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言学纲要语法章节
语言学重点章节思维导图整理,包括:语法和语法单位、组合规则、聚合规则(了解)、变换、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通特征。
编辑于2022-06-18 23:14:23第五章 语法
语法和语法单位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
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则体系。
是语言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说话时的约定习惯,也是人脑的一种机制。
从功能上说,语法是系统地阐述生成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规则。
语法的性质
规约性
语法对人们的交际活动有制约性,同时语法规则是社会约定的。
抽象性
语法不能感知的抽象存在
生成性
不仅对已经存在的话语进行概括,而且可以生成无限多的新的话语。
替换的作用
有了这两个立足点,就能逐步找出语法规则来
一方面可以从语流中切分出语法单位
另一方面可以确定语法单位活动的位置
语法结构的两种根本关系
语法规则体现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联系p31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规则就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聚合关系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二者的重要性及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的两种根本关系,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语言符号是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形成句子的。
关系:组合规则的实现依托于聚合规则,而聚合类的归并也是源于具体的组合。
语法单位
被替换下来的、能以同样的意义在别的地方重复使用的片段叫做语法单位。语言单位有大有小。
语素、词、短语 /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语法单位的层级
大单位由小单位按一定规则组合构成: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同一个语素在组合时可能有不同的语音形式。
语素与音节的区别
音素→音节→音位
音节的结构:声母+韵母(头+韵+尾)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词: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独立成句的最小单位。
词组:词的组合,是句子里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句子: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是句子最大的语法单位。
词的检验方法:造句法和插入法
检验一个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语素(粘着语素)的常用方法是造句法
如果一个语言单位在造句时不能作为一个句子成分单独运用,那它就是一个语素; 如果一个语言单位可以作为一个句子成分单独使用,那么它就有可能是词。
例如: “白菜”的“白”和“菜”均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句子成分出现, “这棵菜怎么这么白呀!”,这句话中的“菜”和“白菜”的 “菜”指的不是一回事,其中的“白”和“白菜”的“白”也不是一个意思。
检验一个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词组的常用的方法是“插入法”/“扩展法”
如果一个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当中不能插入任何成分/不能自由拆开、不能自由移位。即使插入了,其意义会 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语言单位就是词;
蔬菜·新鲜蔬菜 大衣·新大衣 (蔬菜不能插入任何成分,蔬菜是词, 蔬是语素) 如一个语言单位当中可插入一个成分,而意思基本不变,那么它就是词组。(新鲜的蔬菜)
组合规则
词是造句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以词为枢纽,可以把语法规则分为两类。
词法
词的构成(构词法)和变化的规则。词法的研究对象是词和比词小的语法单位。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分为词根、词缀。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语素。
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婴儿、男儿
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也可以和词缀构成词。
chair、man、earth、quake、人、马、水、山 词根单独构成 chairman、earthquake、人马、山水、流水、困难、教育:两个词根 拖拉机、录音机、播种机:三个词根
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根据与词根语素位置的关系 ,分为前缀、中缀、后缀:
前缀粘附于词根的前面。
dislike、rebuild、informal、disagree、enlarge unhappy。 老乡、阿爸、第一。
中缀位于词根的中间,比较少见。
有人认为汉语“胡里糊涂、啰里啰嗦、肮里肮脏”中间的成分是中缀。
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面。
记者、读者、西化、年头、鼓手、凳子、really、teacher、happiness。
词缀按照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派生词缀
增加了新的词义内容或改变词的归类:work-er
派生词缀可以与哪些词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只能在词典中一一说明。
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后
屈折词缀
只改变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 (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且总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曲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说明。
二者区别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构词语素、变词语素
构词语素(词根和派生词缀) :构词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干
例如:workers,其中s是词尾,work是词根,er是词缀,这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worker就是词干。
词干可能是由词根构成的,也可以是词根加上词 缀构成的。
一个词,除去变词语素,剩下的部分就是词干。
变词语素(屈折词缀)
汉语中的绝大部分是词根语素,构词词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
根据语素是否能单独成词,可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自由语素: 既能独立成词,又能单说的语素。
黏着语素:不能独立成词,或成词但不能单说的语素。
企业 技术
词缀都是黏着语素,词根既有自由的,也有黏着的。
词语的组合方式
根据构词语素出现情况,一般把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
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Or 一个词根语素+屈折词缀构成的词。
汉语:人、手、水、啊、琵琶、枇杷、哗啦、坦克
英语:man、teach、books、moon、sun、long
合成词:是由两个/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例如: 山峰、革命、大家、环境、根子 chairman(主席)、classmate(同班同学)
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合成词。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
构成复合词的 规则叫复合词构词法。这种构词法在汉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汉语:思想、学习、黄瓜、大豆、胆怯
英语:snowwhite、makeblieve、makegame、 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
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分五种。
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结合构成的词。
构成派生词的规则叫派生构词法,或附加法。在英语俄语等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派生合成词根据词缀的位置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前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前面。
后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后面。
派生词的意义在词根语素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
词缀往往表示意义或功能上的类化。
老师、阿妈、作者、读者、路子、石头、盖儿慢性、客气、深化 friendless、 friendly、 rewrite、 writer、 reset、 impossible、business 英语unkindly、汉语的“非霸权主义”、“反革命者”是前后都有词缀构成的派生词。
句法
指组词成句的规则,包括词组的构成、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 内容。句法的研究对象是词组和句子。
词组和句子可长可短,变化无穷。但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结构一层套一层组合而成的。
常见的基本结构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
主谓结构
反映主体与主体的动作、状态、性质的关系。
主谓结构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体现。(类的配列)
形态在组合上的配合变化也可以作为主谓关系的语法形式。
述宾结构
反映动作(述)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的关系
类的配列是常见的表达述宾关系的语法形态。(述宾结构中两个成分的类是所有语言相同的,但两个成分的排列次序在不同语言中各不相同)
形态或格助词 也是常见的表达述宾关系的语法形态
偏正结构
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所谓偏与正,是就结构来说的,并不是说在意义上中心语比修饰语重要
可分为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
由类的配列、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可体现偏正结构的语法形式。
联合结构
其构成成分(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语法上是平等的。在更大的结构中只能充当一个结构成分。
联合结构的语法形式是:类的配列、虚词来体现其语法形式
述补结构
由述语和补语(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构成的结构
述补结构的语法形式主要是类的配列、虚词来体现 其语法形式
述补结构一般被认为是汉语的特点。
汉语句法的特殊性
在英语等等许多语言中,除祈使、感叹句和口语中的特殊情况外,只有主谓结构才能成句。其他只能做句子之下的词组
汉语中五种结构都可以加上语气等成句范畴而称为合格的句子。不仅祈使、感叹如此,陈述句也如此。不仅口语这样,书面语里也有这样的情况。
语法的形式和意义
语法的形式(手段)
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s)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ing)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类的配列、形态的一致性配合、虚词等
辅助词——(加助词“的”,可以变成名词性短语“买菜的”)
词缀——(-者,表示名词的标注)
重叠——(汉语动词重叠)
重音、语调
语法意义
是指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和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是反映组合方式的 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
组合的层次性
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由几种基本结构一层层套起来组成的。
句法分析·层次分析法
1 为什么一般分为两个结构成分?
除联合结构外,其他几种基本结构都是由两个结构成分组成的,所以,不管是经过几层套合的词组,在每一个层次上除联合结构外都体现为两个结构成分的组合。
分析句子时,可以据此逐层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去分析。
组合层次图解法(从小到大)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层次图解法(从大到小)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个结构体,4个层次
2 直接组成成分
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合成分。
3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①使整个句子的结构一目了然。句子里任何一个词同另一个词的关系也能清除说出来。
②弄清楚结构的层次对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很重要。
我们需要大量进口机电产品
组合的递归性
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能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如:他拍的电影我知道人人都喜欢看 (先后在不同层面上使用了四次主谓结构。)
实际交际中出现的句子,不同结构的相互嵌套比相同结构的嵌套更加常见。
聚合规则(了解)
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单位总是聚合成类,供组合选用。
语法的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则’。
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和词形变化。
词类
词类: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在一种语言里,凡是能在相同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他们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成一类。如述宾结构 偏正结构
语言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种。
词的句法功能在不同语言里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词类体系,需要分别归纳。
怎样划分词类?
词出现的位置
词形变化
重要的补充说明
划分词类的意义
语法研究虽然要从具体的句子入手,但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句子,而要从具体句子里抽象出结构的格式,这就需要给句子中一个个具体的词分类。
划分词类是概括句法格式、发现组合规则所不可缺少的一环。(举一反N)
每一类词的“大同”中有“小异”,“异”在更细致的结构类型中的分布不相同,据此可以把词分为更小的类。
兼类词
各种语言里面都有跨类的词,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这一类,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这可称之为兼类
形态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形态。
P103例如英语与俄语
词形变化是词进入组合结构关系所要求的。(有些语言中,词不发生变化 就不能进入组合结构)
词形变化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所以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即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见划分词类的依据)
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形态不充分,或和句法功能发生矛盾,词类还得按照句法功能来定。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即为“语法范畴”。(如 :数)
语法范畴v.s.形态: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方面的聚合,语法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语法意义)的聚合。
常见的语法范畴:性 数 格 时 体 态 人称
性
是某种语言(许多有屈折变化的语言)里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 “沾光”)
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入句前就确定的,而冠词和形容词因常常修饰名词,他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中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
许多有屈折变化的语言有性范畴:俄语和德语的名词和形容词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不同性的词有不同的变格形式。 法语只分阴性和阳性。
注意:此“性”与生物学的性别概念不一定一致
数
数的语法范畴一般为名词类的词所有,表示现实中的事物的数量关系。
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
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
也有单数、双数和复数
还有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
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的词中体现出来。(形容词 冠词 动词)
格
表示名词和代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格的数量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德语有主格、与格、所有格、宾格,俄语有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英语的代词有主格、宾格、所有格之分,俄语的名词、代词的格有六种形式,修饰他们的形容词、数词也有相应的格的的变化。
时
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可分为现在,过去,将来。(此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如英语“I write”(现在时)“I wrote”(过去时)“I shall write(将来时)
体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
俄语: 完成体 未完成体 英语:普通体 进行体 完成体普通体“I write” 进行体“I am writing” 完成体“I have written”。 汉语:着 了 过
英语·现在进行时 过去完成时包括两部分
人称
人称表示说话者本人和所说的话中的动作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俄语 法语 英语
有的语言有进一步的人称区分。
态
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
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着,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变化。
句子使用的态不同,动作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在句子中表示的方法就不同。用主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用被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客体,即动作的支配者,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例如:Father reads the newspaper-The newspaper is read by father.
级
级范畴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等语法形式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上的差别的语法范畴,是形容词和副词所具有的意义。
级一般可分为原级(positive degree)、比较级(comparative degree)、最高级(superlative degree)三种。比如, tall-taller—tallest
V.S.汉语中形容词程度: 美—更美—最美 汉语时通过词汇的手段增加一个副词的方式表达,没有使用形态变化的方式,所以汉语没有级范畴。
语法范畴必须有词性变化的形式体现。汉语没有形态,严格地说没有如上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的语言个性很强。同一语言中,语法范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语法范畴具有如下特点:
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有的选择决定于意义,有的决定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
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项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某个项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其他项的意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项的增加和减少也会引起其他项的意义变化。
变换
什么是变换?
1.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2.不同句式的变换
变换与句型
从语法单位的组合和聚合总结出来的句子格式并不是孤立的,句子格式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考察这种关系的途径就是变换,变换可以揭示句型之间的联系。
张教授临摹过《清明上河图》。…… 主动句 《清明上河图》被张教授临摹过。……被动句 张教授把《清明上河图》临摹过。……“把”字句 《清明上河图》/张教授临摹过。……主谓谓语句 每种句式都有侧重。
变换是意义上有联系的语法格式之间的有规则的变化,它能超越一个语法格式的范围,揭示有关格式之间的关系。
对于揭示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有重要作用。
句法分析之变换分析法
变换分析:就是运用一定的规则把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的方法。
句法变换是语法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通过移位、添加、替换、删除、分合 等变换方式深入解释某些语法难题
五种变换方法
移位
我打破了杯子→ 杯子被我打破了。
添加
写信 → 写(一封)信 杯子我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
替换
他说汉语说得好 → 他的汉语说得好
删除
他写的信 → 他写信
分合
我和小张是湖北人 → 我是湖北人,小张是湖北人 我和小张是朋友。(不可以---由此分析句子的内在区别)
实际的变换大都是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变换和句法同义
如: 猫吃了鱼。(我拍了球) 鱼被猫吃了。 鱼,猫吃了。 猫把鱼吃了。
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
注意
1 同义关系不是具体句子间的关系,而是句子格式间的关系。
2 处在句法同义关系中的格式,可以按照一定规则互相变换。
意义
变换把动-名语义关系相同的句式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他们之间互相沟通的关系。可以把结构意义相同的句式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对于语言教学也有好处。
变换和句法多义
变换不但串连同义句式,使他们聚合在一起,还可以:
A 揭示出同一个句式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动—名语义关系,解决句法多义的问题。
如: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鸡不吃了
使用添加的方法来变换: 他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通知他的人还没有来。
B 变换还可以有效地用来分析句法结构中的歧义现象。
C 变换不仅可以有效地用来分析句法结构的歧义现象,而且也有助于辨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变换不但能辨析歧义的结构,还能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的语法小类,不论在组合上还是在聚合上都把语法分析往深处推进了一步。
变换要遵循的原则(不能随便换)
变换必须在深层意义不变的基础上进行
校长批评了他——他被校长批评 校长批评了他——他批评了校长
对具体句子进行变换时,只能改变实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一般不能替换实词本身。
在结构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删个别实词或把它变成代词,如“他被校长批评 了”,变为“他被批评了”,删去“校长”并未影响全句的结构关系。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通特征
语言的结构类型
世界上正被使用的语言据统计有六千多种,按照语法结构特点给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是一种语言分类的重要方式。
把语言分成不同的结构类型,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语言的概貌,探讨语言的普遍特征,有一定帮助。
较传统的结构分类是根据词法的区别,可分为: 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
孤立语
如:父亲的书 快乐的小鸟
特点
1 缺乏词形变化,几乎所有词都由词根语素构成。
2 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
3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代表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等
粘着语
屈折语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如won, sung.
特点
1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2 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这些意义也可以用别的屈折词缀来表示。
3 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地很紧,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代表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 原来都是典型的屈折语
屈折语
特点
1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粘附)语素都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如果一个词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
2 黏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代表
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日语、朝鲜语
复综语
特点
复综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
由于在一个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代表
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
语言的结构类型是就结构的基本面貌来说的,不是说屈折语中没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成分,或者孤立语中没有任何粘着、屈折的成分。
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纯粹属于某一种结构类型。
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每种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需要。
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各自采取方式的侧重不一样罢了。
语言的普通特征(语言共性)
语言最一般的共同特点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原理
除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理外,人类语言还有一些较为具体的共同特点,这叫做语言的“普遍特征”
一切语言都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基本区分,尽管不一定有形态的标记
一切语言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鸟儿飞)
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小鸟儿),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很小)的词组
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的全部或一部分转成名词性词语(调查农村→农村调查,飞→飞的,写→写的、所写的);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fly→a fly bird)
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鸟儿和虫子),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适应并改造环境)
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鸟儿不飞了)和疑问句(鸟儿还能飞吗),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快飞吧!)
一切语言的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都至少有两种发生关系的方式(鸟儿飞【自动】,鸟儿吃虫子【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