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记忆原理
我们所有的记忆,都要经过短期记忆这一站,才能被进一步转化为长期记忆。这个保存长期记忆的地方,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所以,要想记住更多的考试知识,你要做的,本质上是把更多的考试知识从短期的“临时中转站”里挪到长期的“硬盘”里。
编辑于2022-06-26 07:27:41记忆原理
分类
短期记忆
类似于计算机临时储存器
短期记忆的特点是,容量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也会很快被忘记。
但是,我们所有的记忆,都要经过短期记忆这一站,才能被进一步转化为长期记忆。这个保存长期记忆的地方,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所以,要想记住更多的考试知识,你要做的,本质上是把更多的考试知识从短期的“临时中转站”里挪到长期的“硬盘”里。
长期记忆
类似于计算机硬盘,长期储存信息,信息储存在大脑皮质中
记忆的形成
人脑中存在 1000 亿个神经元(意外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无法获知人脑中神经元的准确数字)。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神经纤维”分别与其他一万个神经元相连,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就是“神经回路”。
记忆就是大脑内众多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的无数神经网络
人脑在记忆形成过程中会做价值判断,记住有用(必要)信息,忽略(不必要)无用信息
裁判就是海马体
必要信息被送到大脑皮质进行储存
海马体判断标准:对生存不可或缺的信息
请大家仔细地想一想,诸如“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石头砸向脑袋时如果不避开就会受伤”这类信息,和“苏格拉底于公元前 399 年去世”这类教科书上的知识相比,哪些才是关乎性命的重要信息呢? 人也是动物,有着最原始的动物生存本能 对于动物来说,所谓“学习”就是指牢记在险境中获得的经验以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危险,进而越来越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
海马体在储存信息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改变“根本记不住”这种让人发愁的状况,因为相对于“记住”,人脑本来就更擅长“忘记”。
记不住才是理所当然
在记忆需求上海马体与我们的意志并不一致
怎么做:欺骗海马体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我们要尽可能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诚意,持续不断地将信息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
学习需要不断重复
能记住所有信息不一定幸福
如果人记住的每一条信息都近乎无法被忘记,那么人不是就无法正常生活了吗? 曾经有一位记忆力超群的“患者”,他患有“超忆症”——从在马路上与其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到放置在路边的自行车,他能记住从早上起床开始一天中看到的所有事物。也许我们很羡慕他具有这样超凡的记忆力,但实际上,这种记忆力会让生活变得很不方便。 每当晚上准备睡觉时,白天见到的种种情景就会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这种不会忘记的能力让那些场景仿佛又一次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以至于妨碍了他的思考。渐渐地,他开始分不清现实与想象,迷失在幻觉的世界中。他拼命地想要消除自己的记忆,却最终罹患了神经症(neurosis)4。 4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IQ 测试创始人之一的阿尔弗雷德·比奈认为,智力的三大核心要素是“逻辑能力”(数学)、“语言能力”(语文)和“热情”
记忆逻辑:想清楚(逻辑能力),写下来(语言能力),说清楚(热情)
色彩心理学:红色能削弱人能直面挑战的能力,避免在红色环境中学习,比赛时穿红色队服(削弱对手)
怎样做才能有效提高反复训练的效率
所谓记忆恢复现象,是指相对于刚刚学习的新知识,沉睡于大脑某处的知识反而更容易被利用的现象
忘记”这件事并不会因人而异。
艾斯浩宾遗忘曲线
最容易导致原有的记忆提前消失的活动,就是添加新的记忆,也就是指将知识一股脑地硬塞进大脑中。比如大家在上一小节的实验中记住了 10 组音节,那么请在 1 小时后再次背诵以下 10 组新音节
如果往脑中塞入了过量的信息,我们记忆的效果就会变差,因为人脑一次能记住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记忆相互干扰”-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个记忆片段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相反,它们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有时它们互相抑制,有时它们又互相合作以得到巩固。因此,错误的记忆方法,比如毫无准备地将大量知识塞入脑中,就会导致记忆消失,或者使记忆变得混乱、模糊不清,进而造成失误。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毫无压力地记住自己所能记住的内容,才是符合记忆性质的学习方法。
错误的记忆方法会加快遗忘的速度或者记忆混乱
忘记的速度并不会因人而异,也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也并不代表着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忘记的速度都保持不变。
学习需要进行“组块化”分解,将信息分解成一块一块的或进行整合re-minder,get up,get off,get out整理记忆
最容易导致原有的记忆提前消失的活动,就是添加新的记忆
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个记忆碎片,并不是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相反,他们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有时他们相互抑制,有时它们又相互合作得以巩固
记忆激励
达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会适当地刺激人脑中名为 A10 的神经,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情绪。合理设定目标能使我们在长时间内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热情。
复习很重要
预习、学习、复习的比例在 1/4︰1︰4 左右比较妥当
在完全忘记上一次的记忆内容时开始复习直到完全记住所有信息
因为海马体储存信息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左右,所以复习新知识,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
第一次复习为学习后,第二天,第二次复习为第一次复习后一周,第三次复习为第二次复习后两周,第四次复习为第三次复习后一个月
人脑更重视输出
学习了新的知识后,一定要注重输出,其中输出包括写作演等
海马体和LTP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长时程增强作用:通过对海马体进行反复刺激(复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增强
脑心理学
我们能够用更少的复习次数记住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乙酰胆碱
杏仁核产生喜悦、悲伤、焦虑等情绪。如果说海马体是记忆的工厂,那么杏仁核就是情绪的工厂。激活杏仁核也容易引发神经元的 LTP。换言之,人在情绪高涨时会更容易记忆。
回忆的本质就是被激活的杏仁核引发了神经元的 LTP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经常会面临生命危险。除了要经历许多可能会丧命的恐怖威胁,还要时刻担忧能否找到充足的食物来源。为了高效地躲避危险,动物必须要将遇到天敌时的恐惧感,以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觅食地点都深深地记忆在脑中。
能不能把这些信息非常迅速地,即以很少的复习次数牢牢记住,对于动物而言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
脑才慢慢具备了这样一种机制:和杏仁核被激活后产生的情绪密切相关的经历,可以被记得很牢。
在人脑深处有两个呈杏仁状的神经元聚集组织,我们将其命名为“杏仁核”。
人类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是由杏仁核产生的。当杏仁核的活动使得情绪被激发时,人脑产生的神经信号就会制造出回忆。
人脑中的杏仁核被激活后,不仅会使人的记忆力提高,也会使注意力得到提升。这是因为杏仁核在向前额叶皮质(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传递了神经信号的同时,维持着人对事物的注意力。换句话说,对于能够调动自己情绪的事物,人们不会容易感到厌烦。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是如此,只要是能让人感动的作品,我们都能坚持看到最后。这种效果就叫作“情绪唤醒”
感动式学习
能让神经元产生 LTP 的两个秘诀——θ波(兴趣)和杏仁核(情绪)
如果把考试前的不安心情写出来,紧张的情绪就能得到缓解
把不安的情绪真诚地吐露出来是很重要的,请容易怯场的人一定要尝试一下。
狮子记忆法
饥饿刺激:当肚子饿的时候我们的胃会分泌一种名为食欲刺激激素(ghrelin)的饥饿激素。这种饥饿激素能随血液循环进入海马体,促使海马体神经元产生 LTP。13 相反,在吃饱后不仅饥饿激素的水平会降低,而且血液还会相对集中于胃部和肠道,这往往会导致脑的活动水平降低。正如狩猎后吃饱了的狮子会在树荫下睡觉一样,人类在吃饱后也会犯困。
来回走动时海马体会自动产生θ波,14 这样一来,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
乘坐交通工具移动时θ波也会出现
也就是说,所谓的“梦”,其实就是由人脑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记忆的片段相互组合而形成的
总结: 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早饭或晚饭后处于饱腹状态时,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都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午后如果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不妨睡个午觉,不要有什么顾虑。如果早就决定要睡午觉,那么应该在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内抓紧学习。 睡觉前非常适合学习那些需要记忆的科目,比如地理、历史、生物,或者背诵英语单词;上午可以说是人在一天之中最清醒的时间,用来学习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科目比较好,比如数学、语文、物理和化学等;最后,因为在早上刚起床的这段时间内不适合背诵,所以只要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或者复习就可以了。
模糊的大脑
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个体行为未受到存在于行为本身的苦乐所影响,而是被行为以外的因素或奖惩所影响。换言之,当一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奖赏或避免处罚时,其行为即是受到外在动机的影响。
温尼科特说世界准备好接纳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说养育者要做60分妈妈;在这样情况下成长的孩子“本我”比较强大,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不怕外界的“报复”; 而一般家庭特别是以前的中国家庭对孩子有诸多压制,并且会有很强的诱惑,这样导致“超我”更强大,行事的时候就总是在寻求外界的肯定因为形成了“外部动机”。
学习的动力
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
外部的物质、精神的奖励
学习可以说就是掌握事物关联性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把之前各自独立的信息在脑中关联起来。
所谓的“三大营养素”,就是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们对于人体而言都非常重要,但神经元只能吸收“葡萄糖”,也就是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大脑的记忆本质是模糊记忆,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记忆不精准而闷闷不乐,因为人脑的机制原本就是这样,总有一部分记忆是模糊不清的。
正因为有了模糊记忆的模式,才有了随机应变和改变的可能性
当我们想要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整体概貌。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忽略细节,首先把握全局,之后再一点点地记忆细节。总之,脑的记忆是模糊的,刚开始并不能区分出相似的事物。
人脑和计算机
相同点
人脑的神经回路中传递的也是电信号,只不过计算机通过电流传递信号,而人脑神经则是通过离子(钠离子)来传递信号的。由于二者都传递数字信号,所以在传递过程中,从信号源发出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同的。
不同点
人类的神经元通过神经纤维形成回路,但各个神经纤维之间并没有物理性接触。与电路不同,神经回路并不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纤维和纤维之间存在着微小的间隙。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及突触间隙进行信息传递,电信号在这个间隙中通过乙酰胆碱或谷氨酸等化学物质进行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接,人老传递的是模拟系信号,而非数字信号
分布式学习
学习就是将相关信息建立连接的一个过程
第一步将显示屏上出现图案与实物进行连接,强化了狗狗对这一连接的掌握后,第二,不再建立原型和实物的连接
练习网球或者其他运动也是一定要从基础步骤开始,分布式练习
。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曾经这样说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目标,而是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我们不仅要设立宏大的目标,还应该设置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慢慢进步。对于人脑来说,这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
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直至找到自己能理解的地方,然后再从那里重新开始学习。
行动兴奋即一旦开始行动,状态就会渐入佳境,注意力也能集中了
在无法提起干劲或不想读书,不想看书的时候可以尝试直接付诸于行动,在经历一会儿之后就可以唤醒伏隔核,唤醒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不管怎么样,先坐到书桌前不间断地学习十分钟再说,这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干劲儿”是由人脑中的伏隔核等部位产生的。伏隔核的位置接近人脑中心,它的尺寸非常小,直径甚至不到 1 厘米,但它的性质却比较复杂。要想让伏隔核活跃起来,就必须给予其一定程度的刺激,否则伏隔核是运转不起来的。
所以在不怎么想学习或者做事的时候可以直接付诸行动,做着做着,慢慢就习惯了,比如说打扫卫生,一开始不想打扫,可以直接开始,慢慢的就接受了,而且可能还会比较开心,比如去运动也是直接去球场打球或者跑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不想运动,但是运动完之后又感觉很舒畅的原因
思考:从前的婚姻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在没有经历过恋爱等环节,直接在父母之命下结婚的夫妻,是不是慢慢的也能够融洽的生活?
记忆机制
记忆类型
记忆实验: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记忆”。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请具体地回忆一下。大家会想起些什么呢?
经验记忆
自身经历形成的记忆,比如恋爱,运动等与自身相关的记忆
具有容易唤起的特点
经验记忆容易唤起的原因:经验记忆是由很多记忆组合而成的。即便是像“今天早上吃了煎蛋”这样简单的经验记忆,也是由“煎蛋的味道、气味、颜色,吃煎蛋时餐桌的摆设、坐在椅子上的感觉,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时谈话的内容”等众多难以逐一解析的元素交织而成的,
发挥想象力,通过联想、谐音来进行记忆
“想象”这种行为还可以强烈地刺激海马体 2,也就是说它具有精致化和活跃海马体这两个优点。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记忆就越能长时间地保留下来。
要想顺利地发挥想象,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创作用于记忆的谐音,因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经验记忆”,
通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讲述给别人听),通过输出,让知识记忆变成经验记忆,但是如果经验记忆长时间不用,又会变成知识记忆
所以很多人讲课的收获比学员更有收获,因为他将知识记忆变成了经验记忆,每每提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他能形象地回忆起讲述这些知识的情景,所以他记得比学员更清晰
同时讲述能很好地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知识记忆
通过学习获得的记忆,比如几何知识,数学知识
具有不容易唤起的特点,需要契机
进入初高中阶段,与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相比,更重视原理和逻辑的经验记忆会逐渐占据优势。经验记忆需要人具备充分理解事物并掌握其原理的能力
方法记忆
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记忆,它实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它十分牢固,不易忘记,比如骑自行车,游泳,打篮球等,缺点: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比如运动的某些坏习惯
通过反复练习,模式化或模型化知识,最终形成直觉
天才擅长制造方法记忆。在我看来,所谓的“天才”其实就是在记忆时懂得巧妙地使用方法记忆的人。我们每个人脑中的神经元在性能上都没有差异
记忆金字塔
层级越靠下,记忆就越原始,其对于生命存续的意义也就越重要。而越靠上的层级就越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具有丰富内容的记忆。
婴儿逐渐成长为大人,人类最早开始形成的是原始的方法记忆,接下来是知识记忆,最后才是经验记忆。
恋爱的脑
恋爱”指被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时产生的情感。
多通过调动多感官来帮助记忆,听觉>视觉>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