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 第五章 课堂巩固及强化技能
强化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即对学生认识 或行为中符合教学要求的成分进行肯定、表扬、奖励,对学生的认识或行为中不符合 教学要求的成分进行否定、批评、惩罚,使直接或间接呈现的刺激物与教师所期望的 学生认识或行为之间建立稳固联系的教学行为方式
编辑于2022-06-06 20:47:54第五章 课堂巩固及强化技能
一、定义及意义
巩固技能是指教师以组织学生复习为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再现、恰当地运用的教学行为方 式。
强化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即对学生认识 或行为中符合教学要求的成分进行肯定、表扬、奖励,对学生的认识或行为中不符合 教学要求的成分进行否定、批评、惩罚,使直接或间接呈现的刺激物与教师所期望的 学生认识或行为之间建立稳固联系的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意义
1、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2、有助于知识的应用
3、有助于学习新知
4、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5、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二、巩固强化技能的关系
区别:
1.心理学理据不同
巩固技能的主要心理学理据是艾实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
强化技能的主要心理学理据是
〃操作条件反射式学习〃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 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积极心理学有人格、动机
成功领域的研究成果
2.运用目的不同
巩固技能的运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学习材料;
强化的运用目的是有效地使学生在尝试活动用较短的时间,在积极的学习体验中 获得多方面发展,达到学习目标
3.运用涉及的学情不同
巩固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的发生一般是在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初步学习和一定程 度的正确认识之后。
强化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的发生一般是在学生的尝试活动过程中或尝试活动 之后。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认识较为复杂多样,可能形成错误认识,也可能形成正确认 识。当
学生的正确认识并没有普遍地、稳定地出现或者其形成需要学生更强的动力和 更多的努力的时候,特别需要运用强化技能给予学生额外诱因。
联系:
理论丰富 以教育目的为旨归需要灵活运用 运用手段相似 可以互相促进技能运 用目的的达成
三、强化的意义
1功能
强化会引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而重复引发快乐体验的行为和避免引发痛苦体验的 行为是人的天性。
为了获得或者避免某种引发快乐或痛苦的学习强化物,学生必须明 确学习目标,使自己的识和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提高学习的正确率,这 样,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得到激发,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例如:教师表 扬一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希望大家都能像x同学一样勤于思考,灵活运用知识〃
2维持功能
强化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防止和减少非教学因刺激对学生学习产生 的干扰,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注意的持续性。
例 如,教师对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正确反应给予鼓励和奖赏,能 对学生的学习兴奋状态实现正强化;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教师放慢语速或戛然而 止,并长久注视学生,能使学生在强化的作用下集中注意力。
3促进功能
强化增强学生某种与教学目标相符的认识和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学生的认识 和行为逐渐从量变到质变发展,从而使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
例如,有 的学生犯了小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教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很快地 振作精神,从头做起
4巩固功能
强化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得到巩固。
如当学生作出正确的反应,如回答正 确、思维灵活、见解独特等,符合甚至超过了教师的期望时,教师用肯定和赞许给予 强化,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了学生的内部强化,从而巩固正确的认识 和行为。
5强化功能
强化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做出反应后,若教师不进行 任何反馈强化,学生得不到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他们会无所适从,正确的反应可能
减弱,错误的反应可能被重复和增强。强化不仅有助于调控学生个体的认识和行为, 而且有助于统一全班认识、调控教学进程。
四、巩固技能的运用
(-)巩固技能的类型
1>学期开始时的巩固
指新学期开始后,教师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组织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弥补学生 的知识遗忘、缺漏,为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奠定基础。
2、日常教学中的巩固
指日常教学中新授课开始时的引导性复习、新授课进行中的复习、部分新内容教学后 的局部复习、新授课结束时的总复习和完成课外作业。
新授课开始时的引导性巩固,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现有发展区,降低学习坡度,激 发学生信心,为讲授新课创造认知前提和心理前提。
讲授中的随机性复习,主要通过即兴提问,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达到巩固目 的。
部分新内容教学后的局部复习,重在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的方式复习所 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训练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业结束时的总复习,旨在使学生记住基本的事实、关系、规则,集中整理学生 应当记住的内容。完成课外作业,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 地及时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3、单元教学后的巩固
指教师在某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安排的巩固,通常专设复习课进行,指在使学生遵 循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 系,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学期结束时的巩固
指教师在学期结束时安排的巩固,通常专设复习课进行,要求学生对一学期所学 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前后章节之间的联 系,使学生完整地、牢固地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二)巩固的具体方式
1、复述式巩固
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复述与新知相关的旧知识,或教师要求学生复述所学的重 要内容。
例如,教师上数学课《圆》,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平面图形一圆,说说你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圆 的哪些知识,好吗?
2、问答式巩固
指教师针对学生学过的内容提问,由学生回答,以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生物课《生物的特征》一课,学完生物的五个特征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进行:同学 们想想人体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 也有生命呢?
3板演操作式巩固
指通过学生亲自板演和动手制作达到巩固目的。
例如,数学教师讲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要求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小刀 和土豆,把土豆切成带有“面”、“棱”、“顶”的形状,说出什么是“面”、“棱”、“顶”,并提出“面”、“棱”、“顶”的位置。通过制作,学生对立方体 的三个基本构件要素面、棱、顶的概念及其形状有了深刻的记忆。
4、图像式巩固
指教师展示大量静态图片或动态图像,或要求学生画图、说图,以达到复习巩固 的效果。呈现图片发挥形象思维,减轻阅读文字的负担加深记忆;多媒体可以短时间 内将动态过程图像呈现给学生,充分感知,化抽象为具体。
如消化,呼吸等生理作用,脊髓控制的条件反射,许多不易见或者见不到的生物 现象,可以通过动画或者特技摄像一一呈现。学生通过亲自画图或说图可以调动手、 眼、脑、耳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实验演示式巩固
教师通过让学生上台模仿教师的演示来巩固所学知识的方式。讲完楞次实验后, 叫学生重做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
6、新旧知识对比式巩固
指教师在教新知识时,要求学生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进行比较,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7、归纳表格式巩固
有些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相近的关系,学生的记忆容易产生混淆,教师通过引导 学生概括归纳所学知识,并列成表格来达到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让学生学完了花果,种子形成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归纳成表格的知识系统
8、列举式
对于公式和规律及其他需要熟练应用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列举例子的方式 进行巩固教学.举例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学生生活实际精选一些 举一反三的例子,与学生一起研究如何解答,在解答中掌握巩固
9、练习式巩固
通过做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练习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要有坡度,重实 效,多样化针对性、注意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练习法来巩固时,可以安排在刚上课 时,也可穿插在新知识讲授过程中,也可放在知识点讲完后。
(三)巩固技能的应用要点
1为巩固创造必要前提:
有效处理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适度进行“过度复习”;
正确理解教材;
激发学生牢记知识的心向;
掌握巩固规律
2突出巩固重点知识
3注重巩固方法、手段、途径的多样化和适宜性
4及时巩固和经常巩固相集合:经常巩固效果好于集中巩固。经常巩固要控制每次间隔 的时间,遵循先密后疏的原则
5注重巩固成果反馈
6思考和练习相结合
五、强化技能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强化可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是指在学生出现正确的认识或良好行为时,教师使用带有鼓励、肯定、赞 许、表扬、奖励意味的强化刺激物增加学生对该认识或行为的强度、数量和出现频 率。
消极强化是指在学生出现不正确的认识或不良行为时,教师先给予学生否定、批 评、惩罚等令学生不愉快的强化刺激物,而后指出学生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促使 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或改正不良行。(激将法)
2、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
这是根据强化刺激物的来源进行的分类。
外部强化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表现,自己或发动学生集体舆论运用肯定、 表扬、奖励或否定、批评、惩罚,以激发学生增强、重复某种认识(行为)或抑制、 消退某种认识(行为)。
外部强化的刺激物来自于学生个体之外,可以教师也可以是 其他同学或父母等。外部强化的效果取决于是否具有学习的外在动机。
内部强化
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尝试活动中的尝试性的意义解释进行验检,判断真伪,将证实的尝试性的意义解释这一反应固定下来或将证伪的尝试性的意义解释修改 或消除,也指学生由于对学习材料本身感兴趣,为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追求认知的 连续性、自我实现、而自觉增强、重复良好认识或行为。
(二)强化的方式
根据强化刺激物的不同,强化的方式可分为
1、语言强化
指教师用语言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判断和表明态度,或引导学生相互鼓励,使学生对 自己的反应中正确或错误的成分认识清楚,以激发学生重复正确的认识或行为,将错 误的行为加以改正的一类教学行为。
(1) 口头语言强化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的形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或行为进行表扬肯定或批评指正, 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教师课堂上常用的鼓励、表扬学生的口语有:
很好、非常棒、完全正确、观点很独特、回答颇有见地、进步真快等。
教师常用的批评、否定学生的口语有:
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开小差、不要作弊。
单纯使用这类口语不能得到有效强化,教师应该接着用陈述肯定的口语向指明学生要 做什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怎么做才符合教师的预期,从而得到强化的效 果
(2)书面语言强化
指教师运用书面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强化作用。例如,在学生的作业、试 卷、档案上写批语,标注考试分数或等级,颁发奖状等
批语可分为
断语式
断语式批语是以词或词组的形式写出自己的判断,表明教师的看法,语气不容置 疑,不容商量。
交谈式批语
交谈式批评采用与学生面谈的语气,有侧重点的写评语。评语既能表明自己的主观看法,又帮学生分析好或者不好的原因,热情的肯定学生好的方面,与商量的语气 指出不足。
交谈式批语较之短语式更具体,更针对性,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往往对学生产生积极 影响
(3)体态语强化
体态语强化是指教师运用身体语言,如面部表情、头势、手势和体势等,对学生在课 堂上的表现表明态度和情感的一种强化方式。
交流信息的效果=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包括:
眉语强化:扬眉、皱眉、横眉
眼语强化:亲切的眼神注视、凝视、看其他东西
运用眼睛来表情达意,说话时不目视对方表示漠视,从上到下扫视对方一遍通常被 解读为傲慢,久久不眨眼地目视对方表示高度关注,目光接触后马上避闪通常表示缺 乏自信。
唇语强化:嘴角上扬,形成微笑表情,表示肯定、鼓励、表扬;嘴角下垂,形成生气 表情,表示否定、批评、告诫。
沉默强化:指教师停止讲话片刻,引起学生注意并领会教师沉默的含义,以起到调 控学生认识和行为的作用。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突然中断语流,即是运用沉 默来控制课堂,达到强化目的。
头势语强化:运用点头或摇头进行强化,点头表达肯定、支持、同意、赞许,摇头表 示否定、制止、不同意、遗憾等。
手势语强化:教师运用手指、手掌、腕、肘、臂的运动,表壳肯定、否定、赞扬、 批评等意图。如,竖大拇指、鼓掌、拍手、举手等表示肯定、支持。
如果手势太多,动作夸张,会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达不到强化目的。
2、物质强化
指用实物、金钱奖励学生的良好认识(行为),表示鼓励和肯定,比如,发放笔记 本、铅笔、文具盒、点心、金钱等。
目的:使学生花更多时间学习,适合低龄。不宜过多过频,否则易阻碍学生对学习的 兴趣,导致内在动机不足,会把手段当成目的,混淆学习的真正目的
3、标志强化
指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认识(行为)给予各种象征性的奖励标记,以表示鼓励和肯定。
例如,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加盖象征性的印章图案,如小花、小红旗、小五角星、笑脸 等,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行为)的发生频率。用图表展现:横是项目名称,竖是时 间段
4、活动强化
指以特殊的、学生喜爱的个别活动作为奖赏物,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进 行鼓励。例如,奖励学生部分地代替教师的工作,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听音 乐,阅读杂志、玩游戏,在课本剧中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等°
在运用活动强化时要防止学生动机异化,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转移到学习本身,增 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
5、练习性强化
根据教学目标、学情设计出不同坡度,多样化的、适度的练习,使学生有所选择, 并产生兴趣,在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运用新知识。想送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目 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活动上,形成正确的认识行为,提高能力
6、替代性强化
指教师表扬或批评某个或某些学生,知晓这种情况的、同时期待受表扬或避免受批 评的其他学生,就会采取与被表扬或被批评者相同或相反的行为。
这种强化就是替代 强化。似于榜样的作用和“杀鸡给猴看”的作用。
如当众表扬某一学生,把质量好的 作业、作文、试卷张贴出来,在校报上或校广播中描述学生的成就,易促使学生反思 自身与榜样的差距,从而努力模仿榜样的受到表扬的行为。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中的 不良行为广而批之,会促使学生避免犯同样错误。
一般来说,替代强化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在教师挑选的强化物能激发高年级学 生的共鸣下,替代强化对高年级同样有效。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批 得一无是处。
7、代币制强化
所谓代币,指五角星、小卡片、游戏币、玻璃珠、扑克牌、自制小存折上的“金 钱”等。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代币制”规则和选定奖励种类,而后,教师发动学生 和教师一起依据各个学生的良好认识(行为)出现的强度、频率裁定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 少代币,如果学生出现不良认识(行为)则要依规则扣去一定数量代币。以上做法可与每 个学生自制小存折结合起来运用,自制小存折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按一定标准每天检视 自己言行,自觉依据表现往里面“存入”或“支出”“金钱”。教师把奖励内容与所 需代币数量的清单明示学生。由于每一种奖励都需要用一定数量的代币“购买”,所 以学生为了得到某种自己喜爱的奖励,必须努力积累代币“兑换”,其操作原理类似 于现在许多大型商场推出的购物积分奖励。学生获得的奖励可以是郊游、食品、荣誉 称号、游戏、有趣的读物等学生想要而又合理的任何东西。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代币 兑换更令自己满意的稀缺奖励,必须更加自律自强。“代币制”强化的趣味性使学生 自觉地接受强化,尤其适用于小学生
六、强化技能的要求
(一)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者行为是否符合目标的要求
1准确理解学生的认识或者行为的真实含义
2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3区分学生认识或者行为中与目标的吻合成分
4安排学生充分表达想法
(二)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强化意图
1教师要明确强化意图
2强化物要相匹配:
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相匹配,两者不一致时,学生倾向于接受体 态语言传递的信息;语言与物质、活动、符号等强化物相匹配,如颁发奖品给学生,必 须要有相适应的语言
3实施不同的强化
4描述具体强化的行为
(三)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四)强化手段多样化
(五)强化要有针对性 关注个体
(六)适时反馈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即时强化和滞后强化
即时强化:学生处在感性认识,老师简单提问,要求学生保持认识的连续性和明 确的方向性
滞后强化:开放问题需要充分的依据和合理的推测,前一段时期或者早先的行 为,让学生明白有些行为很重要,不应忘记,希望继续重复良好行为
(七)适度强化:
次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刺激物的强度要适度
(八)促进学生内部强化
(九)确保强化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