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清
高中历史一轮二轮复习明清政治经济思想知识整理,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整理。
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的学科,它试图建立规范、规则(rules)或者理想标准的ideal,就是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比如说人们拥有财产。
高中历史总复习之隋唐时代背景,导图介绍了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化(思想、科技、文学、书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明清时期
政治
中央官制
明代
废丞相,设内阁
内阁首辅权限一时和宦官专权,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清代
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地方行政
在保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调整地方行政,以提高效率
明清的巡抚、总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明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
废丞相
原因
吸收了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直接因素:胡惟庸专权
根本原因:为强化皇权,加强专制统治
内容
废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政务直接隶属于皇帝
影响
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皇权失去制约,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朽
皇帝高度集权,政务繁杂 由于其经历才能和经验不足,影响办事效率
设内阁
背景:朱元璋废丞相导致皇帝政务繁忙
过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是皇帝顾问,不参决政事)
明成祖:正式设立,入文渊阁办事
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性质(地位)
属于侍从咨询机构,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职权范围不明,不能正视统帅六部百司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标志着皇权的加强
以司礼监的太监(有批红权),予以牵制 宦官参政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清
中央
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
设南书房
雍正
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原因:(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直接原因):加上皇权,后期工序专制统治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经济
农业
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粮食产品大幅度增长
促使人口快速增长
租佃关系
明清进一步发展
赋税制度
明:一条鞭法
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清:摊丁入亩
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废除人头税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商业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经济作物(桑树、茶叶、棉花)普遍种植
白银的广泛流通
工商业市镇兴起
呈现专业化的特点
跨区域长途贸易发达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晋商、徽商)
手工业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居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社会影响
社会结构变化
农转工商
市民阶层壮大
世俗文化发展
社会风气变化
抑商观念削弱
消费观念变化
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
含义:官方垄断贸易,严禁民间下海经商
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影响了沿海居民的生计
朝贡贸易(自然经济为基础;天朝上国的思想)
重农抑商政策未发生根本的额转变
士贵商贱的观念依旧存在
商人进行科考以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社会上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商人购田置地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文化
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
“致良知”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注意: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代表
李贽
反正统思想,倡导个性自由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
科技
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
总结性、经验性、实用性
文学艺术
明清小说
批判传统和社会现实
昆曲和京剧
雅俗共赏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中国同西方的关联(中外关联)
相遇
走向近代的趋向(社会转型)
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批判性文学、反专制的思想等
相关
中国对西方
中国儒学对启蒙思想
四大发明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西方对中国
殖民扩张(台湾、澳门)
高产作物
白银流入
西学东渐
对比(差异)
中国 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西方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渐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资本主义政治支付逐渐确立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思想紧固: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