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税务师‖税法一‖环境保护税‖知识点总结
税务师‖税法一‖环境保护税‖知识点总结主要介绍: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知识点。
编辑于2022-09-16 10:48:18 河北省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法律的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三部分内容。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一般不会在不定项选择题出现,考试分值在 5 分左右。整体来看本章难度不大,但是知识点比较细碎和抽象,理论性较强,需要调整心态,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适用于教师招聘考试,内容有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学生心理思维导图,考试迷路!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第六章、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本章主要介绍:房产税法律制度、契税法律制度、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耕地占用税法律制度、车船税法律制度、资源税法律制度、环境保护税法律制度、烟叶税、船舶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法律的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三部分内容。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一般不会在不定项选择题出现,考试分值在 5 分左右。整体来看本章难度不大,但是知识点比较细碎和抽象,理论性较强,需要调整心态,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适用于教师招聘考试,内容有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学生心理思维导图,考试迷路!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第六章、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本章主要介绍:房产税法律制度、契税法律制度、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耕地占用税法律制度、车船税法律制度、资源税法律制度、环境保护税法律制度、烟叶税、船舶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税
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6年12月25日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对《环境保护税法》进行了修订。
特点
征税项目为四类重点污染物
纳税人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
直接排放应税污染物是必要条件
税额为统一定额税和浮动定额税结合
对于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实行全国统一定额税制
对于大气和水污染物实行各省浮动定额税制
税收收入全部归地方
纳税义务人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多选题-2019 年】下列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主体中,属于环境保护税纳税人的有( )。 A.事业单位 B.个人 C.家庭 D.私营企业 E.国有企业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不包含个人和家庭。
征税对象
四类重点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水污染物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的,能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
固体废物
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噪声
目前只对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超标的情况征收环境保护税。
税率
环境保护税实行定额税,具体详见教材P282
计税依据
应税大气污染物
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
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每一排放口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污染物征税
应税水污染物
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
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每一排放口的应税水污染物:第一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项征税;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项征税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其当期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产生量作为污染物的排放量:
未依法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将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
篡改、伪造污染物监测数据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稀释排放以及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方式违法排放应税污染物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应税固体废物
按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
固体废物排放量=当期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当期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当期固体废物的贮存量-当期固体废物的处置量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其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作为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非法倾倒应税固体废物;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应税噪声
按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
超标分贝不是整数值的,按四舍五入取整
一个单位的同一监测点当月有多个监测数据超标的,以最高一次超标声级计算应纳税额
当沿边界长度超过 100 米,有两处以上噪声超标,按照两个单位计算应纳税额。
一个单位有不同地点作业场所的,应当分别计算应纳税额,合并计征
昼、夜均超标的环境噪声,昼、夜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累计计征
声源一个月内超标不足 15 天的,减半计算应纳税额。
夜间频繁突发和夜间偶然突发厂界超标噪声,按等效声级和峰值噪声两种指标中超标分贝值高的一项计算应纳税额。
【单选题-2020 年】关于环境保护税计税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税噪声以分贝数为计税依据 B.应税水污染物以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为计税依据 C.应税固体废物按照固体废物产生量为计税依据 D.应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应税噪声的计税依据按照超过国家颊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选项C,应税固体废物的计税依据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选项D,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
应纳税 额计算
应税大气污染物
应纳税额=污染当量数×单位税额
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每一排放口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污染物征税
应税水污染物
应纳税额=污染当量数×单位税额
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每一排放口的应税水污染物:第一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项征税;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项征税
应税固体废物
应纳税额=固体废物排放量×单位税额
固体废物排放量=当期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当期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当期固体废物的贮存量-当期固体废物的处置量
应税噪声
应纳税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对应的具体适用税额(直接查表确定具体的月税额)
应税污染物排放量 的计算方法和顺序
纳税人安装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和监测规范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按照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计算
纳税人未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按照监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的监测数据计算
因排放污染物种类多等原因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计算
不能按照第(1)项至第(3)项规定的方法计算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抽样测算的方法核定计算
【单选题-2021 年】甲企业 2021 年 3 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固体废物 600 吨,其中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综合利用 200 吨。已知每吨固体废物的税额是 5 元。该企业排放固体废物应缴纳环境保护税( )元。 A.1000 B.2000 C.4000 D.3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 应税固体废物的应纳税额=(产生量-贮存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单位税额=(600-200)×5=2000(元)
税收优惠
不征税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
禽畜养殖场依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
暂予免征
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
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减征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0%的。
减按 75%征收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0%的。
减按 50%征收
纳税人噪声声源一个月内累计昼间超标不足 15 昼或者累计夜间超标不足 15 夜的,分别减半计算应纳税额。
分别减半征收
【多选题-2021】下列情形属于环境保护税不征税项目的有( ) A.企事业单位向依法设立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B.企事业单位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 C.企事业单位向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D.禽畜养殖场依法对禽畜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 E.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环境保护税不征税项目”知识点。选项E,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属于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有减征规定,不属于不征税项目。
征收管理
纳税义务 发生时间
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
纳税地点
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
应税污染物排放地
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口所在地
应税固体废物产生地
应税噪声产生地
纳税期限
环境保护税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缴纳的,可以按次申报缴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