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官员选拔与管理
新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选官制度的整理,包括:先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元明清、近代、现代等板块。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的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一个梳理,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板块。适合预习和考前复习。新人教版,也适用于初中中考。
新人教版世界史知识梳理(一),包括:古代文明、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部分的整理,包括:夏商、春秋末年、秦汉、北魏、隋唐、唐中期、北宋中期、明中后期、清前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先秦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受爵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选拔
秦——道德方面明晰五善五失;明晰法律令;有一定限制
汉朝—— 察举制——根据道德才能
魏晋——九品中正制——根据家世,道德,才能
管理
考核
秦汉——上计制
魏晋——门阀士族强大,法规大多为形式
监察
秦汉——以御史大夫为首监察人员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
隋唐至两宋
科举制
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士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的政治垄断
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
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
宋基本沿袭唐制,地方设通判,路一级设转运使等负有监察州县的责任。
隋唐——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
宋朝——台谏合一,地方设监司
趋势
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变为考试
选拔原则——逐渐制度化
元明清
元朝——保留了部分蒙古传统方式,但之后以科举制为主
明清——科举制(乡试、会试、殿试)命题范围只在四书五经
明——考满,考察
清——京察,大计
元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监察御史
清——《钦定台规》《都察院则例》,六科并入都察院
近代
晚清
科举制——1898年增设经济特科,戊戌变法失败后恢复科举旧制
1901年新政,改设大中小学堂
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学堂选官制度
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1906年废除科举制,将育人取才合一
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民国
临时政府
在五权宪法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选拔和任用(考试为主)
北洋政府
《文官考试法草案》,由铨叙局负责
南京国民政府
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
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允许女性参加考试
考试由考试院负责
设独立的监察机构,党政分察
1925广州国民政府建立监察院
“弹惩一体”
考察学识以及工作经验,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工作成绩
效仿北洋政府
现代
干部制度
意义:为干部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是新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期
建立了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改革开放后
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公务员制度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006年1月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