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鸦片战争讲述十九世纪中叶,林则徐奉旨到广州禁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英国鸦片贩子和中国贪腐官员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或私人利益,其行为不会直接地...
公共管理学、怀特的系统化公共行政理论、古利克和厄威克的科学化公共行政原则、福莱特的动态化公共行政理论、西蒙的批评与公共政策学派的出现、沃尔多的批评与新公共行政学的勃新。
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的含义:以政府等为代表的决策主体运用被赋予的公共权力区分社会利益需求,协调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方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这本主义时代
鸦片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爆发
结果
南京条约签订
1943年,中英虎门条约
1944年,中美望厦条约
同年十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侵略特权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
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半封建中国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当中,外国资本即附属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首要和支配的地位
基本特征
外国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
封建土地制度在广大地区仍保持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且力量弱
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受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地主阶级人掌握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农民阶级仍然处于被剥削地位
工人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买办商人地主
民族资本家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入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884年,刘铭传
1885年,镇南关,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丁汝昌,邓世昌(致远),林永升(经远),刘步蟾(定远)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
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统治的工具
以华治华
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
反侵略战争的失
反侵略斗争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
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抵抗,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与招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重要原因
子主题
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和科学技术,以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人民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