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律与教化
法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我们并不希望法律去制裁谁而是希望教化以及约束,此篇导图是历史知识也为我们讲述了中西方的法治与教化
本图全面覆盖考试大题必考内容,只告诉你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完就能直接用于材料分析,帮助你拿到必修四大题更多高分!
本图浓缩众多考生头疼的选修三,整理最佳的复习内容,直接告诉你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保证考到内容不丢分,板块化整理,系统化思路的选修三精华知识点,等你来取!
本图旨在全方位帮助高三学生巩固选择性必修二的法理常识,最快掌握选必二重点知识,辨析模糊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法律与教化
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
奴隶制社会时期
夏:奴隶主贵族肆意残害奴隶
周:建立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思想有一定进步性
最早成文法的出现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
德治与法治之争
思想体现:儒家法家之争
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与教化
秦汉时期
律令具有法律效力
汉朝
以经断狱
魏晋时期
律令儒家化
以经注律
法律以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
目的在于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
隋唐
法律:《唐律疏议》
法律
唐初对律删繁就简
《唐律疏议》
地位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影响
是中华法律体系确立的标志
唐律影响
历代王朝以此为蓝本创制法律
特点
礼法结合
教化:《大唐开元礼》
宋元明清法律与教化
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引援唐律
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点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教化
宋朝
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
宋以后,儒学人士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明朝
乡约变为宣讲太祖“六谕”
主劝谕,其中禁约成分使其有强制性
清朝
延续明模式,内容改为“圣谕”
礼法关系变化总结
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法治建设进程
1949,《共同纲领》
20世纪50年代,婚姻法,土地改革法
1954,《宪法》国务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
文化大革命时期,法治建设遭到破坏
1982,《宪法》,刑法,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推进
中共十五大,将法制改为法治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8年,习新思想纳入宪法
2020十三届全国人大,确立民法典(社会百科全书)
精神文明建设
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90年代,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1994年,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
2001年,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200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欧洲法律的三种元素
日耳曼法
教会法
成文法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特征
国家权力结构上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法律内容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司法实践
程序公正与无罪推定
律师与陪审团制度
宗教伦理与教化
中世纪基督教影响
积极
文化:保存和传播古典文化
教育:创办教会学校与世俗学校,促进教育发展
社会道德:宣传教义,宣扬道德教化
消极
压制人性,束缚思想
宗教改革后,新教
主张
内容
人人可与上帝沟通
提倡节俭
信徒自行阅读圣经
积极入世
适应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
反对教皇权威,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推动思想解放,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仍束缚人的行为,麻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