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盆部与会阴3
起自骶前孔的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将坐骨大孔分为梨状 耻骨阴道肌(前列腺提肌):起自耻骨盆面和肛提肌腱弓的前份, 沿尿道和阴道侧行,止于会阴中心腱。
这是一篇关于肝素的思维导图,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以来抗凝血酶III;2、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脂蛋白酯酶,水解乳糜微粒和VLDL,发挥调脂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甲状腺激素的思维导图,包含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时,加服T4有利于减轻突眼、甲状腺肿大,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不加服。
这是一篇关于胰岛素的思维导图,降血糖:降低正常人血糖,对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有用,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用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清糖原水平、增加胰岛素结合能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盆部与会阴3
子宫
位置: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
中空的肌性器官,壁厚腔小,形似倒置的梨形,有前后面及两侧缘
成人正常子宫呈前倾前屈位
前倾:子宫长轴与阴道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90°
前屈:子宫体和子宫颈之间弯曲向前开放的钝角,约170°
毗邻
前面:膀胱上面、膀胱底
后面:直肠
两侧:输卵管、子宫阔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子宫血管
上方:小肠袢
下方:阴道
固定装置
盆底肌、尿生殖膈、阴道等周围结构的承托
韧带
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双层腹膜,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颈两侧,防止子宫脱垂
子宫圆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内,有牵引子宫上份向前的作用,维持子宫前倾
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
血供
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在子宫颈外侧2cm处越过输尿管的前上方达子宫
子宫静脉:子宫静脉丛-子宫静脉-髂内静脉
淋巴引流
子宫底和体上部:腰淋巴结
子宫角附近:腹股沟淋巴结
子宫体下部和子宫颈:髂内淋巴结
子宫颈:骶淋巴结
输尿管盆部
位置:骨盆上口
左侧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的前方,右侧输尿管越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入盆腔,经髂内血管、腰骶干和骶髂关节前方,在脐动脉起始段和闭孔血管、神经的内侧,至坐骨棘附近,转向前内,走向膀胱底
男性输尿管经输精管后外方,输精管壶腹和精囊之间达膀胱底
女性输尿管由后外向前内,经子宫阔韧带基部至外侧约2cm(在阴道穹侧部上外方),子宫动脉从外侧向内侧横越其前上方,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切勿损伤输尿管
阴道穹:阴道环绕子宫颈的部分
会阴
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境界
前角:耻骨联合下缘
后角:尾骨尖
两侧角:坐骨结节
前外侧界:耻骨下支和坐骨支
后外侧界:骶结节韧带
分区
尿生殖区(尿生殖三角)
肛区(肛门三角)
肛区
肛管
长4cm,上续直肠,向后下绕尾骨尖终于肛门,肛门位于尾骨尖下4cm,会阴中心体稍后方,肛门周围皮肤形成辐射状褶皱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坐骨肛门窝
也称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的两侧,为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
尖: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处
底: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和皮肤
内侧壁: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表面的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下份为坐骨结节的内面,上份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
前壁: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膈,肛提肌与尿生殖膈之间形成前隐窝
后壁: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骶结节韧带,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与尾骨肌之间形成后隐窝
内容:坐骨肛门窝脂体,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阴部管
阴部内动脉
起自髂内动脉前干,沿阴部管前行
在阴部管内发出肛动脉、在阴部管前端分为会阴动脉和阴茎动脉进入尿生殖膈
阴部内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阴部神经
由骶丛发出,与阴部内血管伴行
在阴部管内分出肛神经、会阴神经及阴茎背神经,阴部神经在此处阻滞麻醉
尿生殖区
男性
浅筋膜
浅层:脂肪层,与腹膜外侧壁的camper筋膜相续
深层:膜性层,也称会阴浅筋膜或colles筋膜
向前移行为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腹前外侧壁的scarpa筋膜
两侧附着于耻骨弓及坐骨结节
后缘附着于尿生殖膈后缘和会阴中心腱
深筋膜
浅层:尿生殖膈下筋膜,即会阴膜
深层:尿生殖膈上筋膜
两层均为三角形,向两侧附着于耻骨下支及坐骨支,其后缘与会阴浅筋膜愈合,前缘在耻骨联合下相互愈合,增厚形成会阴横韧带
会阴浅隙
位置: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
交通
向上可通腹前壁下部scarpa筋膜深面和腹肌之间的间隙
向前可通阴囊和阴茎浅筋膜深面
后方和两侧封闭
内容
阴茎脚及其表面的坐骨海绵体肌
尿道球及其表面的球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会阴血管、神经
会阴横动脉、阴囊后动脉
阴囊后神经和肌支
会阴深隙
位置: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的密闭间隙
会阴深横肌
尿道球腺和尿道阔约肌
阴茎血管和阴茎背神经及其分支
尿生殖膈:会阴深横肌及尿生殖膈上下筋膜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