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方经济学导论
西方经济学复习,导论部分整理,包括:西方经济学界定、由来和发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中到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原理。
大学计划和规划,大学四年,是人生中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挑战的宝贵阶段。为即将或正在经历这一阶段的学子们提供一份详尽而实用的指南,帮助大家从入学之初就树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逐步构建起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导论
西方经济学界定
微观经济学:
重点研究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宏观经济学:
研究社会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
科学因素
研究方法
理论观点
阶级属性
本质为资产阶级利益利益辩护和服务
我们在研究西经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方面注意借鉴其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实用价值的要素,另一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及其阶级分析方法全面科学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由来和发展
1、重商主义
思想:金银是财富唯一的形态
强调国家干预,重商主义者意识到商业资本的发展及利益需要有民族国家的利益支持
早期被称为“重金主义”,反映商业资本家的要求:
晚期被称为“重工主义”,反映新兴工场手工业主的利益。
2、古典经济学
时间:17-19世纪中叶
人物代表:斯密、李嘉图、配第、布阿吉尔贝尔 标志:以斯密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起点 意义:倡导经济自由第一次革命,出现“看不见的手”。
3、新古典经济学
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第一次危机:等量资本等量利润 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第一次综合:穆勒,第二次综合:马歇尔
4、当代西方经济学
第二次危机:自动调节与经济危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微观经济学
传统微观经济学:
马歇尔初步形成,经张伯伦、萨缪尔森、希克斯等发展。
现代微观经济学:
特征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核心是价格形成机制
宏观经济学
特征
①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分析法 ②行为宏观经济学兴起 ③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的新发展
传统生产要素:
劳动、资金、土地、企业家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资源稀缺性
研究对象:是在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
研究对象的确定
what、how、for whom、when
西方经济学中到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与个人主义:
从个人到社会社会利益时个人的利益加总。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论。
基本假设:
经济学假设
资源稀缺假设
经济人假设
完全理性假设:
假定人们在各类经济活动中都具有完全理性,人们凭借完全理性进行积极选择和决策
自利假设:
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个人首先是自利的
具体研究方法
1、演绎法与归纳法:
从个别到一般。“一般”我便是事物本质,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一般性规律
2、经济模型的构建与数学分析:
用变量的函数关系表示经济理论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
5、边际分析法:
研究一种经济变量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