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判断推理-第四章 逻辑判断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的判断推理第四章逻辑判断的知识点总结。粉笔980课程资料,总结详细完整!(1)削弱题和加强题的题干一定能找到论点,如果题干没有论点就无法加强和削弱,所以文段一定有论点
编辑于2022-06-29 22:18:33判断推理
第四章 逻辑判断
第一节 翻译推理
1.题目特征
(1)题干和选项出现明显的逻辑关联词(表示条件关系的词,例如“如 果……那么……”“只有……才……”“只要……就……”等)。如例题,题干 共 3 句话,出现“如果……就……”“只有……才……”,均为表示条件的逻辑 关联词
(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等
2.解题思维
(1)先翻译:把用逻辑关联词连接的句子(条件关系的句子)写成推出 (用“→”表示)的形式
(2)再推理:根据规则推理,例如逆否等价、否一推一、德摩根定律等
3.学习建议:记忆是关键,不要理解。平时做言语、数资题需要理解,而 做翻译推理题,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把课上讲解的内容背会即可。例如见到“如 果……就……”,前推后;见到“只有……才……”,后推前;“A→B”等价于 “-B→-A”等。如果靠理解,会越来越绕
一、翻译规则之“前推后”
1.典型关联词:如果……那么……
2.“前”指的是整个句子的前半句,即“如果”后面的内容;“后”指的是 整个句子的后半句,即“那么”后面的内容;“推”表示为“→”。例如“如果 A 那么 B”,翻译为“A→B”
3.例句
(1)出现“如果……那么……”,为典型的逻辑关联词,前推后,翻译为 “你喜欢我→请我吃烤肉”
(2)出现“如果……那么……”,前推后,翻译为“你想得高分→坚持学 习”
4.注意:考试时可以简写,可以用 1 个字或 1 个词代表句子的意思。如例 句 1,可以表示为“喜欢→烤肉”“喜欢→吃”“喜欢→肉”;如例句 2,可以表 示为“高分→学习”“高分→坚持”,自己能够识别即可
【注意】
1.“前推后”等价关联词:若……则……、只要……就……、所有…… 都……、为了……一定(必须)……等,以上关联系都需要背下来,见到后都 翻译为前推后
2.简单记忆:遇到“如果、则、就、都、一定”,均翻译为前推后
3.不会出现“如果……才……”这样的逻辑关联词
二、推理规则之“逆否等价”
1.符号表示:A→B=-B→-A。例如“天下雨→地会湿”,其中“雨”表示为 A,“湿”表示为 B,即“A→B”的形式,等价于“-B→-A”,即“地没湿→天没 下雨”。因此,“雨→湿”等价于“-湿→雨”
2.文字表示
(1)肯前必肯后:例如“如果某人是北京人,那么他一定是中国人”,出 现“如果”,前推后,翻译为“北京人→中国人”。若“张三为北京人”,则“张 三一定是中国人”,“北京人”是对箭头前的肯定,即肯前,得到的结论为“中 国人”,是对箭头后的肯定,即肯后,所以肯前一定能得到肯后这个结论
(2)否后必否前:若“李四不是中国人”,是对箭头后面的否定,即否后; 因为“不是中国人”,所以一定“不是北京人”,所以得到“-北京”,即否前, 因此否后必否前
(3)否前肯后不必然(一般出现在错误答案中)
①若“王五不是北京人”,是对箭头前面的否定,即否前。因为“不是北京 人”,可能是辽宁人、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是中国人;也可能是洛杉矶 人、莫斯科人,不是中国人,所以否前得不到确定结论,因此否前不必然
②若“赵六是中国人”,是对箭头后的肯定,即肯后,但不一定是北京人, 因此肯后不必然
三、翻译规则之“后推前”
典型关联词:只有……,才……
等价关联词:不……不……;除非……否则不……;……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需 要将逻辑关联词背下来
“后推前”关联词变形
1.变形 1:除非 A 否则不 B:B→A。除非 A 否则 B:-B→A。原理:负负为 正,“除非 A 否则 B”相当于“除非 A 否则不不 B”。“除非 A 否则不 B”后推前, “除非 A 否则不不 B”翻译为“不 B→A(-B→A)”
2.例句:“除非交房租,否则搬出去”翻译为“-搬出去→交房租”
3.变形 2:谁是必要条件/前提/假设/基础/关键/必不可少的条件,谁放在 箭头后面
4.区分:谁是必要的,谁在箭头后。谁是充分的,谁放在箭头前面。例如 “吃饭的充分条件是有嘴”,“有嘴”是充分的,应该放在箭头前,翻译为“有 嘴→吃饭”
四、翻译规则之“且”和“或”
“且”关系
1.“且”关系:二者同时成立。例如“物美价廉”,说明物美和价廉同时 成立,可以用“且”连接,即“物美且价廉”。再如“小龙是高富帅”,可以 用“且”连接,即“高且富且帅”。
2.“且”关系中的任何一项为假,则整个“且”关系为假。“-帅”即可 否定“高富帅”,无论是否富、是否高。当“A”为假时,“A 且 B”为假。 “且”关系的全部项都为假时,则整个“且”关系为假
3.“且”关系的等价关联词:……和……、……并且……、既……又……、 不仅……而且……、虽然……但是……。例如“我虽然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丑”和“温柔”同时成立,则翻译为“丑且温柔”
“或”关系
1.“或”关系:二者至少一个成立。“A 或 B”表示三种情况:(1)A、B; (2)A、-B;(3)B、-A
2.“或”关系的等价关联词:或者、或者……或者……、……和……至少 有一个
3.已知“A”为真,则“A 或 B”一定为真。例如“我想带你去东京或巴 黎”,包含三种情况:(1)东京、巴黎;(2)-东京、巴黎;(3)东京、-巴黎。 已知“去东京”,则说明“我想带你去东京或巴黎”为真。“或”关系的其中 任何一项为真时,则“或”关系一定为真
4.“或”关系的所有项都为假时,“或”关系才为假。例如“-东京、-巴 黎”成立,“我想带你去东京或巴黎”才为假
五、推理规则之“否一推一”
1.符号表示:A 或 B 为真,-A→B/-B→A
2.文字表示:当“或”关系为真时,否定一项可以推出另一项
六、推理规则之“德·摩根定律”
1.-(A 且 B)=-A 或-B;-(A 或 B)=-A 且-B
2.拆括号,逐项添负号,“且”“或”互变。如“-(A 且 B)”,逐项添负号, A、B 分别加上负号,然后“且”变成“或”,得到“-A 或-B”;如“-(A 或 B)”, A、B 分别加上负号,然后“或”变成“且”,得到“-A 且-B”
七、推理方式
1.提问方式:问“哪项中的推理形式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结构相同”
2.解题方法:不要考虑推理是否正确,只考虑与题干是否一致,即“有样 学样”,也可以字母代入来做题
第二节 组合排列
题型判定
1.有两组及以上对象。题干有甲、乙、丙这 3 个人,一个来自东京,一个来 自巴黎,一个来自土耳其,共 2 组对象。3 个人分别是谁属于第一组对象,3 个 人分别来自什么地方属于第二组对象
2.给出对象之间的关系。比如丙和东京人的关系、甲和巴黎人的关系、巴黎 人和乙的关系
一、排除法、代入法
题干条件确定,选项信息充分的时候,优先考虑排除法
(1)题干条件确定:题干条件都是真的,不用去猜测哪句话为真、哪句话 为假
(2)选项信息充分,选项没有列出所有的条件,没有完整地匹配所有的信息,就属于选项信息不充分
题干信息不确定(有真有假)优先考虑代入法
(1)怎么用:把选项代入题干中验证,看是否出现矛盾,若有矛盾,则选 项错误;若无矛盾,则选项正确
(2)什么情况用代入法
(1)题干信息不确定(有真有假)
(2)提问方式为“补充以下哪个条件”
(3)提问方式为“可能/不可能”
二、推理技巧
1.最大信息:以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为推理起点
最大信息:指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如甲出现 3 次,乙出现 4 次,丙出现 2 次,则乙是最大信息。最大信息为推理起点,由此入手,因为针 对一个信息的次数越多,得到针对这个人信息的确定信息概率越大。甲出现 3 次,乙出现 4 次,丙出现 2 次,其中提到乙 4 次,则通过乙更容易得到确定信息
2.假设法:当题干没有明确的推理起点(确定信息),且代入复杂,考虑假 设
三、辅助工具
1.排序题,列一维表,如前面隧道的例题,按照顺序列表即可
2.两组及以上对象,且无法排除、代入,列二维表,如前面副主任分别分管 不同工作的例题,横行和竖列分别是不同的信息,中间打“√”或打“×”
第三节 真假推理
1.题型判定:题干中出现几个命题,这些命题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 的真假情况来推出某些结论
2.与组合排列的区分:真假推理题干中一定会出现“只有一真/只有一假” 或“两真两假”的表述
3.解题思维
(1)找矛盾。类比推理中也讲解了矛盾关系,非此即彼,没有第三种情况, 如“黑色”和“白色”不矛盾,除了二者还有黄色、绿色、蓝色等其他颜色;“黑”的矛盾命题为“-黑”,“A”与“-A”是非常典型的矛盾关系
常见矛盾关系:需要背下来
1.“A”与“-A”
2.“所有„„都是„„”与“有的„„不是”。逻辑中“有的”表示的范围 是“1≤有的≤所有”,如在一盒黄豆中放一粒绿豆,则可以说“盒子中有的豆 是绿的”,如果盒子中都是绿豆,也可以说“盒子中有的豆是绿的”。再如“所 有豆都是红的”,其矛盾为“有的豆不红”
3.“所有„„都不是„„”与“有的„„是”
4.“A→B”与“A 且-B”。如“考上公务员给你买车”,考上了但没买车即 “A 且-B”,则证明前面的话是假的。如果没有考上,则可以买车,也可以不买, 没考上相当于否前,否前无必然
(2)看其余
第四节 逻辑论证
论证的基础知识
1.完整的论证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针对某件事发表的观点、态度、结论。例如“今天的天气很好”“菜肴很好吃”
3.论据:能证明论点成立的原因、例子。例如论点是“菜肴很好吃”,论据是“菜肴品相好、咸淡适中、酸甜适中”,解释菜肴好吃的原因
4.论证: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关系。例如论点是“公务员是好职业”;原因/论据是“公务员职业稳定/旱涝保收/不容易失业”。论证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例如“职业稳定就是好职业”,在论据的“职业稳定”和论点的“好职业”之间建立联系,也称为“桥”,起到的是连接的作用,连接论据和论点
5.练习:论点是“大米、白面等主食的主要作用是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论据是“主食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论证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论点讨论“为身体提供能量”,论据讨论“淀粉等碳水化合物”,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论证是“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6.论证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论点。因为论证和论据都为了支持论点,所以论证三要素中论点最重要
(1)削弱题和加强题的题干一定能找到论点,如果题干没有论点就无法加强和削弱,所以文段一定有论点
(2)题干不一定有论据,很多题目都没有论据
(3)题干中一定没有论证,生活和写作中很少指出论证,论证是默认的前提,不会明确指出
①例如论点是“姑娘很好看”,论据是“姑娘大眼睛、长头发、皮肤白、前凸后翘 A4 腰”,论据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成立,但是没有明确指出眼睛大、皮肤白的姑娘就是好看的
②例如论点是“手机好”,论据是“屏幕好”,没有明确指出屏幕好和手机好的关系,而是默认屏幕好的手机是好手机。文段(题干)中很少出现论证,论证可能出现在选项当中,而且一旦选项中出现论证,则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比较大
7.记住:文段(题干)一定有论点,可能有论据、可能无论据,题干一定没有论证,而是要在选项中找论证
找论点:论点是论证的核心,找论点非常关键
找论点的方法:结合提问方式、关键词、首尾句原则
找论据
1.关键词:由于、因为、理由是、根据等。关键词引导原因,论据是证明论点为真的原因或例子,所以“由于、因为、理由是、根据等”关键词后边引导的原因是论据
2.就近原则:如果文段有论据,那么它一般与论点紧挨着,不会离论点很远
3.论据形式:原因、例子、数据、调查、实验等
一、削弱之否定论点
1.否定论点:选项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则是否定论点。例如论点是“粉笔的老师很帅”,否定论点是“粉笔的老师不帅/很丑”,“粉笔的高老师、宋老师不帅”也能否定论点。否定论点包含两种情况,前者是直接否定论点,后者是举例否定论点
2.削弱之否定论点的力度很强,否定论点是所有削弱方式中力度最强的。直接否、举例否都是否定论点,二者的削弱力度都很强,直接否定论点>举例否定论点,但是考试基本不会出现二者的力度比较
3.论点:宋老师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升效果明显。否定论点:直接反着论点说,即“宋老师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很有限”
题干特征
1.只有论点,无论据,问削弱,只能否定论点
2.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即二者讨论的是一件事,论点和论据意思一致,否论据就是否论点,所以优先考虑用否定论点的方式进行削弱
解题步骤
第一步是看清提问方式
第二步是找论点和论据
第三步是假设、做预判,即找出论点和论据之后思考如何削弱,论点是“剧毒、短命、易爆炸、没有妥善的废电池处理方法”,预设否定论点是与论点反着说,即“无毒、长命、稳定、有妥善的废电池处理方法”。做题时建议简单写出否定论点的关键词
第四步是带着预设核对选项,就不会被迷惑
【注意】论证的选项比较
表意明确>主观臆想
正面>反面,全面>片面
二、削弱之拆桥
1.论证是桥,桥连接论点和论据,拆桥要证明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关系,通过论据无法得到论点
2.例
(1)论据是“龙龙身材好”,论点是“龙龙很帅”,不同的地方是“身材好” 和“帅”,拆桥可以说“身材好的不一定帅”“身材与帅没关系”,只要能够证明 通过论据得不出论点,就是拆桥
(2)论据为“我很有钱”,论点为“我很幸福”
①“有钱的人不一定都幸福”拆断了有钱和幸福的必然联系
②“有没有钱与幸福与否无关”拆断了有钱和幸福的必然联系
③“金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说明通过有钱不能得出幸福
④以上三种拆桥方式没有强弱的区别,只要证明论据和论点没关系,就是拆 桥,一道题中绝对不可能出现 2 个拆桥项
3.拆桥的力度仅次于否定论点。如果出现举例削弱和拆桥削弱,要选择举例 削弱,因为举例削弱属于否定论点
4.题干特征
(1)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如上述例子,第一个例子论据讨论的是身材, 论点讨论的是相貌,第二个例子论据讨论的是有钱,论点讨论的是幸福,话题都 不一致
(2)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可优先考虑拆桥
【注意】
1.拆桥:断开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从论据得不到论点
2.做题时,不要脑补、不要主观臆断
三、削弱之否定论据
1.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如论据为“我很有钱”,论点为“我 很幸福”,否论点需要证明论点是错误的,即说明“我根本就不幸福”;拆桥说明 “有钱不一定幸福”“有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否论据需要说明论据是假 的,即“我没钱”。
2.题干特征:否定论据的削弱力度仅次于拆桥,即:否定论点>拆桥>否定 论据。题干存在论据且找不到否定论点和拆桥的选项时,考虑否定论据
四、削弱之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
1.单独列出来与前面的方法不是一个套路,因为题干特征非常明显。要想用 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的方式削弱论点,论点必须有因果关系,才能用因果倒置或 他因削弱,否则不行
2.题干特征:论点具有因果关系,如“„„是„„的原因、„„导致/使得/ 有助于„„、„„增加/降低/加强/减轻„„”,都表示因果关系。如“研究人员 认为,‘缺觉’是导致第二天没有精神的原因”,“研究人员认为”后面是论点, “缺觉”是原因,“没有精神”是结果,论点存在因果关系,可以用因果倒置或他因削弱来削弱
因果倒置
1.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顺序颠倒。如论点为“落后导致挨打”,“落后”是原 因,“挨打”是结果,削弱可以说明“挨打导致落后”,“挨打”是原因,“落后” 是结果
2.因果倒置的本质是否定论点,所以削弱力度是最强的,排在第一位
3.因果倒置和否定论点的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不需要区分削弱强度,否则题 目出错了
4.一般出现因果倒置的选项,直接选项,力度是最强的;且选项不好设置, 直接选择即可。因果倒置的选项不好出,对题型有限制
他因削弱
1.在论点原因 1 的基础上,选项增加另一个同时存在的、能导致相同结果的 原因 2,削弱的是原因 1 的重要性或者唯一性。题干已知 A 导致 B,选项增加 1 个 C,也能同时导致 B,此时不知道最终是 A 导致的 B,还是 C 导致 B
2.他因削弱的力度很弱,弱于否定论据,即:否定论点=因果倒置>拆桥> 否定论据>他因削弱
3.如“原先是 200 斤的胖子,现在变成了 180 斤,减重了 20 斤”,然后告诉 他人运动能够让人减肥。但是“运动的那几天吃的也比往常少了很多”,此为他因削弱。不知道是运动还是吃的少导致的减肥,所以他因削弱是削弱重要性或者唯一性,削弱力度很弱
4.区分无关项和削弱项:两个原因是否可以同时存在,同时存在是他因削弱, 不能同时存在是无关项。如论点为“吃米饭可以吃饱”,“吃面条也可以吃饱”不 能削弱,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他因削弱需要同时存在。如“喝水导致感冒变 好”,选项说明“不仅吃米饭了,还吃了药”,此时两个原因同时存在,所以不知 道最终感冒变好是因为吃米饭还是吃药导致的
五、加强之补充论据
1.加强题:与削弱题型相比,会简单一些。其主要原因是二者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只要能将削弱题型学懂,则加强题型可以懂一大部分,因为加强和削弱是相反的,如削弱中有拆桥,加强中有搭桥,所以削弱题型如何分析题干,加强题型就如何分析题干
2.削弱中力度最强的是削弱论点,同学们预习完后,发现加强中并没有加强论点。加强论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加强方式,即“拍马屁”。如 A 说“宋文涛老师很帅”,B 说“宋文涛老师确实很帅”,为加强论点;A 说“某老师是一个大胖子”,B 说“可不是嘛,从视频上看确实很胖”,也属于加强论点
3.加强论点虽然在生活中使用比较多,但考试中基本不会对其进行考查,主要考查补充论据。如果想要顺着一个人说,除了直接“拍马屁”之外,就是举例加强。如 A 说“这个女生真漂亮,眼睛大、皮肤白”,B 说“前凸后翘 A4 腰”,B 在补充论据;A 说“今天菜挺好吃,咸淡正好”,B 说“菜的设计和摆盘也挺好”,也是在补充论据
4.补充论据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且考试中补充论据是最常见的一种加强方式。论据包括原因、例子、数据、调查、实验,而考试中最常见的补充论据只 有解释原因和举例子两种
5.例:论点为“多吃芹菜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1)A 项:解释芹菜为什么能够控制血压
(2)B 项:举出老明的例子说明吃芹菜可以控制血压
6.力度比较:解释原因>举例子。解释原因是解释根本原因,举例子只是举一个个例。举例子是所有加强方式中力度最弱的,其只是一个个例,如果想将其否定非常容易,如“老钱爱吃芹菜,但血压没有得到控制”。
7.举例子在削弱当中属于削弱论点,而在加强中属于补充论据。举例子在削 弱中力度最强,在加强中力度最弱。如论点为“多吃芹菜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而“老钱每天都吃芹菜,但他的高血压一直没有得到控制”是一个反例,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再多的正面例子都是没有用的;A 说“粉笔老师很帅”,B 说“某老师长得很丑”,直接举出反例否定 A,所以举例子在削弱中的力度非常强。与其相反,举例子在加强中的力度非常弱,无论举出多少例子,一个反例就可以对其进行否定
8.题干特征
(1)只有论点,无论据,加强考虑补充论据
(2)论点、论据话题一致,加强考虑补充论据
六、加强之搭桥
加强和削弱相通,削弱中包含拆桥,拆桥是证明通过论据得不到论点;加强中包含搭桥,搭桥是证明论据和论点之间有关系
搭桥是建立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题干特征
1.非常重要: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 “前提、假设”出现频率很高,一定要重视。出现“前提、假设”,应该找论点和论据不同的关键词,并且优先考虑搭桥
2.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
搭桥的方向:优先论据推论点,如果没有论据推论点的选项,也可以选择论点推论据的选项
七、加强之必要条件
题干特征: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加强论证,且无搭桥项。问“前提、假设”,优先考虑搭桥,没有搭桥项再考虑必要条件
翻译中也讲解过“必要条件”,谁必要谁在箭头后,如“A 是 B 的必要条件”,则翻译为“B→A”,如“A 选项是论点的必要条件”,则翻译为“论点→A 选项”,用逆否等价为“-A 选项→-论点”,即如果 A 项不成立,则论点一定不成立。必要条件即“没它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