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卤素
卤素单质包括氟,氯,溴,碘。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固态时为分子晶体,因此熔点、沸点都比较低。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编辑于2022-06-06 15:59:15卤素
卤素单质
物理性质
同周期中半径最小,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最大,非金属最强
状态:从F到I,卤素呈现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的规律性变化
熔沸点:从F到I,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色散力增加,从而熔沸点增加
溶解度:Br2>Cl2>I2 ;Br2和I2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大;I2可很好的溶解在KI溶液中
卤水颜色:Cl2水为绿色,Br2水为红棕色,I2水为黄色(并非紫黑色)
解离能:Cl2>F2>Br2>I2
化学性质
氧化性:均为强氧化剂,从F2到I2,氧化能力减弱
与水反应:只有F2可以置换出水中的氧气
与金属反应:F2与Cl2可以和各种金属反应,Br2与I2常温下只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F2:除O2和N2,稀有气体He和Ne外,F2可与所有非金属直接化合为高价氟化物,大多数氟化物具有挥发性
Cl: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直接作用,但不及F2激烈
Br2与I2可与许多非金属单质作用,但不是F2和Cl2激烈,多形成低价化合物
激烈程度:F2>Cl2>Br2>I2
与氢气反应
F2:暗处,F2与氢气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
Cl:常温下与氢气缓慢反应,但在紫外光下,可以发生链反应,引发爆炸
链引发反应,产生单电子自由基
链传递反应,不断产生自由基
链终止反应,自由基除掉
Br:以Pt为催化剂,加热到350℃,高温下HBr不稳定
I2:催化剂并且加热的条件下,HI更容易不稳定
单质与氢气反应容易程度:F2>Cl2>Br2>I2
生成的氢化物稳定程度:HF>HCl>HBr>HI
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Cl2、Br2、I2与硫化氢反应生产硫
Cl2、Br2与CO反应得到碳酰卤
F2在一定温度下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酰氟
F2、Cl2、Br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将氨氧化为氮气
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加成反应
应用
Cl:漂白、杀菌、单质氯常做取代剂和氧化剂、有机化学反应
Br:有机溴化物可用作杀虫剂、颜料、化学中间体、漂白、与氯化物配合作为杀菌物质
I:制药、照相、橡胶制造、有机碘化物制备、碘酒等杀菌物
单质的制备
F2的制备
方法一:莫瓦桑的电解法
方法二:实验室中热分解发制备
方法三:美国人克里斯特应用化学方法制备
盛装:实验室制取的少量F2用特别干燥的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来盛装
Cl2的制备
电解法(现代氯碱工业)
电解熔融氯化物
工业上利用空气将氯化氢催化氧化
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浓盐酸可以用氯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代替
实验室中最简便的制备方法,用高锰酸钾氧化浓盐酸
Br2的制备
工业上:用氯气浓缩后的海水生成单质Br2,再利用空气将形成的Br吹出,在用碳酸钠与吹出的Br2反应,再将生成物酸化记得溴单质
实验室中: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氧化剂将溴化物氧化来制备溴单质
I2的制备
工业上方法一:用亚硫酸氢钠将浓缩的碘酸钠还原为碘离子,再酸化产物记得单质碘
工业上方法二:净化的海水中加硝酸银,再用铁还原,最后通入氯气氧化(过量的氯会将碘进一步氧化)
工业上方法三:利用海藻类植物,在酸性条件下,溶出碘化钾,再加入二氧化锰制备单质碘
实验室中:与实验室制备溴单质类似
卤化氢和氢卤酸
物理性质
状态:均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
熔沸点:HF>HI>HBr>HCl
溶解度:HF>HI>HBr>HCl
为什么水的沸点高于HF的沸点?
恒沸:常压下蒸馏某一溶液,溶液的沸点和组分恒定不变的状态
化学性质
酸性
比较:HI>HBr>HCl>HF,HF为弱酸,其余为强酸
HF特殊1:氟化氢浓度很低时酸性弱,当浓度提高后,生成二聚体,从而酸性增强
HF特殊2:腐蚀玻璃和瓷器
还原性
比较:HI>HBr>HCl>HF(可通过卤化物与具有浓硫酸反应比较各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HI特殊:HI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I2,其余不能
热稳定性
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卤气
热稳定性顺序:HF>HCl>HBr>HI
卤化氢的制备
卤化物与浓硫酸作用
HF的制备:氟化钙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HCl的制备:氯化钠与浓硫酸在大于150℃下反应或者氯化钠与硫酸氢钠在大于500℃下反应
HBr的制备:溴化钠与浓磷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
HI的制备:碘化钠与浓磷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
卤素与氢直接化合:只适用于HCl的合成,条件为燃烧
非金属卤化物水解:实验室中的HBr和HI常用非金属卤化物水解法制备(P669)
卤化物和拟卤化物
金属卤化物
键类型判断: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和镧系锕系低价态金属,金属离子变形性小,相互极化程度低,离子性强,而过度金属的高价态则反之。
F化物与I化物的区别:F化物的离子性强,I化物的共价性强
制备
方法一:氢卤酸与相应物质作用
方法二:金属与卤素直接化合,条件为高温干燥
方法三:氧化物羽卤素作用,需要碳与氧气来进行耦合反应。
方法四:用某一金属卤化物转化为目标金属卤化物
溶解性
F
氟化铵与大多数碱金属的氟化物易溶,而LiF难溶。
大多数碱土金属的氟化物难溶,而BeF易溶。
许多高价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的氟化物难容,但是半径很大的过渡元素Hg2F2、HgF2、AgF易溶
Cl、Br、I:大多数金属是易溶的,而Ag(Ⅰ)、Pb(Ⅱ)、Hg(Ⅰ)、Cu(Ⅰ)、TI(Ⅰ)、Pt(Ⅱ)的卤化物难溶
形成配位化合物
向硝酸汞中滴加碘化钾,出现红色沉淀,随后红色沉淀消失
氯化铜的水解,随着水的加入,溶液由深黄色到绿色再到蓝色,两种配合物同时存在时为绿色
金属铅与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当铅遇到浓硫酸后生成无色配位化合物
卤素互化物和多卤化物
卤素互化物
定义:卤素互化物是指两种或三种卤素组成的共价形化合物
规律:两种卤素互化物之间的电负性差越大,则中心原子的价态越高,反之
新的构型:sp3d3,五角双锥
制备
两种卤素单质相互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用卤素单质与卤素互化物反应
状态
固态:ICl、IBr、ICl3
液态:BrF3、BrF5、IF5
气态:ClF3、ClF5、IF7
挥发性:三氟化物的挥发性没有五氟化物的挥发性好,碘的氟化物中IF7的挥发性最强
化学性质
稳定性差:绝大数稳定性差
强氧化性:
氧化性很强,可以将许多金属、非金属单质氧化,并且比单质氟要温和
ClF3时极强氧化剂,几乎可以和所有元素的单质反应,包括Pt、Au
易发生水解:高氧化数的卤素与氢氧根结合生成卤素含氧酸,低氧化的配体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氢卤酸
自耦:BrF3、IF5(为非水溶剂)
多卤化物
构成:离子型化合物,阴离子有一种卤素或多种卤素组成,阳离子以金属离子居多
制备:卤化物与卤素反应
条件:只有半径大,电荷小的金属离子适宜多卤化物的形成
性质:不稳定性
受热分解为简单的卤化物和卤素单质
若为多种卤素的多卤化物,受热分解为具有高晶格能得那种卤化物(因此很难找到含F得多卤化物)
拟卤素
定义:由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元素得原子构成得-1价离子,与卤素单质得性质具有相似性,具有挥发性
制备
(CN)2的制备:AgCN直接受热分解
(SCN)2的制备:将AgSCN悬浮在乙醚中,用Br2或者I2将其氧化
(OCN)2的制备:电解氰酸钾
分子结构
(SCN)2:直线型分子,两个(Π34)键
(CN)2:直线型分子,有两个(Π44)键
(OCN)2:直线型分子,有两个(Π34)键
性质
物理性质
(CN)2:常温常压下,呈现气态,有苦杏仁味,无色,可燃,剧毒
(SCN)2:浅黄色晶体,-2℃以上为液态。不稳定容易发生聚合,从而呈现砖红色不溶物固体
氧化还原性
氢化物酸性
盐与配位化合物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氧化物
结构
化学性质
氧化物的制备
含氧酸及其盐
次卤酸与盐
亚卤酸与盐
卤酸与盐
高卤酸与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