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共和国史,新民主主义至今,大学牲制作,目前没有找到比我更详细的。祝大家学业有成!
编辑于2022-12-18 18:26:40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导论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 防军事等领域的历史发展
研究对象:历史进程
学科性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建立,由弱 到强,不断巩固和发展,以及如何探索和建设社 会主义的历史,反映的是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的规 律
分期(四个阶段)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十年文革(1966-1976年)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至今)
重要机构、成果
意义和方法
中国历史知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国家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文献
社会实践
共和国的诞生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49-1956)
共和国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基础)
军事:歼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
政治:华北人民政府、工农联盟、统一战线
思想理论: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毛泽东《论人民民 主专政》
经济: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国际:民族解放运动,人民民主国家,苏联
政协会议与《共同纲领》
政协会议的召开
1946年的旧政协及中间路线的放弃
1946年旧政协vs1949年新政协
召开目的
多党派民主联合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讨论内容
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化 筹建新中国的方案
结果
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被国民党反动派撕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6 新政协筹备会
1949.9.21政协会议第一届会议北平召开
与会代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中国共产党、各民族、人民解放军 海外华侨、各地区
特点:广泛代表性、群众性和进步性
前提: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筹建新中国提上日程
内容
《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选举产生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首都、国旗、国歌和公元纪年法,人民英雄纪念碑
《共同纲领》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
共7章60条
国家性质和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目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最终指向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则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斗争。
政权组织形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各方面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经济建设根本方针
其他方面方针和政策
临时宪法性质
性质:民主协商,建国筹备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开国大典的与中央人民政府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时间:1949.10.1 下午2时
地点:中南海勤政殿
内容:
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3点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天安门广场,30万军民参加
历史新纪元
国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从此走上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道路
国际:冲破东方战线,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
民主革命和新生人民政权
大陆统一与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大陆的统一
华南、西南、沿海岛屿约国民党军100万 胡宗南、白崇禧、余汉谋 新疆(1949.9)海南(1950.4)西藏(1950年10月) 台湾 全歼国民党正规军130万/歼灭总数达807万
三大战役:辽沈 淮海 平津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1950-1951)
5大行政区29省、1自治区、8省级行署13直辖市人民政府、140市人民政府及2283县(旗)人民政府
新解放地区军事管制分权而治,军队夺取城市,后将控制扩大到农村
对基层建制的调整(1950)
城市:改变市、区、坊、闾、邻等层级设置、“具结联保连坐”保甲制度 - 人民表会议选举市人民政府,下设街道办事处作为派出机关,部分群众自治性的居民委员会以协助
乡村:改变乡农民协会会员大会、农民代表会议选举乡人民政府,乡确定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
初步形成较为完善国家行政体系,社会政治结构一次重大变革,群众和组织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1952)
官僚资本
19世纪后期清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开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中国官僚资本雏形。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部分
1936年后指国民党统治集团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垄断,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手段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抗日战争时期,利用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大发横财,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统治者凭国家政权建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产物
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收购、征购、征用和没收的外资转变为国有+解放区原有公营经济
《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区官僚资本、一般私营企业 “保留原职原薪原制度”
金融:国民党的“四行两局一库”及地方银行系统银行共2400多家,官商合办银行中官股
工矿: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兵工及军事后勤系统、四大家族等办的工矿企业2858个,职工129万
交通运输: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招商局等所属全部交通运输企业,中国、中央航空公司在香港12架飞机由职工起义,回归祖国
商业:十几家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关于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某些私营企业中隐藏官僚资本股产
《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财产的指示》:原国民党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在私营公营企业中股份财产
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特权,收回中国海关,实行对外贸易对外汇的管制
收购、征购、征用、没收外资企业
影响
新中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建国立业物质基础
各种经济成分沿新民主主义轨道,国营经济领导,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稳步发展
调整社会需求,稳定市场物价,打击投机资本,发展工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有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保证
清除匪患与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
背景
国民党逃离大陆时有大量溃散武装,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特务分子,蒋逃台后派间谍到大陆
朝鲜战争后叫嚣三战就要爆发,蒋反攻时机就要到来
美阴谋
半年万名干群被杀,各地暴乱,计划国庆周年时炮轰天安门
镇压反革命(1951)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打击重点:土匪(匪首、惯匪)、特务、恶霸、发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主要是间谍对抗新政权的人,前国民党党员,与国民党联系组织秘密会社头子
1951年春高潮:夜间逮捕,群众参加,全民动员,避免过火,非党人士参加监督。2月,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法律和量刑标准。10月,胜利结束
子主题
意义
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平息匪患,纯洁国家机关,出现安定局面,使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和各项社会民主改革顺利进行,为即将开始有计划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创造必要前提
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0-1953)
进程
1950年冬-1951春,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约1.28亿农业人口区
1951年冬-1952年春,华南、西南约1.1亿农业人口区
1952年冬-1953春,少数民族区约3000万农业人口
文献
《土地改革法》《農民會组織通則》《關于劃分村级成份的决定》 《人民法庭組織通則》《關于土地改革中一些問题的决定》
总路线、政策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孤立地主、保护中农,防止乱打乱杀
减少由于土改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使党和政府更加有政治上的主动权
更好地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步骤
发动群众,建立反封建统一战线
划分阶级成分,划清阶级阵线
说理斗争,没收分配土地,整顿加强农村政权
意义
摧毁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社会基础,巩固工农联盟,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加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农民成为农村政权的坚强支柱,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
进行民主改革,清除社会遗毒(1949-1951)
工矿企业民主改革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取缔卖淫嫖娼,禁止贩毒吸毒、设局赌博
旧有社会组织集中改造(反动帮会旧中国宗教组织)
抗美援朝(1950-1953)
背景
日殖民地二战后独立,苏支持北朝,出兵北朝;vs美国支持南,出兵南朝,后撤出,形成三八线。北朝越线,美介入,推动南韩越线,派兵入侵台海,9月对中国东北轰炸、扫射。中担心美入侵,1950.10加入战争
过程
1950.10-1951.6,五战五捷,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持续到1953.7月,美在停战书签字
三八线仍然保持,美损失39万,中牺牲及损失36万 后方参军参战、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支援战争
影响
打击美帝侵略和战争政策,提高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中国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国际威望,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东北边疆巩固,经济建设、社会改革获得长期相对稳定和平环境
巩固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现代化战争作战军事经验,对建设现代化海陆空军和其他兵种有重大意义
涌现出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民族英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是巨大精神动力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工作(1950)
经济状况
工业比重小,基础薄弱,门类残缺,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生产资料工业没有建立起,机械制造业是修理装配业。原煤、钢、谷物、棉花产量低,农工业总产值大幅下降,1949年国民生产总值占比中农业70%,工业30%,现代工业17%。1949年国家财政赤字三分之二,1950年人民币发行量增加了270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不法商人囤积居奇
成因
“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长期统治”,工农业生产被破坏
战争在进行,为了肃清国民党在中国大陆上残余势力,军费开支增大
救济经费支出骤增,灾害、失业救济,国民党遗留军政人员,加重财政困难
稳定物价
加强金融管理,健全社会主义金融体制
建立强有力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系统,控制主要商品,集中抛售商品打击投机倒把
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公布工商业登记办法,并普遍实行
财经工作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度
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统一调度
紧缩编制、清理仓库、加强税收、发行公债、节约开支等
意义
结束国民党统治长期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结束旧中国财政收支不平衡局面
经济上巩固人民革命胜利果实,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创造要前提
形成统一的财经管理体制
中共军事无敌,政治坚强,经济完全有办法。毛泽东:“不下于淮海战役”
合理调整工商业
背景
生产萎缩、市场萧条、商品滞销
范围
调整国营与私营、国营与国营、私营与私营;工业与商业、金融业与工商业、城乡、地区之间和企业内部关系,进出口贸易关系,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进行调剂,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基本环节
公私关系
即国营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核心,实质是巩固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前提下公私兼顾,使私营经济有益于国计民生
工业:对私营工业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把私营工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按照国民经济需要生产,消灭生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商业:调整私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价格政策和赋税,给以出路
劳资关系
遵循确认工人阶级民主权利、有利于发展生产、用协商办法解决劳资纠纷问题三原则——对发展生产、改进经营起很大作用
产销关系
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按以销定产原则,根据国家人民需要,具体指导各行业产销计划——私营企业逐步走上计划生产的轨道
措施
关键是投放货币。收购积存在农民手里的土特产品,活跃市场,扩大物资交流。普遍成立贸易公司,土特产收购门市部,供销合作社,大力举办物资交流会,发展农村集市,促进城乡贸易
结果
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并发展,户数、生产总值、零售额增加,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加强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农业建设,水利,工业、交通、国内外贸易发展
工农业、工业、农业总产值增长,钢铁、电力、原煤、粮食、棉花增长。国营工业产值占46%,国营商业占42.6%,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占工业总产值64.2%
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文教卫生事业发展,福利水平提高,工人生活改善,失业率降低,收入提高,住房面积扩大
意义
为大规模有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准备条件,为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打下基础
国营经济占优先增长地位,已成为国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主要经济基础(未在国民经济占主体地位)
规模速度产品数量质量前所未有
恢复经济
新中国初期经济工作部署和策略方针确定(1950.6)
1950.6.6-9 北京 七届三中全会
《土地改革法(草案)》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毛泽东
条件
土改完成
现有工商业合理调整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大量节减
工作
土地改革、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精兵简政、文教改革、救济、统一战线、肃清反革命、整党
意义
建国初期党中央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
报告、讲话和会议决议为三年恢复期党工作规定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前进方向和道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政工作基本按报告所指出的方向和步骤前进,并胜利达到预期目的
“三反”“五反”运动开展
三反
历程
1951年冬始,1952年3月核实定案处理阶段,1952年夏,胜利结束
范围
国家机关和企业
内容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方针和政策
“严肃与宽大相结合”“改造与惩治相结合”“多数从宽,少数从严;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一般从宽,恶劣从严;党外从宽,党内从严”
实质
在执政情况下保持共产党人国家干部的廉洁,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初战
方式
群众运动
五反
进程
1952年2月始,3月定案处理阶段
范围
私营企业
内容
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 反偷工减料 反盗骗国家财产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原则
过去从宽、将来从严;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业;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
分类
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严重违法户;完全违法户
影响
罚款补税——投资和发展资金
发放新贷款和订立政府合同——加强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控制
国家干部担任有关企业的领导职务,大中型企业建立党支部,调查资本家,搜到大量情报,建立新工会,清理被资本家控制工会——加深中共对私营经济了解
巩固政权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历程
1952年底,中共中央按毛建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形成比较完整表述
同年9月24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布,指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奋斗目标
历史条件(必然)
经济成分、主要矛盾变化
经验积累
朝鲜战争进入尾声,国际形势变化,与苏援助谈判结束
内容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改造为工业化提供前提,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
实质
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变个体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保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五
历程
1951年开始,周恩来、陈云、李富春主持编制
1952.12.22,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1953 .4,批准下达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
中央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历时4年,5次修改,1954 年9 月基本定案
1955.3月党代会讨论同意。7 月,在第一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以苏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基础
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特点(处理好五大关系)
优先发展重工业 相应发展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
统筹兼顾新建工业与原有工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
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效益,正确估计国民经济增长可能性
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主要靠内部积累取得建设资金
生产与生活、积累和消费
工业化建设高潮建设成就
工人阶级:以积极生产实际行动投身国家建设。1953.8,《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通知》。工人阶级在全国掀起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高潮
农民:发展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教授粮棉。工业建设特别是矿区上,青年农民成为工农业建设中主力军
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大批高等院校各类专业技术毕业生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分散落后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行,需要防止农村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剥削,克服农民分散经营困难和局限,使农业生产满足国家工业化需要
过程方针
1951年9月 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
1951年夏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合作社
1955年夏,关于合作社发展速度的争论——1956年底土地及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性质
评价
有意识渐进主义和缓和社会紧张形势方向
农村有纪律的党组织,县一级的党委会有能力组织大批工作队指导农村改革。土改干部、合作化干部、复原军人等,反复实施培训计划和向干部灌输社会主义原则
给农民带来好处,使农民除了合作外没有其他选择。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其他主要商品的计划购销限制富农私有经济机会,把经济资源优先纳入合作部门渠道,增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吸引力
意义
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最重要发展,把绝大部分人置于社会主义组织形式的社会和制度改造中
1955年秋,合作化取得重大进展使中央可将注意力转向工商业改造
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国手工业的合作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背景
用和平的办法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剥削工人取得利润+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矛盾对抗性转为非对抗性
过程
1953年底前,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1954-1955年夏,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1955秋-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特点
有偿地非无偿地、逐步地非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
改造他们,给与必要工作安排(高薪)
不剥夺资产阶级选举权,对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有贡献的以恰当政治安排
方针方式
和平赎买
有偿地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企业由资本家经营,在企业外部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国家资本初级形式。四马分肥利润分配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深入生产领域,实行全部或大部公私合营,资本家只以私股持股人身份在十年内领取相当于年息5%的股息,剥削量进一步限制,原有资本不能再转化为新资本,而向全民财产转化
中国共产党的创举,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形式,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并举
逐步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和平方法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实行
准备
1952.12.24,政协会议,提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议
1953.1.13,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成立以毛为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和周委主席选举法起草委员会,筹备召开全国人大事宜
195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进入新阶段,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召开
1954.9.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北京开幕 出席代表1210人
任务
制定宪法和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结果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通过第一部《宪法》;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选举毛为主席,朱为副主席;刘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3人为副委员长;董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根据主席毛泽东提名,决定周为国务院总理。根据周提名,任命10人为国务院副总理。根据毛主席提名,通过国防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人选
四个现代化目标初步概括
历史意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政治制度伟大变革,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确定新型政权组织形式和民主程序
《宪法》制定及颁布施行
内容
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过渡时期总路线
公民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设置
性质
以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为基本原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法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政协
性质
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作用结束后,为党派性质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共和国诞生后的头七年是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期,包括同农民的联盟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职能
保证党的领导,扩大团结面
内部关系
统一战线组织对各参加单位是协商关系,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组织是领导关系;统一战线组织与人民政府是协商和建议关系
二届一次会议
1954.12.21-25日 《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章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政协仍然存在
基本任务:在中共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通过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团结,更广泛团结全国人民,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国内外重大事项和重要人事安排进行协商,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选举新领导机构,毛为名誉主席,周为主席,15人为副主席,常务委员65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情况
人口占比少,大杂居、小聚居
政策
中共统一领导,自治,依宪法法律规定管理本地方财政,依国家军事制度组织本地方公安部队,各种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己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民族自治区
内蒙(1947)新疆(1955)广西(1958)宁夏(1958)西藏(1965)
民族、区域、政治、经济因素
意义
中共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造
国防现代化与军队正规化建设
建立国防体制,解放军、公安部队和民兵相结合武装体系,中央军委下设八总部十三(七)大军区,三级军区设置
精简整编军队,组建新兵种,制定条令条例
加强军队文化教育技术训练,创办军队院校
军官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1956年)
加强政治工作和群众性练兵工作,民兵工作和预备役工作合二为一
加强国防物质技术基础建设
军队建设的总任务和保卫国家战略方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
毛泽东以苏为鉴《论十大关系》(1956)
背景
苏共二十大提出和平过渡
东欧波匈事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
中国需探索自己道路
内容
前3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
4、5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后5主要讲政治关系
苏联
关注资本密集型大工厂,重工业重,轻工、农业轻,市场货物不够,不稳定,影响人民生活。把农民挖得太苦,中央统太死,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关系紧张
中国
温和改革,保留苏式制度结构和经济战略。重、轻工业投资比例从8:1减为7:1;注意力放在中小型工业,农业投资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增长
意义
开辟不同于苏联中国工业化道路,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自己新的重要认识,八大的思想理论准备
反保守反冒进经济建设方针
冒进、反冒进(周、陈、刘)1956年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任务确立(1956)
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计划指标提前完成,主要矛盾转变。(革命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解放生产力-保护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变动,波兰骚动
统一思想,展望下一步发展规划成为需要
成果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58-1962)(稳步发展)
内容
制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重大决策
国内形势主要矛盾变化
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
经济建设方针政策
陈:3主体、3补充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突破苏计划经济模式
民主、法制、思想文化、外交、执政党自身建设
新党章、民主集中制、党员义务
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是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提出(1956)
背景
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执政党的官僚主义败坏)影响,警示我国
社会主义改造中过急过粗,冒进势头带来官僚主义。1956秋-1957春,城市粮食肉类日用品短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请愿,农民闹社退社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矛盾普遍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项方针政策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中共八大路线继续和发展,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成果,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艰辛与曲折
政治: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经济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盲目求快“左”倾冒进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相互交织
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
背景
毛判断: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干部存在问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整风
内容
反对主观 官僚 宗派主义
形式
“开门整风”。 极少数右派借机鼓吹大鸣大放,进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天下,鼓吹轮流执政
转折
《事情正在起变化》 党内整风-反击右派
《这是为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反右斗争开始
反右
结果
数量性质扩大化;打击各行业优秀骨干分子,知识分子为主,被划为第二个剥削阶级
消极意义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受挫,理论上修改八大科学论断,夸大阶级斗争、混淆不同性质矛盾错误思想开始发展。八届三中、八大二次将阶级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改变社会主要矛盾论断,导致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长期偏离经济建设,陷入阶级斗争
反思
将其看作政治思想上社会主义革命,对右派进攻形式过于严重估计,对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把改革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弊端等同于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及时制定下达划分右派标准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三面红旗)
背景
毛将阶级斗争看的严重-阶级斗争和搞运动方法进行经济建设;将国内形势估计乐观(经济)。1957年经济工作综合平衡,调整发展速度,缩小基建规模,避免比例进一步失调,取得较好经济收益,财政收支增长,使许多人认为经济建设可能出现比一五高的发展速度。毛反反冒进。
历程
1957年9、10月,八届三中全会批评1956年反冒进,改变八大反保守反冒进方针。《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
主要内容
采取措施,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作物产量,规定全国各地区在12年内达到的粮食和棉花每亩平均年产
“上纲要”“跨黄河” “过长江”“达千斤”
发展畜牧、林、水产业等多种经济
勤俭办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储备
山区经济
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办好国营农场
制定农村商业、信贷、交通、邮电、广播、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发展规划
11月,毛访苏:中国要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赶或超英国
1958年1月、3月,中央在南宁成都召开会议,发展八届三中全会形成“左”倾错误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
时间
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
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
“多”“快”。违背八大经济建设方针。夸大个人主观意志和能动性,成为一次全面发动“大跃进”的会议,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个人专断作风,个人崇拜滋长
“大跃进”发动
发展
1957冬1958春农业生产高潮序幕
1958年2月八大二次后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跃进运动发动
北戴河会议 高潮
1958年
认为中国农业和粮食问题已经过关,工作重点应该由农转向工,农业生产合作社不适应形势,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人民公社
决策
决定1958年钢产量比上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表现
从盲目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开始
工业:盲目提高钢产量指标“以钢为纲”在7年、5年、甚至3年内达到原定15年产量
农业:“以粮为纲”,原定12年农业发展目标,提出争取7年实现,各省市加码,提出5年、3年,甚至1年,农作物产量估计浮夸。农业生产卫星。
后果
打乱生产生活秩序,工业与农业、与交通运输业,重工业与其工业、积累与消费,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严重失调
占用农村劳力过多,造成1958年农业丰产没有丰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粮食产量下降,生态环境遭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模式受到质疑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政社结合
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
取消原农业社计工计分制,实行供给与工资结合典型平均主义
劳动力按军队建制组织,大办集体福利事业
生产关系变革求大求纯,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评价
平均主义,无偿调拨,生产队甚至社员财产收归人民公社。 权力集中于县社,生产队和社员无自主权,责任制无法实施,具体生产环节无法保证。挫伤广大社员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破坏农业生产
生产力不发达基础上的空想,共产主义理想庸俗化,助长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倾向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求大求纯,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片面求多求快
对“左”倾错误初步纠正
起因
毛对共产风、浮夸风觉察
1958农业生产丰收,农村农产品征购任务完不成,普遍瞒产私分
1959夏收粮食、油料大幅度减产,蔬菜肉类副食品供应短缺
钢铁产量上不去,轻工业被挤占、日用品生产下降、商品库存减少,供应紧张
历程
1958.11-1959.7、8月庐山会议前,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八届七中全会
评价
成果
划清集体和全民所有制、社会和共产主义界限,制止急于过渡错误倾向
调整人民公社的所有制结构和管理体制(三级核算“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队为基础),纠正“共产风”问题(恢复社员自留地,允许饲养家畜家禽)
以农轻重为序建设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压缩国民经济高指标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和价值规律问题,不否定价值法则和等价交换
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纠正不彻底,庐山会议中断纠“左”,转向反右,形势逆转,“大跃进”再起,“左”倾思潮泛滥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59)与西藏民主改革
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仍过高,难以实现;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建设方面少有作为;通过撤销国家司法部和监察部决议,削弱法制建设
刘少奇任共和国主席。邓、周、陈、彭
《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土地改革,废除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庐山会议与国民经济遭遇的严重困难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1959)
阶段
前半段(7月2日--15日),初步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调整农轻重商交
后半段(7月16日--8月1日)。彭指出大跃进以来问题,分析原因。毛认为彭是向他和党中央“下战书”,发动对彭等人的错误批判,中断了纠“左”进程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8月2日--16日),《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撤销彭、黄、张、周4人职务。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反右倾”斗争,由党政机关扩大到农村、工厂、学校
后果
政治:严重破坏党内民主,磨损制度的能力(领导间分歧加剧)
经济:左倾错误蔓延,激进政策持续,1960年第二次高涨
理论:为在党内进行阶级斗争提供了依据
成因
毛对革命变质的疑虑、对群众运动的迷信、对恢复和经济发展的乐观估计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1959-1961)
概况
农业生产急剧下降,严重缺粮问题,粮棉油供应紧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积累和消费失调:通货膨胀:基建规模过大
原因
经济建设“左”倾错误
全国各地严重的自然灾害
苏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帝国主义经济封锁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全面调整
“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初步贯彻
时间
1961.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内容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巩固生产建设取得成果
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
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意义
党的指导思想转变,国民经济建设由”大跃进“转入调整阶段,以农业为基础,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从农村开始,整顿人民公社、调整农村政策。
措施
调整农村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1961年春夏“农业六十条”纠正共产风错误和调整管理体制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至少七年不变,社员经营少许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按劳分配二十年不变
取消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一平二调退赔,计工计分,基本解决在分配方面平均主义
人民公社增加,不干涉生产队生产经营
1961年农业生产连续两年大减产的局面扭转
调整商业和手工业政策(1961.6),缓解供应紧张局面
商业四十条
商品流通渠道: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必要补充)(停止大跃进以来取消农村集市贸易和小商小贩)
手工业三十五条
手工业所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主要)、个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停止将集体所有向全民所有过渡)
加强工业企业管理,整顿企业秩序
1961.9“工业七十条”
恢复工业企业规章制度和正常秩序,提出国营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压缩高指标,缩短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加强对工商企业管理
科学、教育、文化调整
“科学十四条”“高教六十条”“文艺八条”
使专家和专门技能回到中心舞台,依靠现代化投入实现增长,重新把中央的正式管理体制控制加于各个活动领域,在个人物质利益非思想动员的群众基础上向群众提出要求
七千人大会
时间
1962初
内容
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
毛等中央领导自我批评
(刘“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批大多数人平反
评价
有助于整顿不一致的党内决策机构,推动八字方针贯彻
在肯定三面红旗前提下进行,左倾不能彻底清理,妨碍对当时困难形势的认识
加大调整国民经济力度
西楼会议五月会议(1962)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工业战线
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对农业的支援
加强财政管理,稳定市场,回笼货币,消灭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
农轻重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改善、财政收支平衡、市场供求稳定,国民经济好转,迈过谷底,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艰巨
政治关系与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调整党内和人民内部政治关系
调整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错划为“右派”大多数人摘去“右派分子”帽子
调整民族政策和侨务政策
不彻底性
局限于县级以下农村基层
摘了右派帽子未甄别平反
对知识分子的脱帽加冕中央意见不一
国民经济调整完成 与三届全国人大 一次会议“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
经济调整完成(1961-1965)
三年过渡期(1963-1965)
问题
农业生产未恢复1957年水平,人民吃穿用紧张,基础工业薄弱,企业经营管理落后,亏损,负有外债。提出“调整期”(1963-1965)目标和方针、措施
目标
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1957年水平,工业在1957年上超过50%,国民经济比例基本协调
方针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照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业,兼顾国防和突破尖端技术为次序安排经济计划
措施
恢复提高老企业、老基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发展新兴工业,注重轻重工业比例
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提高质量
调整工农业产品销价、收购价,增加非生产性投资、住房、文教卫生配套设施,提高工资
经济体制改革试验,改进物资管理体制,生产资料管理引进市场机制,在工业交通部门试办托拉斯,专业性大公司,用经济办法非行政命令
结果
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3年后重点由大规模缩减、大幅度后退转向加强薄弱部门和环节,加强对农业资金、物资投入
1965年,胜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市场供应改善,财政收支结余,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提前偿还外债
三线建设
背景
国际环境紧张,美轰炸越,不得不改变经济建设战略重点;美支持国民党特务扰东南和广东沿海,中印边境冲突,苏东北、内蒙古、新疆边境驻兵,美苏军备竞赛加剧
国内经济结构和布局存在严重缺陷,工业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沿海,防空措施薄弱,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易遭破坏。开展三线建设,建立后防工业基地,增强对付国外敌人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能力
含义
大三线与小三线
原则和目标
“立足于战争,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国防尖端项目靠山、分散、隐蔽”,“山、散、洞”原则。在西南、西北、中南纵深区建立起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战略后方基地;一二线地区各省则部署本省小三线项目。
意义
调整涉及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把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地区分布重点从东部和中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把产业发展重点由农业和农用工业转到国防工业和相关的重工业
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转变,由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吃穿用转向战备,以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为中心
人大三届一次会议(1964.12)
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三五计划(1965.9)
过程
1963初-1964中,重点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
64中-65.8重点国防建设和备战
1965.8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其次国防工业发展,后重工业发展规划
内容
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吃穿用
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
与支援农业、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产量
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研
特点
以战备为中心,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解决吃穿用第一位转向国防建设第一位。毛“备战、备荒、为人民”
结果
1966年开始,下半年文革爆发,经济建设受到干扰,1970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
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社会风貌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人民学解放军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左”错误发展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1962.9)
背景
国际局势新情况,影响党对国内形势估量
中苏论战
中印边境冲突
中美斗争
国内少数反动分子蠢蠢欲动,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活动增加
毛就包产到户与刘、邓、陈、邓子恢矛盾
内容
重新强调阶级斗争问题,错误批判所谓“单干风”“黑暗风”“翻案风”
落实调整国民经济的部署,号召全党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政治:阶级斗争扩大化“左”的错误发展;经济:调整恢复任务基本按原定计划进行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
背景
落实中央关于阶级斗争指示
过程及内容
前期,1963.2 中央工作会议,毛“小四清”和湖南开展运动的经验。城市开展五反,农村开展四清,由于“左”的思想指导,混淆了敌我界限,扩大了打击面
后期,1965.1 中央工作会议,毛“二十三条”,大四清 。阶级斗争范围从经济扩大到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域,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
文件
1963.5《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主要毛起草)对国内政治形势和社教运动过分估计,“以教育为主,惩办为辅”
1963.9《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后十条)(邓和彭真起草)以阶级斗争为纲,进一步发展“左”倾倾向;后十条修正草案“集中兵力打歼灭战”(11月,两个十条下发全国城乡,社教运动由试点转向在全国大范围铺开)
1965 二十三条:全国城乡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四清运动是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明确规定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影响
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对纠正干部多吃多占、强迫命令、欺压群众等作风和集体经济管理方面的缺点起一定作用,对打击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有作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将包产到户、等适合农业发展的责任制看成是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将“三自一包”批判为“修正主义的国内纲领”;把工商企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搞活流通等正确的规章制度否定,排挤个体商贩、把所有长途贩运当作投机倒把,把企业经济核算看作利润挂帅,搞资本主义经营管理
毛把国际上日趋尖锐的“反修”与国内特别是党内上层的反修防修相联系,开展对邓子恢、王稼祥等批判,在地方和基层将运动矛头由地富犯坏转向基层组织和干部,再转向各级领导机关,“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文革的发动提供了理论根据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成就和经验
成就
钢铁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石油 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
电力 增长迅速,其中农村用电量增长70%
铁路 新建铁路八千公里,兰新线、包兰线
科技 成功实验第一颗原子弹 研制成功结晶牛胰岛素
经验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1966-1976)
概况
:1966-1976年,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经济
混乱
复苏
1971周恩来
① 主持日常工作②恢复规章制度③按劳分配
1975邓小平
①主持日常工作②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影响及启示
影响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社会秩序混乱
社会长期动乱,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国民经济发展遭受巨大损失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启示
①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②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③正确认识国内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注重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建设成就
模范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袁隆平
文化
毛泽东思想发展1949-1976
教育
1968上山下乡教育革命
1970恢复招生
科技
1964第一颗原子弹
1967氢弹
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3杂交水稻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1976年-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内容
华国锋提出的“两个凡是”
邓小平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
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成为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邓小平关于思想解放的两个宣传书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南方谈话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主要内容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
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团
强调充分发挥民主,提出要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审查解决了历史上一流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拨乱反正
*伟大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简称《历史决议》)
1981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主要内容
否决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基本结论
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
《历史决议》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改革开放的进程
1992前
改革
农村
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自下而上
1980中央下达文件
1985人民公社体制随之逐步废除
城市
1984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1985全面展开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厂长制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为主的多种成分所有制
开放
过程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建→经济特区
1984.5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
内地
1990.4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意义
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2后
南方谈话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受益于子义的区别不是计划多一点货,市场多一点;所以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十四大1992(定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具体化)
措施: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勾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框架
标志:2001中国入世(WTO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深化)
内容
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由国有经济主导,实现形式多样化
意义
确立多种所有制的格局,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概要
改革开放逐步推进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进入新阶段标志: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
改革开放的意义
文化
指导思想
十四大1992
确立邓小平指导地位
十五大1997
提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三个代表
一大→马克思主义
七大→毛泽东思想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化
1979双百,二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科技
198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7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教育
1977恢复高考
1983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科教兴国
改革开放的创造者: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改革开放的意义
四大面貌:改革开放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特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的伟大飞跃
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特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止和倒退没有出路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法治发展史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法律产生,作用,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点
中华法系的形成过程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试图移植西方法治模式,但都归于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历程
1949-1978,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和磨炼时期
1949-1965,初创时期
1966-1978,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以文革的破坏法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文革后遗症为标志
1978-1996,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以20世纪80年代的法制建设和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国家加强经济立法为标志
1997- ,为依法治国方略确定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繁荣时期
97第十五次全国人大,提出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
1997,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
1999,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法
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
2014年提出良法善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委政法委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要求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应始终关注目的是否合法,权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合法,手段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法。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如何做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三个统一
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统一起来;
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
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国家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法治政府
内涵: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
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提高政治狗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法治社会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国防军事成果
陆、海、空军的建设
中国陆军
建立时间:新中国成立时
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包括不边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中国海军
建立时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东军区海军建立。
建设初期规模: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发展:⑴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渐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我国自己制造了核潜艇。 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⑶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中国空军
建立时间:1949年10月。
规模:⑴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⑵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
导弹部队的发展
时间: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地位: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和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何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合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更名: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新时代强军之路
背景: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
时间:2014年。 政治保证:古田召开。
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站区,中部战区 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影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格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原因: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⑵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发展。 ⑶科技水平的提高。 ⑷科技强军战略。
共和国外交
确定独立自主新型外交
独立自主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1948年9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
1949年3月13日 中共第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4月3日 《反对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声明》
1949年6月30日 《论人民民主专政》
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另起炉灶”—“不承认” 1949年1月6-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49年2月 与苏联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谈话)
“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团结世界人民”的外交方针(1952年4月30日 周恩来在中国驻外使节会议)
维护国家主权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1949年~1950年秋,维持外资基本现状的政策
1950年11月~1952年年底,以美资为主要对象,开始大规模清理外资在华企业。
1953年~1956年,基本完成清理外资的工作
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外交努力
与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民主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建立与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苏同盟的建立和发展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谈判主要争议的问题:
关于苏联在东北的特权问题
关于外蒙古独立问题
与东欧国家友好关系的建立
保加利亚1949年10月4日
罗马尼亚1949年10月5日
匈牙利1949年10月6日
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10月6日
波兰1949年10月7日
民主德国1949年10月27日
阿尔巴尼亚1949年11月23日
南斯拉夫1955年1月2日
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6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
应对西方国家对华包围和孤立
抗美援朝期间的外交斗争
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决策
出兵朝鲜的战略考虑
抗美援朝中的战争与谈判
朝鲜停战及其影响
反对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
台湾问题的由来
美国对华政策的起源
中美关系的逆转
五十年代的台海危机
第二次台海危机
破解美国对华经济封锁
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
1952年,“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设立了“中国委员会”,并规定了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
1952年4月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后,中国打开了对西欧国家直接和间接贸易的渠道,并在柏林设立了中国进出口公司的代表机构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导下,率领中国贸易工作者以英国为突破口,开拓了对西欧贸易关系的新局面。
1957年,英国工商界、工党议员及部分保守党议员要求放宽禁运,扩大对华贸易的呼声日益高涨
1958年8月15日,英国贸易部根据“巴黎统筹委员会”协议,继续放松对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的禁运,把禁运项目减至118项。
寻求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和缓”
1950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外交努力,先后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挪威、列支敦士登、英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英国、荷兰为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4年9月11日,中芬两国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并互派大使。
推动周边国家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与印度、巴基斯坦的建交努力
印度1950年4月1日
巴基斯坦1951年5月21日
同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建交谈判
缅甸1950年6月8日
印度尼西亚1950年4月13日
与阿富汗、锡兰等国的建交进程
阿富汗1955年1月20日
锡兰(今斯里兰卡)1957年2月7日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吸收了西方政治学说的主权理论及不干涉原则
发展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法律基础源自于国际法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是尊重主权的最主要内容
互不侵犯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凭借战争手段处理纠纷的做法
互不干涉内政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有力武
平等互利是国家无论大小都能平等相处
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实现的结果,是总目标
妥善解决同亚洲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划定与缅甸等国的陆地边界
中缅边界的划定
边疆战略:睦邻友好,以和为贵 ;划界原则:尊重历史与现实
中缅未定边界:佤山、猛卯三角、尖高山以北地区
同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边界问题的解决
1960年3月21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
1961年10月5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条约》
1962年12月26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
1963年3月2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巴基斯坦政府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1963年11月22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约》;1965年3月24日缔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富汗王国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
解决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形成
中印(尼)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
解决缅甸等国的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努力
促成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7日-6月15日会议讨论朝鲜问题
1954年5月8日-7月21日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
1954年2月底周恩来主持起草了《关于日内瓦会议的估计及其准备工作的初步意见》
推动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越共支持的老挝左翼武装于1959年5月起开始反抗皇家军队的镇压
1961年5月12日有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开幕
1962年老挝右翼军队屡败,老挝国内成立民主团结政府,实现了国内停火并宣布中立。
7月23日通过了《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和《关于老挝中立宣言的议定书》
开启中美大使级会谈
1954年9月2日——1955年7月15日在日内瓦进行了17次领事级会谈,但也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955年9月1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两国大使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协议的声明》
1970年2月20日,双方举行了第136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
促成万隆会议 发展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
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外交作为
第一次亚非国家会议:1955年4月,倡议国—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锡兰、印度尼西亚
会议公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共处发展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万隆精神:要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要求加强国际合作,以协商方式解决国际纠纷的精神
促成万隆会议 发展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
与亚洲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二次建交高潮
尼泊尔1955年8月1日
锡兰1957年2月7日
柬埔寨1958年7月9日
老挝1961年4月25日
互访
对外援助
建立和发展与西亚北非国家友好合作关系
埃及1956年5月30日
叙利亚1956年8月1日
也门1956年9月24日
伊拉克1958年8月25日
摩洛哥1958年11月1日
阿尔及利亚1958年12月20日
苏丹1959年2月4日
突尼斯1964年1月10日
支持拉丁美洲国家反对美国侵略干涉
古巴
巴拿马
同时应对美苏战略压力与争取“中间地带”的战略观点
中苏关系恶化
中苏分歧的由来 1950年~1957年
中苏关系破裂 1958年~1965年
中苏边境冲突及其影响
中苏边界全长73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边界情况
影响:苏、美、中大三角关系开始形成,国际战略格局出现分化和改组,中美接近成为可能
中印边境武装冲突
中印边界争端的由来
1959年中印边境冲突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援越抗美的战略方针
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 1964年~1975年5月
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4年~19911年10月
支持老挝、柬埔寨人民抗美斗争
争取两个“中间地带”的努力
争取“中间地带”的战略思考
提出:1946年,《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两个“中间地带”
巩固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
埃及:1956年支持埃及人民维护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向埃及政府提供了2 000万瑞士法郎现金的无偿援助
阿尔及利亚: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民族解放战争,向阿临时政府无偿提供价值7 000多万元人民币的物资、军火和现汇援助。
十多个非洲国家:1959年至1964年的几年中,中国先后同几内亚、加纳、马里、刚果共和国、坦噶尼喀(今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刚果、中非、赞比亚、贝宁等十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伊拉克共和国、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以及摩洛哥、苏丹、索马里、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和也门: 从1958年起至60年代末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智利、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墨西哥、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进行访问和演出,并以此推动双边关系逐步发展。
古巴: 1960年9月28日正式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67年9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
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把这种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赐予,而认为援助是相互的
在提供对外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
以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
提供外援的目的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帮助受援国建设的项目,力求投资少,收效快,使受援国政府能够增加收入,积累资金
中国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产的质量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并且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议价,如果中国政府所提供的设备和物资不合乎商定的规格和质量,中国政府保证退换
中国政府对外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援助的时候,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这种技术
中国政府派到受援国的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
中法建交
1964年1月28日,中方单独发表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谈判并且达成两国建交协议
与日本、西欧国家的交往
1962年11月9日,中日双方代表签署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
发展扩大与瑞士、瑞典、芬兰、挪威和丹麦的关系
中国与英国和荷兰等半建交国家的交往和联系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同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接触和交流也逐步增加
中国同西欧国家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到1969年,双方贸易总额已达到11.26亿美元
扭转极左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冲击
中国国际环境恶化与调整对外战略的建议
60年代中期对世界局势的判断: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坚持以不妥协的态度反对“帝、修、反”
革命外交:“反对帝修反”
1967年中国与印尼断交
“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冲击
“三降一灭路线”
“王八七讲话”
“三砸一烧”
中国外交的初步整顿
毛泽东批示“王八七讲话”是“大、大、大毒草。
1969年春,中国方面已初步整顿和恢复了外交机构的正常秩序
“一条线”战略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缓和
20世纪60年代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苏攻美守
日本、西欧经济地位日益上升
第三世界逐渐兴起
中国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中美关系解冻与《上海公报》发表
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由巴基斯坦秘密来北京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
2月27日双方发表了《上海公报》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战略意义
中美谈判的焦点:中美建交后的美台关系问题
中方在谈判中提出的基本立场
联美遏苏的”一条线“战略构想
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的构想
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
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历史进程
1945年6月~1971年8月2日
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
从法律上、政治上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宣告了“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图谋的失败
表明世界各国要求承认中国,并要求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大势
是中国外交和联合国主持正义的力量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对于维护和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使联合国的普遍性和权威性从根本上得到了加强,这对联合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各国友好关系的开展,随后有大批国家与中国建交,为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开辟了道路
与西方国家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
建交
1970年10月13日,加拿大
1970年11月6日,意大利
1971年5月28日,奥地利
1971年10月25日,比利时
1972年3月13日,英国
1972年5月18日,荷兰
1972年6月15日,希腊
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
1972年11月16日,卢森堡
1973年3月9日,西班牙
1972年12月21日,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2日,新西兰
来访
法国总统蓬皮杜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
丹麦首相哈特林
比利时首相廷德曼斯
西德总理施密特
出访
1972年11月,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访问了英国和法国
1973年6月,外交部长姬鹏飞也访问了英国和法国
1975年5月中旬,国务院主持工作的副总理邓小平正式访问法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友好条约缔结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中国国家身份定位: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积极推动同第三世界国家建交
1970年至1976年,先后同中国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有40多个
中国还同扎伊尔、布隆迪、中非共和国、贝宁、加纳、肯尼亚、突尼斯7个非洲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不结盟、全方位和平外交的确立
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978年3月,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1978年10月,邓小平讲:“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对外开放的起步与发展
1979年~2001年11月
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含义
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从它们那里吸收外资,引进技术
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在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开展经济技术交往,进行技术合作
对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学习它们的长处,借鉴他们的特点
对外开放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在经济领域
在政治领域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美——全球进攻战略
苏——战略调整收缩
对时代主题新的战略判断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访华团
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已经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
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与实施
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调整定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全方位和平外交
表现
邓小平总结
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确定了中苏新型国家关系的准则,形成了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成为冷战后国家间关系的典范
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
对美关系总基调——基于战略利益的需要而同美国采取协调和并行不悖的行动
平稳表现
中美贸易诉求
中方要求美国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修订反倾销法及其他歧视性政策
美国则要求中方为美方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如降低高关税及其他壁垒,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改革贸易体制,增加透明度等
致力中日关系的平稳发展
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恢复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参与多变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
“一国两制”构想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其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其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和联合声明的发表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和联合声明的发表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冷战后中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
两极格局解体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美国加紧推行“超越遏制”战略
美欧日三足鼎立
冷战掩盖的历史遗留问题凸显
邓小平指出: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
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与西方对华制裁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确立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提出
1989年3月4日~1992年4月28日
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含义
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埋头苦干,做好自己的事情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特殊的重要性,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实施与成效
顶住西方制裁的压力
应对中美关系变局
应对日本制裁
应对欧洲制裁
与新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91年12月27日,中国宣布承认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
与中亚五国建交:哈萨克斯坦(1992年1月3日)、吉尔吉斯斯坦(1992年1月5日)、塔吉克斯坦(1992年1月4日)、乌兹别克斯坦(1992年1月2日)和土库曼斯坦(1992年1月6日)
稳定周边,改善国际环境
周边外交指导思想——“以邻为善、以邻为伴”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提出多极化主张
跨世纪的海疆问题
海洋法理论的新发展与挑战
联合国海洋法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现代新综合海权观
新综合海权观:传统海权观所注重的海军力量、海上安全与现代海洋权益观所主张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相并重的观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使我国领海与毗连区的宽度主张有了国际法的依据和保证
过境通行制度有利于中国走向海洋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的确立拓展了中国管辖区域
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确立有利于维护我国权益
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创立有助于争端解决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在关于军舰的无害通过方面有潜在矛盾
在关于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界方面带来困难
新的渔业制度给我国的渔业带来影响
海洋争端及其解决的某些程序也使我国面临困惑
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当前的海疆局势
中国面临美国在地缘战略上的“软包围”形势
许多岛屿被周边国家侵占
有争议的海域多被其他沿岸国家分割
海洋资源多遭国际资本的掠夺
中日东海问题
东海划界问题
日本主张
中国主张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的战略地位与价值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与现状
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中的立场
南海诸岛争端
南海的战略地位与争端现状
“五国六方”对南沙群岛的主张
中国
越南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中国台湾
中国外交转型与发展
新安全观与推动建立伙伴关系
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首次提出:1999年3月,江泽民主席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发表题为《推动裁军进程,维护国际安全》的演讲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主张“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4月26日
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15日
新安全观的创新发展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2019年6月15日 亚信第五次峰会
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世界多极化
伙伴外交
特点: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
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和谐世界”理念的渊源与基本内涵
思想渊源
内涵
“和谐世界”要建立的是一个共同安全的世界
“和谐世界”要建立的是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和谐世界”要建立的是一个包容互鉴的世界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时代主题3.0版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和平是各国福祉的基础
发展是大趋势
对抗无出路,合作是正道
共赢是目标
中国梦与和平发展新理念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
中国梦引领下的当今中国外交理念
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外交新征程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路径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
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提出:2013年3月
内涵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提出过程
内涵
共同享受尊严
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共同享受安全保障
共同努力的途径
共同遵守的规则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主要内容
全球治理的价值
全球治理的规制
全球治理的主体
全球治理的客体
全球治理的效果
中国作为
中国主张
深入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的基本认知
提出: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主要内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建设框架思路:六廊六路多国多港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
“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对外目标: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使命: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区域新型合作
“一带一路”推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