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如同沙粒一样微小,但细菌不能肉眼可见,而且有些细菌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此篇导图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以及细菌结构等知识点阐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病毒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侵入宿主及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此过程为病毒感染,此导图还介绍了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这是一篇关于病毒的基本性状的思维导图,其内容包括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以及遗传与变异等
细菌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此过程为细菌感染,有些细菌会致病而有些细菌也会在人体内形成免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链球菌、八叠球菌
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
螺形菌:弧菌属、螺菌属、螺杆菌属、弯曲菌属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肽聚糖(黏肽、胞壁质)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
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组成;
G-菌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组成。
G+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
磷壁酸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
分类:壁磷壁酸(WTA)、膜磷壁酸(脂磷壁酸,LTA)
抗原性、黏附素活性
G-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
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组成,是不对称的双层膜结构
LPS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组成,又称为G-菌的内毒素
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
细胞壁主要功能及其相关医学意义:①保护细菌和维持菌体形态;②物质交换;③与致病性有关;④与耐药性有关;⑤与静电性有关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受损后,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称为原生质体。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称为原生质球。
无论其原为G-或G+菌,形成L-型大多染成革兰阴性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物质转运(疏水性屏障,选择性进入)、呼吸和分泌、生物合成(酶类)、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新的囊状物,称为中间体。多见于G+菌,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亦称为拟线粒体)
细胞质
核糖体: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胞质颗粒(内含物):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嗜碱性强,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
核质(拟核):细菌的遗传物质,无核膜、核仁、有丝分裂器,亦称为细菌的染色体
细菌特殊结构
荚膜(细胞壁外黏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
化学组成:大多数为多糖,少部分为多肽
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
结构: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具有很强抗原性,称为鞭毛(H)抗原
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部分细菌鞭毛与致病性有关、细菌的分型与鉴定
菌毛
许多G-菌和少部分G+菌表面的丝状物。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菌毛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看见。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与宿主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仅见于少数G-菌,比普通菌毛长而粗,呈中空管状。由致育因子编码,故又称F菌毛。有性菌毛(F+菌),无性菌毛(F-菌)。通过接合进行传递作用。
芽孢
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
形成条件:不良环境、营养缺乏
结构:具有多层膜结构(核心、内膜、芽孢壁、皮质、外膜、芽孢壳、芽孢外衣),芽孢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需物质
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只生成一个菌体,故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功能:抵抗力强、是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是某些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显微镜放大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染色法:革兰染色法(G+菌:紫色,G-菌:红色)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