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感知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感知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情绪管理是指用心理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调适、缓解、激发情绪,以保持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避免或缓解不当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实践活动。包括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及时求助等方式。本思维导图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情绪、情感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五章思维、想象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一节 感知规律
一、感觉、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知觉的相同点、区别与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三)、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三、感觉、知觉的意义
(一)、感觉、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是获得经验的源泉
(二)、感觉、知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四、感觉、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与味觉
皮肤觉
2.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过程中感觉器官所起作用的大小分类
2.根据知觉的反映对象分类
3.错觉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一)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的感受性
二、感受性的变化及其规律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像
4.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5.感觉的补偿
6.生活实践活动影响感觉能力的发展
二、知觉的规律
(一)、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价值
(一)、学生感知发展的目标价值
(二)、利用感知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感知效果的教师追求
(一)、感知效果的依存性
1.感知效果对刺激强度具有依存性
2.感知效果对感知对象与背景的差异具有依存性
3.感知效果对感知对象的运动变化具有依存性
4.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感知效果优于单一分析器的感知效果
5.组合律
6.感知效果对活动目的的依赖性
7.感知效果对知识经验的依存性
(二)、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提高学生听觉学习效果的策略
1.语言规范
2.语言生动,幽默
3.语言具有连贯性
4.语言的强度适中
5.语言具有变化性
2.提高学生视觉效果的策略
3.提高学生综合感知效果的策略
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
2.综合考虑学生座位的感知差异,提高感知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一)、什么是观察和观察力
(二)、良好观察的标准和观察力的培养
1.良好观察的标准
2.观察力的培养目标
1.观察的前期准备
2.观察过程中的方法指导
3.观察的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