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热
诊断学发热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发生机制、病因与分类、发热的分度(以口腔为准)、热型及临床意义、伴随症状。
“水肿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或者全身系统血管内的液体,通过通透性增加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下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例如如果是局部的水肿,有可能是炎症或者外伤或者过敏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全身系统的疾病造成的全身水肿,就需要考虑全身系统的疾病造成的原因,例如心血管系统、肾脏系统、风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的全身水肿。如果想解决水肿,需要积极寻找原因,是因为血管内容量的增加,还是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诊断学水肿知识思维导图,包括: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水肿的伴随症状。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发热
发生机制
致热原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原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细菌,病毒,真菌,细菌毒素等
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类固醇物质
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内源性致热原(白细胞致热原)
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非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分类
感染性(最常见)
非感染性
1-9
10.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原发性低热
感染治愈后低热,注意潜在病灶和新近感染
夏季低热
生理性低热
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月经前,妊娠初期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为准)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
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败血症热型)
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幅度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
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
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又逐渐升高,反复多次
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急剧上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
不规则热
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伴随症状
寒战
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
结膜充血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
单纯疱疹
急性发热性疾病
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
肝脾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胆道感染
出血
急性传染病,重症感染,血液病
关节肿痛
败血症,猩红热
皮疹
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
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乙脑,斑疹伤寒,流脑,中毒性菌痢
先昏迷后发热: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