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复习要点梳理,包括:需求、供给、市场均衡、弹性、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编辑于2022-06-25 21:17:37经济学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的概念
定义: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对需求需要注意的三方面
1、给出的需求定义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
2、此需求是不是消费者一次市场购买行为,而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条件指定的一个计划
3、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具备两个特征: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需求的表示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具有线性)
需求规律
含义: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共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购买该商品的数量就会越多
如果消费者对一种特定商品的需求满足需求规律,则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特例
需求曲线垂直(孤品拍卖)
需求曲线水平(完全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1、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
2、消费者收入水平,收入决定其支付能力。
3、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替代品、互补品
4、消费者预期
5、政府政策,一般而言政府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预期等因素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供给
供给的概念
定义: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个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被称为该价格下的供给。
三个注意方面
1、除商品本身的价格意外,影响生产者对商品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2、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针对一系列可能价格制定的一个计划。
3、特定价格下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需具备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
供给规律
一般而言,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产品供给量越大,反之,商品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1、生产者目标
2、生产技术水平
3、生产成本
4、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产品价格
5、生产者对未来预期
6、政府政策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的变动
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原均衡价格P₁)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需求不变条件下
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和供给均发生变动
需求增加,同时供给减少,此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变动不定; ②需求增加,同时供给增加,此时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不定; ③需求减少,同时供给减少,此时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④需求减少,同时供给增加,此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不定。
动态经济模型
均衡条件:需求=供给
研究模型:蛛网模型
收敛型蛛网:随时间推移市场价格趋于均衡价格
封闭蛛网:随时间推移,价格及不会远离均衡价格,也不会趋近均衡价格
发散型蛛网:随时间推移,市场价格远离均衡价格。
市场均衡定义:
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此时供给和需求不再增加也不在减少) 均衡价格: 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是对应的价格 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对应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图中E点为均衡点, 均衡价格,P₂对应的供给>需求,此时出现超额供给,供大于求;
P₁对应的供给<需求,此时出现超额需求,供不应求。
弹性
弹性的概念:一个经济变量发生变动时对另一个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用于衡量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弹性系数公式:(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个价格弹性系数:=-
=0,需求无弹性
0<<1,需求缺乏弹性
=1,需求为单位弹性
1<<+∞,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无限弹性(完全弹性)
线上需求曲线的弹性变化(图中截距由需求函数公式Q=α-βP求得)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
商品重要程度
商品可替代程度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
调整时间长短
其他需求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弹性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相应商品价格的变动,对该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弹性系数=0,供给完全无弹性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也称最低限价,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生产而对该商品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P1为支持价格,供大于求
限制价格,也称最高限价,指政府为了防止某商品的市场价格过高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P1为限制价格,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