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事诉讼法(老师版)第二章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发第二弹出炉,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编辑于2022-06-22 00:37:14刑事诉讼主体
专门机关
实质:公安司法部门(政法部门)
定义:是指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是指按照法定职权进行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
分类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
国家机关
监狱
军队保卫部门
海关走私犯罪侦查部门
中国海警局
检察院(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审判机关)
公安机关
性质
国家治安保卫机关
政府职能部门
武装性质的执法机关
备注: 1、执法权是行政权,非司法权,因此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 2、在刑事诉讼中,派出所不属于公安机关,因为派出所不属于一级办案机构,所以派出所所长不属于刑事案件直接负责人 (追问:谁能属于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呢?【从最基层的公安局开始】)
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及其案件管辖范围
公安机关(狭义)
一般的刑事案件
国家安全机关
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
监狱
罪犯在监狱内的犯罪案件
军队保卫部门
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与涉及军事秘密的案件
1、军队内部:指的是场所,是在军事管辖范围内军事营区 2、军事机密情景分析: 一新款战斗机机械师年假回家时,设计军事机密的相机丢失,应当由何机关立案? *分析:该相机涉及军事机密应当
中国海警局
履行海上维权执法职责,对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职权
主要侦查机关
强制措施的主要执行机关
①强制措施: 1、拘传 2、取保候审 3、监视居住 4、拘留 5、逮捕 ②有些强制措施检察院和法院也可以采取
某些刑罚的执行机关
拘役
剥夺政治权利
领导体制
上下级公安机关间:上命下从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公安机关间
配合、协作关系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检察制度来源:拿破仑时期《拿破仑法典》将法院的控诉权剥离至检察院,让 纠问式审判模式 变为 控诉式审判模式
侦查权
公诉权
诉讼监督权
立案
1、对公安机关插手案件调查,提前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监督 2、对公安机关懈怠立案的情形进行监督
侦查
对于公安机关的取证过程进行监督
审判
对于法院判决是否合理进行监督
执行
对于罪犯的生活状况以及监狱管理状况进行监督
组织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人民检察院
省人民检察院
地市人民检察院(分院)
县、区人民检察院
专门检察院
军事检察院
铁路运输检察院
改革:将铁路运输检察院废除,并入铁路所在属地检察院(趋势)
…………
领导体系
上下级检察院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检察院内部
检察长负责制
检察院对人大及其常委会
受到本级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人民法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任务
审判三类案件
刑事
民事
行政
职权
《刑事诉讼法》T12
组织体系
派出法庭是属于刑事诉讼法意义上的“法院”吗? 不属于,因为派出法庭属于基层法院派出的审判组织,不属于独立的司法审判单位,不能称之为“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
军事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
海事法院
监督体制:事后监督
1、事后监督的理解:只能在审判程序结束后进行监督式改判 2、事后监督的方式:发布再审与发回重审
上下级法院间:监督与被监督
法院对人大
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审判组织
主要组织形式:合议庭
独任庭
主要应用:基层法院的素材案件
审判委员会
诉讼参与人
定义
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专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书记员和人民陪审员
分类
当事人
公诉案件
被追诉人
被害人
自诉案件
自诉人
被告人
附带民诉
附带民诉原告人
被告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注意:以下几种人不属于诉讼参与人: 1、有专门知识的人 2、值班律师 3、见证人 4、家属
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证人
鉴定人
翻译人员
当事人
定义:是指与案件结局有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的诉讼参与人
范围
公诉案件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区分
是否提起公诉
诉讼地位
当事人
诉讼权利和义务
单位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
权利与义务
基本上与自然人相同
诉讼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主要负责人担任
被害人
定义: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诉讼权利
共有权利(与被追诉人共有)
控告权
申请回避权
辩论权
参加法庭调查
申诉权
特有权利
委托诉讼代理人
对公检不追诉处分的申诉权
公诉转自诉
抗辩诉讼权(请求抗诉权)
自诉案件
自诉人
定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自诉案件范围
告诉才处理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公诉转自诉案件
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范围
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已经死亡的被害人近亲属
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范围
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已经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在案件审结前已经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
范围
法定代理人
代理对象
无行为能力人(8岁以下或精神病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权利与义务
特点:较为广泛
主要权利
申请回避权
有独立的上诉权
限制:人身性质的行为不能代替行使
诉讼代理人
定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依法委托的、代理其参加诉讼的人
委托权主体
公诉案件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自诉案件
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证人
注意:证人不得申请回避,不适用申请回避权,但是证明力或存在细究,真实性应当由法官定夺
定义
向公安机关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的当事人以外的人
资格
没有证人的资格的情形
生理上、精神上的缺陷,且不能不能正确表达,不能明辨是非的人
缺陷:指的是能够影响其正确表达案件事实的生理,精神缺陷,才能被认定为失去证人资格
特点
不可替代性
身份优先性
指的是成为证人之后,不得担任本案件的其他诉讼参与人身份
诉讼权利
查阅证言笔录
控告权
经济补偿
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证其本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
鉴定人
产生方式:公检法指派或者聘请
鉴定对象:专门性事实问题
限定:只能是自然人
二者区别
产生时间
利害关系
是否聘请、指派
资质、年龄
可替代性
翻译人员
适用对象
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注意:是诉讼参与人;法官等司法审判人员不得申请翻译
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