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①以单元课标为线索梳理各课知识点 ②有结合纲要的知识点,适合大题模块梳理 ③人教版教材
编辑于2022-07-05 15:09:10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标3】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
背景
国内背景
经济恢复→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全民卫生意识加强→精神卫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
国际背景
二战后较和平的环境→自然科学进步+各国重视→基础医学突飞猛进+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的多领域发展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世界:20C中期以来
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
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推行计划免疫,积极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体系
世界
药品供应基本保障,城乡居民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
中国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加大医疗扶贫力度
医疗保障体系
世界:二战后
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福利国家
中国
20C60S后: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改革开放后: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课标3】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助于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全民的卫生意识,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影响
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
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改变
对人们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动摇了中医的地位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标1】历史上疫病的流行
多样性、流行性
天花
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
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
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得过天花
鼠疫
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
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
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
文艺复新的社会背景
黄热病
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
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肆虐两个世纪
斑疹伤寒
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
流感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
【课标1】疫病流行的影响
消极-危害性
经济衰退: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粮食短缺,饥荒严重
政治动荡:国家衰落
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了疾病的传播范围
积极-防治措施
古代疫病防治
古罗马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建立疫病救治机构,隔离疫病患者
中国古人发明的人痘接种防治天花,明代中期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
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近代疫病防治
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
巴斯德创立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课标2】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更侧重理论经验
战国
扁鹊
望、闻、问、切四诊法
西汉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著作:总结经验
东汉
华佗
外科手术+麻药“麻沸散”+健身-五禽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辨证施治
唐朝
《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孙思邈-《千金方》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集大成“东方药学巨典”
新中国成立
中西医结合方针
21C以来
屠呦呦-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医药走向世界
西医
更注重科学实践
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 提出新医学、生理学理论,创设实验药理学
【课标2】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早期西学东渐: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排斥
西学东渐
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洋务运动开始主动学习
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
西医院校建立起来,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起来,培养大量西医人才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标3】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陆路交通
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交通工具速度不断提高 更加科学化、先进化、精细化、人性化 由一国发明到世界各国迅速普及 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汽车
世界: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
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
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中国:1958年,中国制造出第一辆小轿车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
社会经济的进步 汽车工业发展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德国形成以柏林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
中国
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到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影响
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高铁
世界: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承建海外高铁
海路交通
航运与船舶
世界
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航海雷达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
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1994年开通英法海底隧道
中国
1978年前,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1982年,中国按国际标准建造、出口船舶,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纲要考点)
道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放了思想,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科学技术有所创新且技术随之进步
航空的发展
世界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宣告飞机时代来临
1914年美国开通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旧金山→洛杉矶
中国
1950年中国成立第一家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课标3】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
缩短了人流和物流时间,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
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
让人们更加注重时间观念,逐步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时间观念的现代化、时间理论的深层化和时间运筹的最优化为生活方式注入活力
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出行旅游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会造成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的现象出现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古代+近代)
【课标1】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陆路交通
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
中国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秦首建大一统封建王朝
汉朝: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中国封建前期开放繁荣的对外关系
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水路交通
西方
法国: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
中国
春秋:胥河--世界开凿最早的运河
秦朝: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南北
元朝: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对海洋的探索
西方
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中国
西汉: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线通向印度洋
宋元: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具备了持续航行能力
中国封建前期开放繁荣的对外关系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形式:朝贡体系下的朝贡贸易
【课标2】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促进交通进步
新航路开辟--全球航路的建立
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哥伦布到达美洲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
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
工业革命的推动
陆路交通
西方
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9世纪上半期,各国修建铁路网
铁路成为陆路交通主干
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87英国人邓鲁普研制出了充气轮胎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
唐胥铁路:中国人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
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詹天佑)
水路交通
西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主要动力
中国
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试航成功
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
洋务运动--现代化开端
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课标2】作用--交通与社会变迁
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谐
便于维护大一统国家的长治久安
秦朝:修驰道,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唐:丝绸之路,促进不同地方的经贸往来
影响了城市的规模和发展
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
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
美国的伊利运河,推动纽约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通海运河建成,使曼彻斯特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方便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唐朝水驿、陆驿和邮路发达
明朝出现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1课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辩证)
【课标3】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 ↓ 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
改善
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
城市设施水平提高和居民生活状况实质性改变
人们生活更加舒适
建筑技术的革新
19世纪50年代,电梯在楼房住宅中普及(美国)
19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比利时)
20世纪以来,推广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
城市服务
社区服务:二战后社区开始蓬勃发展,社区功能不断拓展到各领域
生活服务
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多功能)等
文化娱乐: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
为人们提供方便 提高生活质量 建设和谐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 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西方国家
①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
②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逐渐普及,通信更加方便。
④19世纪末,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有了铁路高架桥,交通网络有了改变
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
中国
近代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水平有限且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后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
问题
发达国家-城市化后期
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出现
贫富分化: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初期、加速阶段
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化太快、城市过大产生的“城市病”
酿成经济危机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口问题: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
贫困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导致城市贫困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森林覆盖率减少、草地退化等
资源短缺问题:资源供应上出现了一系列供不应求的局面
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城市化的演进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
工业革命展开,工厂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也开始加快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 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
城市化进程加速
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
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特点
起步晚,发展缓慢
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标1】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村落→集镇→城市
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 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课标2】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村落:农业革命后农业的发展导致迁徙→定居
演变: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筑屋
依山傍水,方便生活(山水与农业生产生活结合)
作用:作为较原始的群居方式,促成文明集团化,进而为统一的文明树立榜样
成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集镇:生产力发展→商品交换
数量多、分布密集;规模大,功能齐全
形成城镇网络, 有的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
作用-推动城市化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沟通城乡,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
原始社会:集镇雏形
北魏:军事重镇为主
两宋:工商业集镇兴起,并且具有行政中心的职能
元:集镇向工商业发展转变
明清:出现专业分工明确的集镇
城市: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有城墙,军事防御功能 是政治中心 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
中国-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布局工整;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突出政治功能
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
西方-基础:商品经济发展
没有整体规划,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且具有民主性
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来争取自治权
影响
积极
有利于人类居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文化思想交汇,推动文明的进步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对封建经济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加强军事防御,维护政治权力
消极
“城市病”:人口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课标1】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因地制宜、用最经济的手段 去建造最适宜居住的民居
西方
两河流域: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相贴,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古代埃及: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
古希腊罗马:木、石、砖、混凝土
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拱券、希腊柱式
古印第安: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的帐篷
中国
远古:木、石、沙土、茅草为主
南方巢居,北方穴居
先秦以后:木构抬梁结构
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产生差异的原因
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气候地形差异导致设计民居有所不同
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高,人们开始采用更加坚固的材质
受到地方文化习俗的影响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0C:整体化→全球化
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世界性经济危机时而爆发
苏联模式:僵化的计划经济→政治经济的全面崩盘→社会主义社会瓦解
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标4】贸易、金融的变化-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世界格局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贸易
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 被多元贸易体系所代替
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关贸总协定(GATT)→1995世贸(WTO)
一带一路战略 美国提出美国优先 中国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自由主义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新兴民族国家独立)
一战→二战: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资本主义大危机、二战、苏联新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二战后:黄金时期→滞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减福利开支 (贫富分化加剧、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国: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苏联东欧:初期经济良好弊端日益暴露)
进入21世纪 (经济全球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
金融
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受到强烈冲击 新兴市场国家取得更多话语权
国际金本位制(英镑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牙买加体系建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恢复在WB、IMF的合法席位
IMF份额改革生效 WB新一轮增资
【课标4】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贸易
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便于美国的经济侵略扩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贸易形式发生变化
电子商务兴起(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
提高了商业效率
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金融-互联网金融已融入人们生活
新航路开辟(近代)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相互影响)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课标3】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张性
16C新航路开辟:资本原始积累→初步形成
西班牙、葡萄牙
商品种类增加,商业中心转移(大西洋沿岸、澳门、马尼拉、果阿、长崎)
经营方式变化:世界交易所、银行
中国:扩大对外贸易、白银货币化
17-18C殖民扩张:初步形成阶段
17C荷兰
经营方式变化:证券交易所
中国:海外贸易缩小,闭关锁国
19C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18C以英国为中心的贸易格局形成
自由资本主义
经营方式变化:百货公司
拓展海外市场、商品输出
中国:倾销市场、原料产地
20C: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
垄断资本主义
经营方式变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
垄断组织、资本输出
中国:出现现代银行、股份制企业、股票市场、百货公司
【课标3】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贸易中心转移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贸易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商品交易所:今天期货市场的雏形
银行
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
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带有殖民性质→殖民体系下的经济剥削
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后相继为欧洲国家所采用
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畸形发展,帝国主义猖獗
银行
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
自办第一: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股票市场
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
洋务运动的推动
882年,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
百货公司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
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股份制公司
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和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股票
商品种类增多
美洲、亚洲→欧洲
三角贸易:人沦为商品
鸦片贸易:开拓海外市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16世纪世界殖民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
18世纪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
影响-辩证
积极-对欧美发达国家
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
消极-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
破坏了亚非拉传统的经济结构,限制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
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古代文明多元独立分散)
【课标1】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繁荣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物质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
水陆交通的便利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
起源早: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私有→交换),商周产生契约,春秋战国有了货币信贷
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主要由官府和贵族掌握
春秋战国时,“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
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
地方性商业通道
特点
商人群体活跃
明清时期出现商帮(晋商、徽商等)
重农抑商政策 -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农业文明
市场交换发达
秦汉: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促进全国商品流通
隋唐→两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宋以前: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有时间地域限制,受官府直接监控
宋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打破时间地域限制,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阶级的出现和兴盛),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革命
元明清: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
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工商业市镇兴起
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发展艰难曲折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不利于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近代,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未能占据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未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繁荣→闭关锁国
个别跨洲的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公行贸易
汉朝:以陆路为主,海陆发端
唐朝:海陆并举
宋朝:陆路中断,海陆为主
设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元:海、陆发达
明清:逐渐衰落
应对西方殖民对朝贡贸易的巨大冲击:广州十三行
朝贡体制下的朝贡贸易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目的
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经济上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
特点
厚往薄来
政府垄断
影响
加强了与周边、海外诸国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
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古代西方的商业贸易
地方性商业通道
古埃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古希腊各城邦形成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后,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垄断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商人的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课标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货币
商品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象征
信贷
原则①以流动性为基础(流通性)②以安全性为条件(偿还性) ③以收益性为目标(增殖性)
唐: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并且出现“飞钱”
宋:交子、会子逐渐取代一部分汇兑业务
明:钱铺出现,类似金融机构
清:出现了资本性借贷,以及有本票性质的庄票
商业契约
守信用
形式有精神契约和文字合同契约,对象多样
保证商业顺利进行,形成诚实守信的精神
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课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意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
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
【课标3】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
劳动工具【生产力】
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信息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自动化智能化
内容 【相互配合融合】
计算机技术
1946年,美国 “埃尼阿克”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网络技术
军用→商业化→遍布全球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①机器人制造 ②语言及图像识别③自然语言处理等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解放双手,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航空航天技术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海洋技术
美国:深潜器
中国: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有利于完成高难度的海底勘测工作
原子能技术
新材料技术
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生物技术
劳作方式【生产关系】
垄断(帝国主义→与国家政权结合)
人工劳动力多数退出生产线,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率,增加产量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智能化、自动化
【课标3】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丰富了精神需求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发展使人与人之间沟通更加方便
APP的开发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 【打破地域限制】
通讯方式更便捷,速度更快保密性更强,方法多样
通过网络媒介,传统商务模式被电子商务取代
全媒体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速度变快,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视角
推动社会阶层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者减少,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增加
有效地推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社会结构:劳动者的待遇提高,许多国家中产阶级不断扩大
负面影响
①网络犯罪、黑客与信息泄密;②太空垃圾;③食品安全;④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⑤核武器扩散与核泄漏问题等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基础
推翻资本主义的领导力量
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最终确立
手工工场分散向集中发展,走向生产专业化
新航路开辟积累了原始资本、拓展了市场、劳动力增加
工业革命-生产方式
劳动工具【生产力】
机器大生产
引起社会变革
生产组织形式变革(机器增多工厂出现)
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工厂集中城市增多)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减少工业增加)
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调整政策(自由取代重商主义)
推动世界经济的转型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积极:资本主义大发展→世界整体化发展趋势增强
消极
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显现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
经济危机
世界殖民体系
【主观】亚非拉的灾难→【客观】推动近代化进程
劳作方式【生产关系】
工厂制度
【课标2】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
倒班制
生产分工细致高效
流水线生产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分工细致高效
原料统一调配
生产资料可以集中使用
方便工人集中进行劳作
社会化程度较高 注重市场销售
【课标2】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消极
工人劳动时间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传染病和职业病危害工人健康
社会基础
积极
促进城市化发展,改变了生活空间(农村→城市)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提升
为了生产的需要
促进乡村观念转变,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1】历史上劳动工具 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课标】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劳动工具【生产力】
原始社会 石、木、蚌(耒耜) 陶器(灌溉)、骨针、泥条盘筑
新石器晚期:青铜器农具(数量少) 陶纺、坯车
夏商周
春秋: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桔槔(灌溉)
战国:铁农具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
三国:翻车(灌溉)
南北朝: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匣钵
唐:筒车(灌溉) 支钉
宋:高转筒车 支钉
明清:风力水车
灌溉工具
提高生产率,促进农业精耕细作
推动农业区域的扩大和土地的开发利用
生产工具
逐步解放人力,促进耕作方式变革
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课标】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生产方式变革对 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原始人群→农业革命→母系社会→→→→父系社会
阶级分化→→→→→→奴隶制国家
东周社会大转型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开垦荒地,私田增加
提高了灌溉效率
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和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铁制农具、小农经济不断发展至顶峰 (自给自足、男耕女织 )
特点
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精耕细作
作用
赋税财政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兵源
可以满足多数家庭的生活需求
关系到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自给自足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
促癌近代社会转型
劳作方式【生产关系】
集体劳作:井田制
家庭式劳作:家庭为生产、消费单位的劳作方式
庄园式劳作:坞堡
中央集权弱,地方割据势力强
家庭式劳作:家庭为生产、消费单位的劳作方式/作坊:世代相传
古罗马时期:家庭式劳作
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制庄园
欧洲中世纪时期:中世纪庄园
奴隶集中劳作,生产和市场化程度低,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标】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国际问题-合作解决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现代】
【课标4】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课标4】食物生产的进步
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机械化
机器广泛使用
一工:蒸汽机动力不足→对农业无用
二工:交通工具→农业机械(石油、电力)
20c中期后现代科技的发展
第三次信息革命
智能化
自动化
高科技
农业生产:古代-粗放→现代-集约
传统农业
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
内循环,农产品初加工
现代农业
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 需要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
外循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商品化、产业化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产业结构改变→社会结构改变
子主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经济结构 ↓ 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化经济结构
【课标4】食物储存的进步
机械通风
低温制冷
冷链物流
自动智能
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
饥饿→数量问题
原因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供需矛盾
措施
联合国
中国
世界背景 殖民体系瓦解
安全→质量问题
地位:关乎国家安危
原因:环境污染、食物污染、添加剂
措施-国家重视:立法规范、严格监管
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
【课标4】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近代】
【课标3】新航路开辟后 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
双向互补-早期殖民贸易
美洲的物种的外传
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
其他地方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粮食、蔬果、经济作物、动物
特点
交换的物种种类丰富
交换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欧洲主导全球贸易
全球性
西班牙-太平洋贸易
葡萄牙-大西洋贸易 (澳门作为中转点)
欧洲-印度洋贸易
影响
对世界:贸易→殖民扩张→早期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建立
对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雇佣关系)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推动封建体系瓦解
【课标3】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两重性
积极
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明朝引进高产的玉米、甘薯
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和结构,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的形成→工业革命
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
美洲本土文化吸收非洲、欧洲文化
世界由独立分散走向整体
长期性:物种交换和其影响持续至今并会一直发展
消极
过度开垦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西班牙、葡萄牙对美洲当地文化的毁灭性破坏
疾病的全球范围传播对当地社会结构的破坏
三角贸易
破坏了非洲和美洲当地的社会结构和文明演化进程
人种的融合发展造就了美洲丰富的文化和混血人种
国家(奴隶制国家)
进入文明社会
对外战争
【课标1】 人类由食物采集者 向食物生产者演进
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 人们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远古时代
出现农业革命:采集者→生产者
约1万年前-人类社会第一次革命
采集→原始农耕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原始人群→母系社会→父系社会
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渔猎→原始畜牧业
随农耕和定居生活出现而产生
人与自然:被动→主动
生产力提高
【课标】1意义-推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社会生活
生活方式:迁徙→定居、聚落
精神: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
社会分工
农耕和畜牧
专门从事手工(制陶等)
科技发展
天文历法、数学等
生产关系:公有→私有
阶级分化 出现阶级社会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课标2】 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特点
文明古国:灌溉农业
精耕细作、生产工具的进步、注重修建水利工程
古巴比伦
古代埃及
大麦小麦、山羊绵羊、牛
古代中国
北方种粟麦、南方种水稻
古希腊、罗马
引进小麦、大麦,种植葡萄、橄榄
古代美洲
玉米、番薯、马铃薯、骆马、羊驼、火鸡
差异-多样性
自然条件差异 发展水平不同
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
农业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课标2】对社会生活影响 各地区分散独立发展
古巴比伦
土地多为王室、神庙和贵族所有
出租佃户,或合伙经营
古代埃及
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国家的命运
古代中国
精耕细作的巅峰
耕作方式:(商和西周)集体耕作-井田制土地国有→小农经济(战国以后)
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出现家庭手工业
国家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秦汉到隋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海洋文明-古代希腊罗马
古希腊
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普遍
奴隶制下的民主政治
古罗马
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
小农却逐渐破产
山谷文明-古代美洲
贵族私有制和村社公有制的并存
家庭份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古代】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