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近代史纲要全书梳理(4-5章)(高分过详细版)
大学近代史纲要详细总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中国革命新道路等等,收藏起来高分过!
现代文学史30年第一章(超详细)知识整理,结合了教材和老师上课的ppt,知识点全覆盖,你要的我都有~
高中历史文化遗产选修之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知识总结,包括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博物馆、帕拉蒂纳美术馆的相关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近代史纲要(4-5章)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5.9 陈独秀 上海 《青年杂志》(《敬告青年》兴起标志)1917.1 蔡元培 北大校长
基本口号:德、赛 |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个性思想解放 | 提倡、反对新旧道德、文学
局限性
片面性;把改造国民性放在优先位置
资产阶级办法,没有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
分流:陈、李;胡适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十月革命如何推动中国知识分子转变
中俄国情相似,特殊吸引力
反帝,平等态度;工农兵,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李大钊【1918.7起,《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1919.9、1919.1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背景
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
十月革命
导火线:巴黎和会
突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工、小资、民资;主力:学生→工人;中心:北京→上海
历史特点
伟大爱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意义
旧→新 转折点,里程碑
五四精神(核心:爱国);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队伍
精神领袖:陈、李(先驱);左翼骨干(主体):毛泽东;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活动家
特点
重视原理,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
从中国实际出发
提出知识分子应该同劳动群众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共早期组织
最早:陈、李 最早组织:上海 1920.10 李大钊 北京建早期组织
活动
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实际问题 | 1920.8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到工人中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0.11 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讨论建党问题和组织实际工作 | 1920.11 社会主义青年团 上海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11921.7.23 上海 一大
一大内容
党名、纲领、中央局(临时领导机构)
开天辟地、伟大而深远意义,焕然一新
拥有坚强的党作为凝聚力量的核心
建党精神、力量之源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民主革命纲领的制订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1922.7 上海 二大
最高纲领、最低纲领
发动工农群众展开革命斗争
1922.1 香港海员罢工→1923.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
1921.9 浙江萧山衙前村 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二、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进行
国共合作
1923.2.7 二七惨案 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922.8 西湖会议(讨论国共合作);1923.1 共产国际执委会 《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推动国共合作)
1923.6 广州 三大 个人身份 | 1924.1 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正式合作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925.5 广州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 1925.1 上海 四大 (历史功绩: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1925.5 五卅惨案,五卅运动爆发(掀起全国范围内的革命高潮) | 1925.6 省港大罢工(持续时间最长,政治大罢工)
大革命
群众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规模更宏伟,社会内涵更丰富
中共作用:反帝反封建口号;国共合作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组织者;人民群众发动者和组织者
三、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1926.3 蒋介石 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
1927.4-5 武汉 中共五大,提出争取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未落地
失败原因
反革命势力强大;中国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武装力量领导权
教训:马克思与中国革命结合;保持自生独立性;坚持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1928.12.29 张学良 东北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政府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存在)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性质: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独裁统治:建立军队和特务系统;保甲制度;文化专制主义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927.8.1 南昌起义 贺叶朱刘(第一枪)
1927.8.7 汉口 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枪杆子;右倾
1927.9.9 毛泽东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旗帜 9.29 毛泽东 江西三湾 三湾改编(组织上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新起点:城市→乡村 1927.12.11 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广州起义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1927.11 毛泽东 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 1928.6 苏联(唯一一次外国)中国六大(首要任务——争取群众)
1928.10+11《中》《井》1929.1《星》1929.5《反对本本主义》
1929.12 古田会议 福建上杭古田村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重要里程碑
中国革命坚持发展 根本原因:中共仅仅依靠农民,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革命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931.11 中华苏维埃一大 江西瑞金 主席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
挫折:左倾主义(未认真清理,共产国际错误指导,马克思主义认识不足,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二、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1934.10 长征 强渡湘江(8.6w→3w)
1935.1 遵义会议 三人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生死攸关转折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革命)
三、红军长征胜利和迎接全民族抗战
1936.10.9 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10.22 红二方面军到底甘肃隆德将台堡,长征结束
伟大远征(*4个);促进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成熟
国民党反动派失败,中共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伟大胜利;长征精神;革命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