因子和PLT被消耗而减少
2. 继发性纤溶亢进
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形成
4. 微血管损伤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二)器官功能障碍
原因:DIC时,大量微血栓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肾脏受累---少尿、蛋白尿、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肺脏受累---呼吸困难、肺出血、呼吸衰竭
肝脏受累---黄疸、肝功能衰竭
胃、肠道受累---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
肾上腺受累---沃-弗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垂体受累---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神经系统受累---神志模糊、嗜睡、昏迷、惊厥
(三)休 克
DIC引起休克的机制
1)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
2)微血栓形成,阻塞微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
3)广泛出血使血容量减少
4)血管活性物质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回心血量减少
5)FDP成分增强组胺、激肽作用,促进微血管扩张
(四)贫 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概念
裂体细胞:DIC 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schistocyte), 裂体细胞脆性高,易发生溶血,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DIC伴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由于微血管腔内存在纤维蛋白丝形成的细网,血流中的红细胞流过网孔时,红细胞被切割、挤压而引起破裂,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各种裂体细胞。裂体细胞脆性高,容易发生溶血,继而导致贫血。
机制
1.微血管中纤维蛋白性微血栓网状 RBC挂在其上血流冲击破裂
2.血栓血流通道受阻RBC被挤压到血管外组织破裂
3.RBC自身因素如变形性降低等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 防治原发病
2. 改善微循环
3. 建立新的凝血、抗凝和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凝治疗
补充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