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文学史30年第一章(超详细)
现代文学史30年第一章(超详细)知识整理,结合了教材和老师上课的ppt,知识点全覆盖,你要的我都有~
大学近代史纲要详细总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中国革命新道路等等,收藏起来高分过!
高中历史文化遗产选修之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知识总结,包括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博物馆、帕拉蒂纳美术馆的相关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发端:1917年 文学革命(古典终,现代始) (结束:1949.7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一)背景
晚清、民国
19C末,新诗派、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中国社会的转型
战争线索:鸦片战争——二鸦——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农民、资产阶级起义线索: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
变法图强线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基础
中西文化碰撞、融合
三种
洋务派”中体西用“
改良派、革命派政治维新
五四新文化革命的伦理道德革命
语言基础
洋务派 音标文字运动
维新派、革命派”新文体“和诗界革命
白话文运动
(二)过程
1917.7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废文言倡白话
1917.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坚定立场
批判”黑幕派“、”鸳蝴派“、旧戏曲; 周作人《论黑幕》(指出鸳蝴派思想最大错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 鲁迅:”旧文化小说的异样挣扎“
(三)内容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四)论争
林纾
1922 学衡派
1925 甲寅派
(五)收获与意义
成果
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意义
前所未有;伟大彻底;文学革新运动
文学观念;文学内容;语言和形式
二、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
外国文艺:启示、借鉴、翻译
主要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1921.1 北京;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意义,”为人生而艺术“/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社会问题为题材,揭示社会黑暗;新旧冲突;(俄、欧)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实地;如实
创造社
1921 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创造》季刊
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新浪漫主义“
初期”为艺术而艺术“;文学必须忠于内心;美感;知觉与灵感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侧重自我表现;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与病态心理(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新月社
1923 北京,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
代表性刊物: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开辟的《诗镌》
偏向自由主义;前期 提倡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派“
语丝社
1924.11 鲁迅支持,周作人、钱玄通、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 《语丝》周刊,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
着重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语丝体
多写反映现实的乡土小说
浅草社、沉钟社
1922浅草成立 ;《浅草》季刊→骨干成员1925成立沉钟社,《沉钟》周刊
冯志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小说
湖畔诗社
爱情诗;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
1922.4四人出版诗集《湖畔》
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胡适
历史的文学观
白话文学论;《文学改良刍议》
影响最大
整理国故
宣传个性主义,主张写实主义
周作人
最突出:1918《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五四时期中心概念 (人道主义)1919,→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的补充和具体化;扛鼎作用
对”人的文学“的反思,《新文学的要求》《自己的园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四、文学创作潮流于趋向
理性精神的显现
感伤情调的流行
个性化的追求
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