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学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学的思维导图.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社会科学,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一门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涉及科学主义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社会学
导论
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
社会整体(孔德、迪尔凯姆、斯宾塞)
个人及其社会行为(韦伯)
特征功能
特征:综合性、广泛性、应用性、科学性
功能:what、will、why、how
产生背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
思想背景
社会背景
西方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1838年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
学科化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
发展成熟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
社会学在中国
传入与传播:1903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成长时期
停止时期
恢复重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的区别
西:保守改良派,维护资产阶级现有秩序;二元思维,个体与整体研究割裂,过程与结构割裂
马:维护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强调辩证统一
理论视角
功能论
冲突论
互动论
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程序:提出和界定问题、回顾别人研究、进行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解释资料得出结论、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方法: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
社会
定义:处于特定时空领域内、享有共同文化、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所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理论
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名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特点
功能
整合功能
导向功能
继承与发展
交流功能
社会运行
定义: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是社会存在的常态
运行方式
纵向运行:(以时间为轴)继承关系、变异关系、中断关系
横向运行:交叉渗透关系、相互制约关系、促进关系、转化关系
类型
良性运行
中性运行
恶性运行
物质基础
人口
规模
结构
质量
环境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文化
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成果
特征
超生理性
超个人性
象征性
全括性
整体性
传递性
文化类型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文化堕距理论(奥格本)
文化构成
要素构成
层次构成
文化分析视角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震惊
文化功能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研究发展的两个阶段
社会化研究的三个角度
社会化定义
作用
社会化条件
媒介
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
生命周期
镜中我理论“(库利)
角色扮演理论(米德)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理论
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生命历程理论(芝加哥学派)
阶级、阶层和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
定义:依据具有一定的某种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结果
社会地位
社会不平等
差异形成原因: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
类型: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
两大理论传统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从改革前后两个维度)
社会流动
定义
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无分层不流动
垂直与水平
短距离与长距离
代内与代际
结构性与自由流动
改革前后农村与城市的社会流动变化(改革后长距离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困难)
影响因素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个人因素(先天与后天)、结构因素
地位获得模型
1967年布劳·邓肯《美国职业结构》,开放社会和封闭社会
社会关系网视角(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
定义:社会行动者及其之间关系的集合
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精神的物质的联系的总和
初级关系网络与次级关系网络
血缘、地缘、业缘
强关系与弱关系
团体格局网络与差序格局网络
邓巴定律
六度分隔理论
功能(正向、负向)
分析理论
结构洞理论(1992,博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弱关系优势理论(格兰诺维特)
社会群体
定义: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内群体与外群体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初级群体
主要类型:家庭、邻里、伙伴群体
日渐衰落的表现
初级群体转型的作用
婚姻与家庭
婚姻
择偶梯度理论
婚姻制度演变
家庭
性与社会性别
性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定轨
性别分层
性别定轨的具体表现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四方面内涵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角色集(角色丛)
角色失调
角色距离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维度:向度、深度、广度、频度
经典理论
拟剧论(戈夫曼)
本土方法论(哈罗德·加芬奈尔)
人际互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