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的思维导图,本专业毕业生将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主要课程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研究、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地方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大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经济学专题研究。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表象能够表征空间上的立体信息和时间上连续的且不断变化的信息;与实际知觉相比,表象所表征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概括性。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重点知识总结,包括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理论、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第一节 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界说
高等教育概念
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培养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包括;博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本科、普通专科五类。
高等教育是学术型和职业型有机结合的教育。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外国古代的“高等教育”
历程:起源于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发展于亚历山大大学、终结于君士坦丁堡大学。
特点:
1、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高等教育”中心也处在变动之中。
2、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官办为主。
3、教育内容比较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
4、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论辩都较常用。
5、学术研究和教学结合的比较紧密。
西欧中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世纪大学
类型
1、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
2、波隆那大学代表的学生型大学
3、法国南部大学代表的混合型大学
特点
1、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
2、大学拥有自治权。
3、大学是具有“国际性”的学术机构。
4、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授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书。
5、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
外国近代高等教育
发展较好的国家:法英德、俄美日
基本特征
1、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既区分开来又衔接起来。
2、学科、学校、课程的设置反映国家工业化和地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3、在各大学尚有不同程度自治的前提下,国家开始对大学加大干预力度。
4、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展。
洪堡大学理念
内涵
1、新大学的本质是“客观的学问与主观的教育相结合”。
2、大学里应保持“孤独与自由”的原则。
3、在新型大学中,必须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起来。
意义:
赋予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开启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途径。
短板:追求“纯粹知识”,反对大学职业化和实用性,脱离现实。
外国“二战”后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由注重发展数量过渡到注重提高质量。
2、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
4、出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和“学生消费者至上”的现象。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
历程:萌芽(夏商西周)、形成(春秋战国)、建制(两汉)、发展(隋唐宋)、衰落(元明清)。
特征
1、从办学主体看,是官私并存。
2、从社会功能看,是“显在”“潜在”同具。
3、从管理者素质看,多为名师掌权。
4、从课程内容看,是儒学为尊。
5、从受教育权看,是机会不均。
6、从教学方法看,崇尚自学讨论。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
1、改良阶段(1840-1911)
2、改革阶段(1912-1913)
3、波动阶段(1914-1927)
4、缓进阶段(1927-1949)
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17年——摸索前进时期。
2、“文化大革命”内乱10年——饱受摧残时期。
3、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时期。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一、高等教育学概念
以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动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
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
是一门教育科学。
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
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是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
2、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
1、高等教育活动
2、高等教育事业
3、高等教育思想
3、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调发展规律。
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
从学科属性来说,高等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应用性。
第四章 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二、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工作为中心。
2、要注重将高等教育理论运用于实际。
3、要对高等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4、要关注高教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