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思维导图,帮你理清思路的同时标注重难点,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这是一篇关于2.2课程组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课程评价(主要模式),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的概念。
这是一篇关于2.1课程概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由来及概念。
这是一篇关于1.7教育研究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1.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含义(高频)
“教育”最早源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广义:“教育三合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主导)、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组织最严密,内容最系统“
基本要素(了解)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
形态(了解)
家、校、社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教育
属性(高频)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一.常见问题
1.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
非教育现象的例子
偶然间……
对象是动物
本能的、先天的
社会属性
永恒性——人在教育就在
历史性——古今不同(不同时期不同特点)
继承性/历史继承性——古今相同(保留、延续)
长期性——人才培养周期长
相对独立性——教育相对于经济超前or落后
生产性——教育活动是一种潜在的投资
功能(高频)
按教育功能的作用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表现1:个体社会化——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符合社会标准)
表现2:个体个性化——每个人都不一样(独特,有个性)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晚于个体发展)
表现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宏观角度,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表现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区域、职业、社会层次的改变
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的,正面的”作用
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消极的,阻碍,不利于”的作用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不一定是正向功能,隐形功能不一定是负向功能
显性功能——计划内的、意料之中的
隐性功能——计划外的、意料之外的
起源(了解)
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
本能:动物的生存本能
生:生物起源说
利息: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心理仿孟禄)
心理:心理起源说
仿:无意识模仿
孟禄:孟禄
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
米凯:米丁斯基、凯洛夫
劳动:劳动起源说
发展(高频、单选)
原始社会(了解)
原因及条件
根本原因: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需要
根本条件:劳动的出现
另一个必要条件:语言的形成
特点
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观察模仿、耳濡目染、口耳相传
古代社会(高频)
中国教育史
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力劳动相脱离)
夏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庠
商朝
西周——贵族(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孔子-私人办学)
春秋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
封建社会
战国
两汉——察举制(自下而上的推荐)
魏晋南北朝
隋唐——科举制(兴起)
宋元
明清——科举制(1905年废除)
教育内容:四书五经(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口诀:孟中大论,诗书礼易春秋。
外国教育史
奴隶社会
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以执政能力为主)
古印度
古希腊
斯巴达(尚武):培养军人和武士
雅典(崇文):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发展
西欧(中世纪)
教会教育:七艺
骑士教育:七技
总体特征(了解)
古代产生了学校:庠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阶级性:“你有我无”;等级性:”你有我优,三六九等“
内容——道统性;管理——专制性;方法——刻板性;地位——象征性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近代社会:公立教育崛起——德国最早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教育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
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