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为主义学派
这是一篇关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巴普洛夫、班杜拉、斯金纳、桑代克。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行为主义学派
巴普洛夫
1. 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先有刺激后有反应)
2. 实验
狗摇铃铛实验
无条件反射(本能)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 1⃣️第一信号系统:对具体现实刺激作出反应 2⃣️第二信号系统:对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作出反应
3. 学习规律
获得与消退(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消失)
刺激泛化:对相似刺激做出相同反应(分不清)
刺激分化:对相似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分得清)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的波波玩偶实验
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
自我效能感: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
4. 观察学习
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动机过程的强化理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 (先有反应会有刺激)
小白鼠迷箱实验
(1) 强化
1 正强化:给你想要的 普雷马克原理(祖马法则)
2 负强化:拿走不想要的
3 部分强化: 定时、变时、定数、变数强化
(2) 惩罚
1 正惩罚:给你不想要的
2 负惩罚:拿走想要的
(3) 消退
不予理睬
4. 程序教学
小步子-积极反应-自定步调-及时反馈-低错误率(小鸡自己滴)
5. 行为矫正
行为及时给予反馈-行为塑造-行为矫正(抑制不好的行为)
桑代克
“联结说”“试误说”
饿猫迷笼实验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