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下历史
八股取士: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题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称其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解释,清晰地阐述了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与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及其原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七下历史(期中后)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科技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
作用:和造纸术都为欧洲的科学在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便利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指南针:从战国的司南到北宋指南针兴起
作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每周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客观条件
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作用: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交通
陆路
1.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海路
条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最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明朝那些事儿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建立:1351年,多地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的队伍逐渐强大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朱元璋强化皇权(目的:巩固统治)
经济发展
农业:明代影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地方:取消行中书省,将其分为三司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皇帝管 军事: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厂卫制度:朱元璋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八股取士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题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称其八股文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郑和下西洋
基本信息:从1405年~1433年(在位皇帝明成祖),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原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先进,使用指南针以及掌握大量天文地理知识,郑和本人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他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再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以及团队成员的众志成城,和衷共济
特点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率领七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七继光,又平息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明中后期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大臣结党营私,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民众不堪重负
李自成起义,明朝亡
原因:如上
基本信息:口号“均田免赋”
结果: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内,明朝灭亡。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大清世界
统一: 以北京为都城(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清北京) 巩固: 政治上,进一步加强皇权;思想上,推崇儒家学说
台湾 1662年2月,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藏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西北边疆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叛乱 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皇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